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2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林业   197篇
农学   145篇
基础科学   387篇
  258篇
综合类   3243篇
农作物   82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485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为获得一种适宜我国现代农业推广与发展的小区小麦育种机械设计方案,运用现代设计理论对拟研发的小区小麦育种联合收获机进行原理方案设计。从系统的功能出发,通过形态学矩阵法确定收获机的4个优设计方案,并依据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选定了最佳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2.
探讨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总目标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文中利用2001-2020年全国30个省份的农业生产面板数据,通过SBM-GML指数法测度了各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分析了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在整体上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比技术效率渠道,秸秆还田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发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同时,不同地理区位表现出异质性,在华北和东南地区,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而在西南地区则具有负向影响,在东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此外,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门槛效应,当秸秆还田推广程度低于阈值0.076时,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当高于阈值0.076时,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3.
粮食生产的机械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牛产机械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而,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机械化生产手段可以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粮食生产机械化不仅是农业技术变迁的一种自然发展过程,而且与制度变迁密切相关、互相促进。在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74.
楚天花絮     
《湖北农机化》2006,(2):17-18
当阳市是国家专用粮生产基地县(市)之一,耕地面积4.4万hm^2,适宜机械作业的近4万hm^2。2004年,省农机化管理办公室确定当阳为全省4个水稻机械插秧试点县(市)之一,从2004-2005年全市已示范机插的农户113家,面积155.9hm^2。试验结果表明:机插平均每亩增产51.27kg,增幅为10.85%,实践证明机插保质量、保季节,减少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是促进劳动力转移和水稻增收的重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5.
1996年以来,尽管我国农业连年丰收,但由于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粮、棉、菜、肉、蛋价格持续低迷或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启动内需的重大制约因素,农民增收已成为牵动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6.
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还没有其它任何一项农业新技术能在农业生产所有领域中被普遍应用,并产生强效地促进作用。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农业机械化新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建设现代农业对2004年农业机械化上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7.
提高务工农民人力资本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长青  李晓燕 《农机化研究》2005,(2):248-249,25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加强农村教育。为此,针对中国当前农民工素质偏低、阻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立足于黑龙江省现实.从完善农村综合教育体制改革的角度出发,对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8.
农业机械工业的信息化改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要战略举措。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高端产品技术转移和外资北上的契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足全而振兴农业机械工业的必由之路。为此,论述了农业机械工业实行信息化改造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国内外机械工业行业信息化改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肯定了黑龙汀省农业机械工业在全而实现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了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方而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推进农业机械工业信息化改造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9.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既对农机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为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带来机遇。按照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农机化事业必须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才能发挥其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通过动力特性分析,解决了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转速高,输出扭矩较小,不能克服土壤对旋耕机的阻力矩,无法正常作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