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60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4篇
  34篇
综合类   808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175篇
园艺   117篇
植物保护   1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香荚兰根腐病是影响香荚兰生产的一个制约因素,其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和茄类镰刀菌。试验应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对引起香荚兰根腐病致病性不同的12个菌株(其中尖镰孢9株,茄镰孢3株)进行酯酶同工酶谱分析。结果发现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区主要集中在中间带区和快带区。对12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带的Rf值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性0.71的水平上,能将尖孢镰刀菌和茄类镰刀菌区分;在相似性0.86的水平上,能将用传统的致病性鉴定方法鉴定出的强、中、弱致病菌株及非致病菌株分开。试验的目的在于寻找与致病性/非致病性相关的同工酶标记。  相似文献   
102.
尖镰孢酯酶同功酶的测定及其在专化型鉴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尖镰孢(FusariumoxpsporumSchl.)酯酶同功酶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条件对尖镰孢酯酶同功酶有明显影响,其酶带数,酶带颜色深浅、宽窄和Rf值都有明显差异,以培养液成分和培养液偏碱时影响较大,培养温度和培养天数影响较小。在同一培养条件下重复测定同一专化型,酶谱表现稳定,没有差异。测定黄瓜、西瓜、瓠瓜、冬瓜、棉花和芝麻上的尖镰胞的酯酶同功酶谱明显不同。这个方法可用于鉴定尖镰胞的专化型。  相似文献   
103.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小菜蛾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取食6种不同寄主植物的小菜蛾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根据各酶谱的迁移率,共区分出8条酶带。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小菜蛾4龄幼虫之间,其酯酶谱有明显差异,本文并籍敌敌畏和毒扁豆碱抑制所得的酯酶图谱对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小菜蛾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4.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体系盘状电泳,研究和比较了不同杨树品种上的杨干象4龄幼虫酯酶同工酶。感虫杨树品种上的杨干象具有4条谱带,抗虫的具有5条谱带,多了一条迁移率为0.3的谱带,此带从无到有,越加明显、突出。从感虫到抗虫的杨树品种上的杨干象幼虫酯酶谱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这说明杨干象体内的酯酶参与次生有毒物质的代谢,并以此来适应寄生于抗虫的杨树品种上。  相似文献   
10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平菇、草菇、白灵菇和灰树花4种食用菌的部分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菇的特征谱带分别为平菇有9条;草菇4条;白灵菇5条;灰树花4条,并确定了其各菇种种内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6.
比较了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南美斑潜蝇后代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影响显著,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南美斑潜蝇后代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7.
甘肃滩羊血清酯酶和α-淀粉酶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PAGE)对甘肃滩羊产区皋兰、景泰及靖远3293只滩羊的血清酯酶(Es)、α-淀粉酶(α-Amy)基因座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甘肃滩羊Es基因座存在3种基因型Es++ 、 Es+- 、 Es-- ,它们由Es+、Es-两个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其中Es+-基因型在3个群体中均占优势,频率分别为0.620 0(皋兰)、0.666 6(景泰)、0.730 0(靖远);在皋兰群体和景泰群体中,Es-基因占优势,基因频率分别为0.540 0和0.548 4,而在靖远群体中优势基因则为Es+,其基因频率为0.525 0。在α-Amy基因座上没有检测到多态性。  相似文献   
108.
野生稻和栽培稻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法,结合酶的显色,对26个水稻种和品种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获得9种酶谱类型。研究结果认为A1、A9、A10是基本酶带。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栽培稻来源于普通野生稻。并可能是来源于E8-3、Oryza sativa f.Spontanea和O.rufipogon。  相似文献   
109.
本项试验以酯酶染色法和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对兔抢风、百会穴灸前及灸后不同时间(3、6、12、24、48、72、96小时)测定淋巴细胞值%,经148只次的测定结果表明:艾灸对T淋巴细胞表现有明显的激励作用(P<0.01),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灸后3小时T淋巴细胞值%开始升高,至24小时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艾灸对T淋巴细胞的激励作用,可能是艾灸治病的机理之一。预示着,测定T淋巴细胞值有可能作为判定艾灸疗效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10.
7种负蝗酯酶同工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PAGE)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柳枝负蝗A.psittacina、令箭负蝗A.sagittaris、长额负蝗A.1ata、奇异负蝗A.peregrina、云南负蝗A.yunnanensis和纺梭负蝗A.burri的酯酶(EST)同工酶。结果表明,7种负蝗共显出24条酶带,依各酶带迁移距离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6个泳动区。7种负蝗各有其酶谱特征,种间的酶谱差异明显,彼此易于区分。同时,7种负蝗都同时在ESTV和ESTVI区各自出现了1条活性很强的酶带,推测可能是负蝗属的特征带。聚类结果显示,云南负蝗与纺梭负蝗的亲缘关系最近,与令箭负蝗的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