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23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10篇
  18篇
综合类   776篇
农作物   113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57篇
植物保护   1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用洋葱黄矮病毒(OYDV)等9种酶标抗体,以常规酶联夹心法检测国内外57份大蒜品种带病毒状况,同时,以诱捕修饰免疫电镜技术复核酶联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被检的57份大蒜品种带有:洋葱黄矮病毒,韭葱黄条病毒(LYSV),亚实基隆葱潜隐病毒(SLV),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M病毒(PVM),康乃馨潜隐病毒(CL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等9种病毒。 诱捕修饰免疫电镜图象表明,用上述9种病毒包被的电镜载网诱捕到大量的同源病毒粒子,这些病毒粒子又分别被同源抗体分子修饰,形成连续完整的抗体分子外套。用洋葱黄矮病毒等9种酶标抗体检测茎尖组织培养再生的80株大蒜试管苗看出,完全脱掉9种病毒的试管苗占30%,完全未脱掉病毒、带9种病毒的试管苗占5%其余的试管苗都程度不同地脱掉了所带的几种病毒。  相似文献   
72.
贮存温度对罗汉果浓缩汁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罗汉果浓缩汁在室温、冷藏、冷冻3个温区贮存180d,定期测定其生化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处理对罗汉果浓缩汁的pH值、吸光值、罗汉果甙V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但在室温贮存条件下,从第60天开始,浓缩汁的微生物(细菌)开始生长,后期大量繁殖,导致可溶性蛋白增多,影响感官品质的变化,对产品贮存不利,而冷藏和冷冻贮存对产品品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3.
<正> 豆类常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枯萎病、根腐病、叶斑病、菌核病、炭疽病、花叶病和丛枝病(病毒性病害)、细菌性叶斑病和线虫性病害等。锈病锈病是一类真菌性病害。以菜豆、豇豆、蚕豆、大豆受害为重。为害部位以叶为主,叶柄、茎蔓及荚果亦可受害。初生黄白色稍突起的小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散出锈  相似文献   
74.
为发掘和利用荆州黑麦所携抗梭条花叶病基因,综合利用分子细胞遗传学与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多年抗性鉴定,从高感梭条花叶病小麦地方品种辉县红与荆州黑麦杂交后代(F7~F9)中选育出二体异附加系5个(分别添加1R、2R、R3、5R和R7)、5RS端二体异附加系1个和多重异附加代换系2个(染色体组成分别为20’’+2R(2D)’’+4R’’和19’’+1R(1B)’’+2R(2B)’’+4R’’)。鉴定表明,双二倍体荆辉1号高抗梭条花叶病,表明黑麦抗性基因可在小麦背景中稳定表达,2R、R7二体异附加系及2个含2R的多重异附加代换系均表现高抗,推测2R和R7上可能携带抗病基因。这些材料是研究荆州黑麦抗性基因遗传及小麦抗病育种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75.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罗汉果种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燕芬  范成五 《种子》2005,24(8):91-92
以茎尖或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5~1.0mg/L6-BA及0.2mg/L的IAA、0.6%的琼脂、3%的白糖,培养15 d可以诱导出芽苗;此芽苗转接到MS 0.5 mg/L6-BA 0.1 mg/LIAA 0.1 mg/LIBA 0.6%琼脂 3%白糖的培养基中增殖,每20d继代1次,增殖倍数达8.5;继代芽苗转入MS 0.1 mg/LNAA 0.6%琼脂 3%白糖的培养基中培养30d,可诱导生根及壮苗.移栽基质为蛭石:珍珠岩:熟土=2:1:1,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6.
在甘蔗伸长盛期,SCMV—A侵染的蔗株叶片中蔗糖含量明显低于健株,还原糖含量则相反;不同钾、镁肥施用水平下,SCMV—A侵染的蔗株均比对照健株显著矮化,蔗茎和蔗糖含量均显著降低.而蔗茎锤度、蔗糖和还原糖含量则因钾、镁肥施用量的不同或高或低于其相应健株;适量施钾可增加健株的蔗茎及蔗糖产量,又可部分减少由SCMV—A年致的产量损失.施镁肥也有部分减少由SCMV—A引致产量损失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
为了研究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etch virus,TEV)对玉米矮花叶病(病原为甘蔗花叶病毒(SCMV))的预防效果,在防虫网室内,采用人工摩擦接种病毒的方法进行生物学试验,并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预防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经过TEV保护接种后再接种SCMV的植株长势明显优于只接种SCMV的植株,其叶长、叶宽和株高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只接种SCMV全部发病10 d后,有13.8%经保护接种的植株叶片开始轻微褪绿,极大地延迟了花叶症状的发生;攻击接种50 d后,经TEV保护接种后再接种SCMV的玉米植株,体内SCMV CP基因表达量为只接种SCMV玉米的0.113 4倍。说明,SCMV能够有效地减轻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78.
果蔗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蔗花叶病(嵌纹病)是目前果蔗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果蔗的品质、产量。本文介绍了果蔗花叶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手段,认为采取选用无病种蔗供种、消除传染源、加强栽培管理及建立一、二级健康种苗繁育基地4种措施,可大大减少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罗汉果是广西著名特产和出口创汇的作物之一。在对1985-2006年罗汉果专利统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我国及产地广西在罗汉果专利申请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罗汉果专利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80.
通过分析影响罗汉果果实大小及品质的主要因子,提出选择种苗、科学管护、控制单株挂果数量、重施壮果肥和适熟采收等5项技术措施,于2005年在桂北三江侗族自治县罗汉果生产上推广应用44.02 ha,当年项目区罗汉果的大果率和大中果率分别达36.83%和86.11%,比采用常规栽培的对照区分别提高了21.24和28.13个百分点,增幅分别达136.24%和48.52%,共为果农增收80.9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