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2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林业   417篇
农学   284篇
基础科学   228篇
  420篇
综合类   1695篇
农作物   155篇
水产渔业   224篇
畜牧兽医   426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16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3 毫秒
51.
Abstract

Rainfall variability 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system dynamics and profitability of livestock enterprises in arid and semi‐arid environments. Range managers consequently requir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financial and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various stock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formulate viable management systems. Data collected over seven seasons (1986–1993), from a series of extensive grazing trials in the semi‐arid savanna of KwaZulu‐Natal with cattle stocked at three rates (0.17, 0.23 and 0.30 LSU ha?1) were used to develop a bioeconomic stocking model (LOWBEEF). The model comprised two biological sub‐models (BEEF and GRASS), and an integrated economic component. The BEEF sub‐model related seasonal live mass gain to stocking rate and rainfall. The GRASS sub‐model related residual herbage at the end of summer to summer stocking intensity, range condition (indexed as the sum of proportions of three key forage species, Themeda triandra, Panicum maximum and P. coloratum) and rainfall. The period over which supplementary feeding would be required to maintain cattle mass was related to residual summer herbage mass. The biological sub‐models were linked to an economic component model (ECON) to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arameters on profitability.  相似文献   
52.
2株优良天麻共生蜜环菌生长条件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出2株昭通本地天麻共生蜜环菌(SNA03、SNA04)菌索生长的最佳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进行筛选,以生物量为考察指标。2株菌菌索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暗培养下菌索生长速度最快;单糖(葡萄糖)为2菌株生长的最佳碳源,有机氮中的酵母膏和蛋白胨为最佳氮源,最适无机元素为K2SO4(SNA03)和KH2PO4(SNA04),最适维生素为VB2;最佳营养条件组合为葡萄糖∶酵母膏∶K2SO4(SNA03)或KH2PO4(SNA04)∶VB2=15g·L-1∶3g·L-1∶2g·L-1∶0.005g·L-)1,氮源(酵母膏)是影响菌索生长的最主要因素。来自昭通的2株天麻共生蜜环菌对营养和环境条件的要求基本一致。最佳生长条件的确定,对昭通蜜环菌快速工业化制种及天麻的大规模生产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3.
温度、食料条件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背飞虱若虫和全世代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呈逻辑斯谛关系,成虫产卵前期和卵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在18—30℃下,卵孵化率比较稳定,水稻生育期对卵孵化亦无明显影响,孵化率平均为86.96%。若虫存活率、成虫产卵量和内禀增长力受温度和食料条件的影响十分明显,取食分蘖期和拔节期水稻的若虫存活率最高,成虫产卵量和内禀增长力最大。在水稻各生育期,若虫存活率、成虫产卵量和内禀增长力与温度的关系呈抛物线趋势。当温度达到35℃时,各生育期卵孵化率均下降到50%以下,且若虫陆续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54.
大兴安岭林区雪兔冬季营养状况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兴安岭林区雪兔肾脏重量和肾脏中心脂肪指数的研究,初步评价了不同年龄性别组雪兔以及冬季不同月份雪兔体况的差异。雪兔左肾重量大于右肾,不同年龄性别组雪兔间肾重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肾重与体重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雪兔肾重和KFI值存在月份间差异,KFI值在不同的年龄性别组间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性(P<0.01)。  相似文献   
55.
影响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游动孢子产生的条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间歇性地给菌丝块换水可以诱导菌丝产生孢子囊,进而释放游动孢子。挑取5~8块直径为8mm于利马豆或V8汁平板上培养4~8d的菌块,置于直径7cm的培养皿内,加入蒸馏水正好没过菌块表面,每30 min换水一次,换水4次后加入15 ml Petri培养液,25℃、黑暗条件下培养18~20 h,可诱发菌块大量产孢。  相似文献   
56.
链格孢菌的产毒培养条件及其毒素的致病范围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从世界性恶性杂草紫茎泽兰自然发生的叶斑病病斑上分离得到6个链格孢菌菌株,对它们的产毒情况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产毒能力强的501菌株,确定了有利于该菌株产毒的温度为25℃、pH值为4.13、培养时间为5-7天、黑暗及静置等培养条件。选择74种植物,以离体叶片针刺法对粗毒素的致病范围进行了测试,表明粗毒素具有一定范围的选择作用特性,从中筛选出草莓、苦苣菜、鸭跖草、火柴头、刺槐、水花生等敏感植物作为毒素的生测材料。  相似文献   
57.
苹果、梨黑星病的初侵染发生率高低和发病中心的形成与当年5~6月份降雨量密切相关 ,而流行则与7~8月份降雨量密切相关 ,在防治策略上应重点抓住5~6月份的预报工作 ,药剂施用上应选择保护性杀菌剂及内吸性杀菌剂交替使用 ,在发病初期每隔7d喷药1次 ,连续喷3~4次 ,防效可达80%~85%。  相似文献   
58.
伐区作业类型划分与集材作业系统相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选取作业区坡度、单位面积出材量、集材距离以及地表承载能力等作为因子,对吉林林区伐区作业类型进行了区划。又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与每类伐区相适应的集材作用系统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59.
以甘蔗糖蜜为碳源发酵生产高生物量饲料酵母,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优化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8℃,pH5.0,装液量200mL/500mL,摇床转速180r/min,培养时间84h。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酵母菌株的总蛋白质含量可达到6.01g/L。  相似文献   
60.
本试验在121℃条件下,采用不同灭菌时间对不同包装规格的SPF鸡饲料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通过细菌培养和灭菌指示剂对不同处理后饲料的灭菌效果进行检查,以确定饲料最短有效灭菌时间。结果表明,饲料包装尺寸影响高压蒸汽灭菌效果,在包装尺寸合理的前提下,经121℃、20min高压蒸汽处理过的饲料,在30d的保存期内未检测到细菌,可以满足SPF鸡饲料的灭菌要求,生物灭菌指示剂试验得出同样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