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10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通常所说的农家肥即是有机肥,是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的缓效肥料。有机肥能够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有机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能力,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有机肥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各种营养元素,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有机肥腐解后,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能量和养料,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活性物质等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42.
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对土壤的要求及改土 玉米对土壤条件要求并不严格,可以在多种土壤上种植。但以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肥力水平高、营养丰富,疏松通气、能蓄易排,近于中性,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种植最为适宜。玉米地深耕以33厘米左右为宜,并注意随耕多施肥,耕后适当耙、勤中耕,多浇水,促进土壤熟化,逐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采用翻、垫、淤、  相似文献   
43.
44.
45.
不同复垦措施对矸石山培肥熟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6.
姚永顺 《饲料工业》1992,13(12):43-43
<正> 目前国内饲料厂生产对虾饲料采用的调质技术大体可分为两类:前熟化和熟化。前熟化即制粒前对粉料进行调质,用卧式调质器/熟化器进行蒸汽热处理。此法曾一度普遍地用在虾饲料厂中,若再配套烘干工序并在配方中添加合适的粘结剂,则所得的虾饲料质量也不错。优质产品海马牌饲料就是用此法  相似文献   
47.
山西矿山人工堆垫土特性及培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87~1990年在阳泉白家庄矿区人工堆垫土上进行不同培肥试验,结果表明: 无论施肥种植禾谷类作物,还是种植豆科作物,只要管理合理,均有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尽快培肥熟化的结果,特别是选用豆科作物作为先锋植物,在干旱少两矿区,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微生物数量均比生黄土有成倍提高的效果,并基本可达当地种草的后估高产水平,是一项经济快速培肥措施。同时,增施化肥、农肥,对加速矿山人工堆垫土的培肥熟化,调节和维持土壤肥力的平衡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本文系统探讨了白茶的传统退青熟化技术、茶青萎凋过程退青熟化技术,同时对白茶净茶的退青熟化技术进行系统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白茶退青熟化技术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与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49.
以大豆为原料生产豆浆,为了实现传统豆浆工艺的现代化改造,提出了一种干法脱皮处理、浆渣共熟化的豆浆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获得豆浆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表明,采用脱皮带渣煮浆100℃、10min时,豆浆中蛋白质含量为15.145%,溶出率提高了0.9%,纤维素含量为12mg/mL,溶出率提高了41%,胰蛋白酶抑制活性为0.13U/g,去除率为80%。浆渣共熟化技术生产豆浆从营养成分溶出率方面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50.
一、深耕改土,熟化土壤每年秋季以定植穴外缘为界,向外开环状沟,打通隔离层,深60~80厘米,宽50~60厘米,结合施基肥。挖时表土与生土分放,回填时将表土与有机肥混和填入底层,生土盖在表层,每年中耕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