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8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林业   464篇
农学   333篇
基础科学   180篇
  406篇
综合类   2157篇
农作物   253篇
水产渔业   450篇
畜牧兽医   842篇
园艺   253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阐述了对既有房屋进行套建增层改造及功能改造的原因,介绍了可用于既有房屋套建增层改造及功能改造的结构形式、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及作者近年来所开展的工程实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开展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32.
叶飞  陈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53-11255
介绍了以沼气为纽带和生态家园建设手机节目库的概况、技术特征,以及手机节目库的传播方式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3.
从源库观点看玉米籽粒产量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作物生产的源库学说,主要介绍了玉米源对干物质生产,库的建成和充实,以及库对干物质生产、分配及灌浆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4.
秸秆促腐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2年的小麦-玉米轮作田间定位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F)、化肥 秸秆(FS)、化肥 秸秆 腐秆剂(FSD)、磷钾肥减施20%(按P2O5和K2O计,与F比较) 秸秆 腐秆剂(F4/5SD),通过分析作物收获后土壤耕层养分、活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计算土壤不同形态碳素有效率和碳库管理指数等,探讨秸秆促腐还田对沿淮砂姜黑土土壤养分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常规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3.0%、4.6%和10.7%,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增加12.0%和11.1%,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提高了30.6%;2)秸秆促腐还田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7.4%、40.5%和12.4%,土壤活性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和可溶性有机碳分别增加了12.0%、9.5%和51.3%,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提高了102.3%;3)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养分含量、土壤碳素有效率等的相关性较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有显著提高。可见,秸秆促腐还田较常规秸秆还田更利于提高沿淮砂姜黑土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中活性组分含量及其有效率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即使减施磷、钾肥20%,该措施的增肥和培土效果也不会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35.
CO2浓度升高和施氮对冬小麦光合面积及粒叶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开顶式气室和盆栽方法, 以冬小麦品种"小偃6号"和"小偃22"为供试材料, 在2种CO2浓度(375 μL·L-1和750 μL·L-1)和3个施氮水平[0、0.15 g(N)·kg-1(土)和0.30 g(N)·kg -1(土)]下分析了小麦抽穗期绿色叶片、非叶光合器官(茎鞘、穗、芒)的形态和光合面积以及粒叶比对CO2浓度升高和施氮的反应。结果表明, 施氮有助于小麦叶和非叶光合器官伸长和增宽(粗), 增加其光合面积、穗粒数、穗粒重、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与背景CO2浓度(375 μL·L-1)相比, CO2浓度升高对叶片和茎节长度、茎叶和芒光合面积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P<0.05), 但对叶宽、茎节直径、穗面积影响不明显(P>0.05), 使"小偃6号"和"小偃22"单茎光合面积分别增加8.1%~15.1%和2.8%~13.2%, 且均以0.30 g(N)·kg-1(土)施氮水平下增幅最大。CO2浓度升高后, 穗粒数和粒数叶比在3个施氮水平下均不同程度增加, 其中2个品种粒数叶比分别在0.30 g(N)·kg-1(土)和0.15 g(N)·kg-1(土)施氮水平下增加最明显, 增幅分别为44.2%和41.4%; 穗粒重和粒重叶比在不施氮时下降, 在施氮时显著增加, 其中2个品种粒重叶比平均增幅分别为43.6%和20.7%。由于芒面积远小于其他源器官面积, 在单茎光合面积中所占比例较小(3%左右), 因此认为CO2浓度升高主要通过促进小麦茎叶伸长生长来增加光合面积, 同时提高单位叶面积库承载力和物质调运能力, 改善源库关系, 增加氮素供应有利于小麦源库生长对CO2浓度升高的反应。  相似文献   
936.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结实生理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结实生理调节的研究庄宝华,林菲,洪植蕃(福建农学院,福州350002)PhysiologicalRegulationsonFertilityofTwo-lineIntersubspeciesRiceHybrids¥ZHUANGBaoh...  相似文献   
937.
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双层源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研究光合生产与矿质营养的双层源库关系,设计了窄密沟与平作两种土壤环境,无N、150 kg N/hm2、225 kg N/hm2三个N肥水平的处理,研究了光合生产、矿质营养和两者的双层源库关系。结果表明:根系发育与分布在双层源库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土壤水分环境改善可同步促进根系发育和下伸、土壤N矿化和植株N吸收。植株吸收N能力的增强,使施N吸收效率提高;但要提高施用N的产量效率,还需提高吸收N的利用效率。为此,改善地上部群体配置,对光合生产与矿质营养的双层源库关系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8.
果园植被凋落物营养元素年库流量和利用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果园生态系统植被(果树与地被物)凋落物所合营养元素(N、P、K、Ca、Mg)的利用效率和年库流量,结果表明:凋落物中五种养分的年库流量的大小顺序为Ca>K>Mg>P>N。各元素的年库流量所占比例,凋落叶、果、枝、花分别为48.16%、40.89%、9.11%、1.84%。果树主要通过叶与果来实现N、P、K、Ca、Mg五种元素的循环。地被物残体的N、P、K、Ca、Mg的年库流量为27.28kg/hm^2、35.67kg/hm^2、116.38kg/hm^2、134.54kg/hm^2、54.31kg/hm^2,且N、P、K素都有较大的利用效率。系统养分利用效率N>P>Mg>K>Ca,N是果树生长的限制养分、其次为P、Mg。系统年库流总量为1507.20kg/hm^2,龙眼凋落物年库流量为1139.02kg/hm^2,占75.57%,地被物为368.18kg/hm^2,占24.42%。  相似文献   
939.
940.
杂交中籼稻源库特征与高产栽培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品种就其源库特征可划分为三种类型: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及源库互作型。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大面积生产已取得显著成就。杂交中籼稻属源限制型品种,具有:总颖花数量多;强弱势花灌浆差异大。灌浆全过程历时长;茎鞘物质的输出率与转换率较大;结实率在产量构成中起主要作用等特点。相应的栽培对策是:掌握最佳播期;掌握适宜颖花量;合理施肥管水,增加灌浆物质,确保增粒增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