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90篇
林业   98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8篇
  146篇
综合类   436篇
农作物   71篇
水产渔业   110篇
畜牧兽医   173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61.
农民增收缓慢问题一直困扰着宁夏南部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文通过分析宁夏南部山区农民收入的现状以及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62.
干旱发生时,水花生的须根将转变成又长又粗的肉质根,这有利于保水和从土壤深处汲取水分以减轻旱害.本研究中采用差异显示技术克隆干旱发生时与水花生根形态发生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通过转基因提高农作物抗旱性奠定基础;共使用15对引物组合,回收到20个可能的在干旱诱导后表达上调的带,其中有一个能被反向northern所证实;而后对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同源性比对表明它可能是一个新基因的片段.半定量RT-PCR分析进一步证明该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下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63.
牙鲆Mx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褆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093-5095
对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总RNA经反转录得到的cDNA测序。结果表明,获得的cDNA片段全长1 980 bp,其中编码区长1 890 bp,编码629个氨基酸残基,推测蛋白质分子量大小为71.7 kDa。Blast比较以及Megalign软件分析的结果表明,此cDNA片段具有脊椎动物Mx蛋白共有的结构特征:一个三联体GTP结合区域;一个发动蛋白家族的典型结构特征序列及C端高度保守的Leu拉链结构区。进一步的序列比较与进化分析结果表明,牙鲆Mx基因与日本比目鱼等鱼类的同源性较高,同源性达75.1%-98.7%;而与哺乳动物的同源性相对较低,同源性达50.3%-55.1%。  相似文献   
64.
将原核表达、纯化的Ran2蛋白对新西兰兔进行免疫制备抗血清,ELISA测定其效价为1∶51 200。免疫印迹分析表明,原核表达、纯化的Ran2和拟南芥可溶性蛋白杂交带均在26 ku处。FITC荧光标记抗体检测Ran2绿色杂交带主要出现在细胞分裂间期的核膜上。  相似文献   
65.
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具有增加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功能,套作是最重要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形式。为研究不同套种模式对桑树生长和综合效益的影响,在幼龄桑园分别套种大豆、绿豆、马铃薯、红薯、花生、芝麻6种农作物,比较6种套作模式下桑树的生长情况、桑叶产量及综合经济效益,并分析生长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种套作模式中,桑树/红薯、桑树/马铃薯、桑树/花生的平均枝条数及平均总枝条数显著高于其他模式,从平均枝条长来看则正好相反,而单位面积总枝条数差异不显著;从桑叶叶量来看,桑树/花生套作模式下最高,达16 391.90 kg/hm2,桑树/红薯次之,桑树/绿豆最低;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套作幼龄桑园单位面积平均总条数(x)与平均总条长(y)有极显著相关性,拟合多项式方程为:y=0.247x2–2.506x+314.16(x>0);综合来看,桑树/花生套种模式较有利于幼龄桑树的生长,综合经济效益高于其他模式,其次为桑树/红薯、桑树/马铃薯模式。该研究为幼龄桑树套种模式的推广,桑园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饲用甘蔗品种闽牧42在贵州南部地区的引种栽培试验表明,该品种耐热、抗旱能力强,较耐寒、耐瘠,在贵州南部地区能安全越冬,生长天数250d左右。闽牧42的分蘖能力较强,单株分蘖一般15-25个,生长速度快;株高60-100cm时开始刈割,年刈割4-5次,全年鲜草产量可达150t·hm-2。鲜草品质佳,饲用效果好。其中脂肪含量3.73%,蛋白质含量9.58%,粗纤维含量40.73%,粗灰分含量7.63%,Ca含量0.82%,P含量0.36%,无N浸出物含量31.7%。该品种是贵州南部地区值得推广种植的一种优质高产饲料甘蔗品种。  相似文献   
67.
华南感光型杂交稻选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华南地区感光型杂交水稻育种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其研究现状及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拓宽亲本遗传差异、加强抗性及品质育种改良、促进现代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创建高效水稻育种新体系、整体提高华南感光型杂交稻选育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8.
刘琦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93-4494
通过分析宁夏南部山区农民收入的现状以及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69.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12,他引:36  
在宁南旱区通过研究秸秆还刚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该区作物生产及土壤培肥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在为期3 a秸秆还出定位试验中,设置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谷子秸秆按3000 kg·hm-2(低L)、6000kg·hm-2(中M)、9000 kg·hm-2(高H)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按4500 kg·hm-2(低L)、9000 kg·hm-2(中M)、13 500kg·hm-2(高H)粉碎还田,对照为秸秆不还田,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有机碳、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均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各处理0~6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酶活性大小为中、高量秸秆还田>低量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秸秆还田不仅增加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同时提高了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含量的比重.相关性分析表明,运用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表征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肥力变化,比土壤有机碳更具灵敏性.在宁南半旱区采用秸秆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中国南方集体林区经济发展过程基本态势的分析,指出人口与资源、经济与生态、经济与社会组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带有综合的结果。在探讨新起点的经济发展时,以发展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提出确立林业为林区建设的基础产业,以工业化提高林区产业结构层次,以城镇化改善林区城乡结构,是中国南方集体林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