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7篇
林业   7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2篇
  77篇
综合类   427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50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猪场环境大肠埃希菌耐药质粒消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耐药质粒消除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其他生理特性的影响,参考前期试验分离出的8株携带aac(6')-Ib质粒耐药基因的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选取1株耐药性最强菌株用高温及SDS进行耐药质粒消除,PCR检测aac(6')-Ib基因.结果显示,耐药质粒成功消除,耐药性消失,且细菌在不含抗生素条件下培养,耐药性消除状态可稳...  相似文献   
92.
在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上海株gI基因和gE基因克隆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转移载体质粒,为PRV-SH的gE-gI基因部分缺失毒株的构建作准备,将gI和gE基因克隆入pUC18中构建pgEI载体,利用gE基因中的酶切位点缺失掉gE基因5′端363bp,并把录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表达盒插入到缺失部分。通过酶切鉴定,表明GFP基因已3插入到pgEI中,构建了含GFP的缺失转移载体pgEI-GFP。用DOTAP试剂将pgEI-GFP转染感染了PRV-SH株的兔肾(RK)细胞,待出现80%以上的细胞病变时收获病毒,并以GFP为标志,通过蚀斑法得到纯化重组病毒,命名为PFDE/DI。  相似文献   
93.
p15基因真核表达重组体及人宫颈癌细胞转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含人p15cDNA质粒pBS-SK-p15以EcoRI和XhoI进行双酶切,再与真核表达载体pCR^TM3经相同酶切点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菌,筛选,鉴定得到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人p15基因的重组质粒PCR-hp15。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人宫颈癌细胞,用G418筛选,得到转染的人宫颈癌细胞,转染细胞的恶变程度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4.
为制备质量和数量都较高的质粒DNA,在提取方法和程序上,完善出一套用煮沸裂解法大量提取质粒DNA的方法,该方法提取步骤简单,经电泳检测和定量分析,提取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5.
用PCR方法从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AH109中扩增出α-半乳糖苷酶的Mel1基因,将其克隆至整合型载体pGAPZαA中构建成组成型分泌表达酶产物的重组质粒pGAPZα-Mel1。将线性化的重组质粒pGAPZα-Mel1电击转化至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KM71,在含有100mg/mLzeocin和预先涂布有X-α-gal的YPDS平板上选择蓝色阳性菌落。发酵培养酵母的上清经SDS-PAGE分析,在53kD处有特异带;经非变性PAGE凝胶电泳,与显色底物的反应,检测到α-半乳糖苷酶活性带。重组菌pGAPZα-Mel1/KM71摇瓶发酵6d后,培养液α-半乳糖苷酶粗酶活性为12U/mL。  相似文献   
96.
为了研究导入GRF基因质粒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36头体重为约102kg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成四组每组9头,分别注射含有0mg,3.37mg,6.74mg,10.11mg质粒的5ml生理盐水。在试验过程中,定期进行增重,饲料采食量和生长激素水平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动物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其中6.74mg处理组效果最好,日增重比对照组高出17.33%(P<0.01),饲料转化率提高18.05%(P<0.01)。屠宰后进行组织质粒残留检测,未发现有残留。  相似文献   
97.
膜蛋白是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可能存在着具有重要免疫作用的抗原决定簇,能诱导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但其免疫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选择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中国分离株SAIBWJ,通过RT-PCR扩增获得其膜蛋白基因M基因并插入到PGEM-T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GEM-M,将重组质粒中的克隆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对PGEM-M进行双酶切获得M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通过菌落PCR、双酶切证明获得了M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利用DNAstar软件将IBV SAIBwj株的膜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的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比较,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率为91.6%~98.8%,氨基酸序列的同源率为91.6%~99.6%.糖基化位点的增加和减少对M蛋白的抗原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在M蛋白近N端含有两个糖基化位点,第一个跨膜疏水区距离亲水区大约20个氨基酸.SAIBwjM基因核苷酸、氨基酸进化关系可以看出,SAIBwjM与国内外参考株的同源性均较高,因此可能具有交叉保护性抗原,可望用于制备诊断试剂及制备基因工程疫苗.由于IBV变异较大,常规疫苗不能产生完全保护力.在IBV的免疫保护机制中,细胞免疫起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已经进行了IBVDNA疫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IBV的S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可同时诱导机体形成针对IBV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由于S1基因经骨骼肌细胞内源性表达后主要通过MHCI类分子提呈抗原,特别有利于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激活,对IBV免疫保护极有意义.陈洪岩等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型T株S1基因cDNA连接于pcDNA3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经肌肉注射免疫SPF鸡后血清IgG抗体逐渐升高,至35日龄左右达到高峰,但血清IgG抗体升高幅度不及IB油苗.质粒DNA免疫攻毒后有40%的鸡可耐过强毒的攻击,说明S1基因在体内获得了表达并使鸡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刘思国等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B株的核蛋白基因(N基)亚克隆到pcDNA3,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N.用该质粒两次免疫SPF雏鸡一周后进行攻毒试验,结果保护率为40%,表明N蛋白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抗感染中发挥了作用.现在的DNA疫苗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原性较高的N基因和S基因,对免疫原性较低的M基因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国外有报道M蛋白也能刺激机体产生低水平的抗体,M蛋白上可能存在着具有重要免疫作用的抗原决定簇,本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M基因的免疫原性及其在IBV中的作用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98.
鸡痘病毒282E_4株TK基因重组载体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已克隆的鸡痘病毒(FPV)282E_4株基因组TK基因,在NcoⅠ部位引入痘苗病毒P7.5启动子和P11启动子控制下的大肠杆菌LacZ基因,经酶切鉴定,成功地构建了用于FPV重组的载体质粒。与亲本毒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内共转染,产生了表达LacZ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经传代筛选、纯化,重组病毒较稳定。实验结果表明,以TK基因构建的重组载体质粒可用于外源基因的重组表达研究。  相似文献   
99.
根据引物设计的一般原则,参照伊氏锥虫HGPR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PCR扩增伊氏锥虫HGPRT基因cDNA。低熔点琼脂糖回收:PCR产物,并将其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中,经酶切、PCR鉴定和序列分析,获得重组中间质粒pGEM/HGPRT。重组中间质粒pGEM/HGPRT经Nco I和Sal I双酶切,回收目的片段HGPRT,以非融合形式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BV220构建表达质粒pBV/HGPRT,转化大肠杆菌DH5a,42℃诱导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薄层扫描分析,表达产物HGPRT的分子量约为23kD,与理论推算值相符,表达率占总菌体蛋白的19%,经间接ELISA检测,表达产物能被伊氏锥虫阳性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100.
利用反转录和套式PCR技术,从猪瘟病毒(CSFV)石门血毒中扩增出了E2基因,将其用N0tⅠ和XhoⅠ双酶切后,与同样处理的真核表达载体pBudCE4.1相连,获得了pBudCE Es2-22的阳性质粒。对后者再以HindⅢ和XbaⅠ双酶切,并与来自质粒pBudCE lacZ/CAT的lacZ基因片段连接,获得了含CSFV E2基因与lacZ报告基因的真核双表达质粒pBudCE lacZ/Es2—22。该质粒转染BHK21细胞后,用β-Gal Staining试剂盒原位染色可见许多着染蓝色的细胞;用CSFV Antigen试剂盒检测转染细胞的上清液和细胞沉淀,均可检测到含CSFV E2抗原。结果表明,构建的真核质粒pBudCE lacZ/Es2—22实现了2个外源基因的共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