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农杆菌介导的药用植物遗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辉  杨蕊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136-6137,6158
利用根癌农杆菌、发根农杆菌介导药用植物的遗传转化。对转化过程中转化方法及转化后的鉴定、影响植物遗传转化的因素与次生代谢产物以及转基因药用植物的获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2.
23.
24.
芹菜(Apium graveolens L.)外值体能被含Ti质较载体的根癌农杆菌感染,目前已得到转基因的愈伤组织.该载体带有一个嵌合的npt-Ⅱ(新霉素磷酸转移酶Ⅱ)基因和一个胭脂碱合成酶基因.经胭脂碱测定和DNA分子杂交实验表明,外源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已导入芹菜细胞.  相似文献   
25.
26.
甜椒Ti+离子注入相关诱变育种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爱  李金亭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291-3292
进行了Ti+离子注入甜椒诱变相关育种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低能Ti+离子注入后能引起甜椒形态特征的变化,其中在小剂量时表现为改善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促进生长与分枝;在大剂量时表现为突变株增加诱发新变异。另外离子的注入引起叶片中Na、Mg、K、Ca、Si等元素含量下降,Al、Fe的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27.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溶胶,采用浸渍的方法在工业金刚石表面涂覆TiO2薄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金刚石表面涂覆TiO2薄膜,薄膜将金刚石磨料包裹完全,红外光谱分析显示TiO2与基体金刚石表面形成稳定的Ti-O-C化学键.综合热分析对金刚石抗氧化性能检测结果为:涂膜金刚石较未涂膜金刚石抗氧化温度提高100℃。  相似文献   
28.
用不同的野生型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T37,B6,TFA16YE和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rhizogenes)TR105,15834,A4对马铃薯普通栽培种品种“甘农薯1号”的块茎圆片、茎段采用两步侵染法和一步侵染法进行了双转化实验。结果表明:两步侵染法效果较好,并得到了分化苗。试验证明,Ti和Ri质粒上的T-DNA可进入同一个受体细胞并进行表达,2种T-DNA上的不同激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以使受体细胞建立新的激素平衡,从而提高了转化细胞分化苗的能力,可以克服野生型农杆菌难以分化苗的缺点,为今后用野生型质粒作载体以及同时向一个受体细胞中转移多个基因打下了基础;此外不同菌种组合的效果不同,分化植株的形态差异也很大;试验还发现,T-DNA在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时,可以引起某些基因发生突变。因此,今后只要用双转化法能使野生型农杆菌双转化的细胞分化出正常植株,则野生型农杆菌就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诱变源为育种提供较多的变异。  相似文献   
29.
30.
Ti质粒介导的B、t、k-δ内毒素蛋白基因转化大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23  
以Ti质粒为介导,将pKT54B7C5质粒上的B、t、k-δ内毒素蛋白基因导入东北大豆“黑农37”、“黑农39”等品种。采用多种外植体和感染方法,从胚轴和子叶节诱导出丛生芽与再生植株。经卡那霉素筛选和冠瘿碱检测,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导入大豆基因组中。共获得81株再生植株,其中成活30株,仅3株结7个荚,得到7粒种子。PCR检测和DNA分子杂交,鉴定这7株再生植株呈阳性反应,证明外源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大豆的基因组中。7粒种子均已萌发,植株生长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