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1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林业   199篇
农学   145篇
基础科学   387篇
  259篇
综合类   3249篇
农作物   82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485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宁夏银北地区3县(区)实地调研得到的481份农户样本数据为基础,以农户作为基本决策单位,通过建立Probit,Logit和Tobit模型,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户劳动力转移(包括农户劳动力是否外出打工和农户劳动力外出打工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土地流转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可能性和农户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持续时间;土地流转面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可能性,并且正向影响农户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62.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把快速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区域间的产业梯次分布转移的前提,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时机条件,承接产业转移的势头,以及面临的差距、面临的竞争形势、区域竞争形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3.
平谷区农民增收的现状农民增收问题关系到市场的供需、经济的繁荣,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既是重要问题,也是难题。"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平谷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创新工作思路,力促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64.
<正>在民革云南省委、昆明亲亲母婴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家政职业培训站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开班典礼上,昆明亲亲母婴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个涨价信息,从4月1日起,该公司派出的高级以上育婴师每月每时段的用工价格将上涨200~300元不等。预计年内昆明月嫂市场的用工价格将普遍上涨。  相似文献   
6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转移出来进入二三产业。现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已经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下面浅谈一下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6.
王佳谊 《甘肃农业》2013,(20):53-56
甘肃等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严酷、经济社会发展落后,要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需要在划分权责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两个比重”,建立生态资源补偿机制,调整转移支付模式,完善转移支付形式,健全支付体系,规范支付行为,理顺中央与地方的“条块”关系,实现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管理科学化,加大中央财政对甘肃等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7.
在黄淮海夏玉米生产区,不同控释氮肥和尿素的配比下,研究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产量及其花前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分配规律,以及相应的氮素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为该区域夏玉米氮肥高效施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周期为两年,以施氮处理为主区,设置0、180、300 kg·hm-2 3个施氮水平,并在180 kg·hm-2水平上设置全尿素处理(U)、控释尿素处理(C),控释尿素与尿素按1∶2(C1)与2∶1(C2)配施,共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N0、N180U、N180C、N180C1、N180C2、N300U;品种为副区,分别为氮低效品种豫禾988(YH988)和氮高效品种郑单958(ZD958)。结果表明,在黄淮海砂质潮土条件下,氮低效品种YH988和氮高效品种ZD958均在180 kg·hm-2施氮水平下实现了最高的产量水平,其中YH988和ZD958最佳的氮肥比例分别为控释氮∶尿素氮=1∶2和2∶1,即N180C1和N180C2。YH988和ZD958分别在N180C1和N180C2处理下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累积比例较高。同时,YH988和ZD958在N180C1和N180C2处理下分别实现了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当季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最高。综上,在黄淮海潮土区夏玉米生产体系中,不同氮效率品种YH988和ZD958分别在180 kg·hm-2施氮量,控施氮∶尿素氮=1∶2和2∶1的条件下,实现了高产及较高的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累积,促进了其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68.
为获得一种适宜我国现代农业推广与发展的小区小麦育种机械设计方案,运用现代设计理论对拟研发的小区小麦育种联合收获机进行原理方案设计。从系统的功能出发,通过形态学矩阵法确定收获机的4个优设计方案,并依据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选定了最佳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9.
探讨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总目标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文中利用2001-2020年全国30个省份的农业生产面板数据,通过SBM-GML指数法测度了各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分析了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在整体上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比技术效率渠道,秸秆还田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发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同时,不同地理区位表现出异质性,在华北和东南地区,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而在西南地区则具有负向影响,在东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此外,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门槛效应,当秸秆还田推广程度低于阈值0.076时,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当高于阈值0.076时,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0.
粮食生产的机械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牛产机械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而,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机械化生产手段可以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粮食生产机械化不仅是农业技术变迁的一种自然发展过程,而且与制度变迁密切相关、互相促进。在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