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6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491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99篇
综合类   878篇
农作物   13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49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7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本试验通过对紫花苜蓿根瘤菌接种,使接菌地固氮提高80%,增产鲜草提高44.4%,说明接种根瘤菌剂是提高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固氮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2.
从大豆根际及根瘤中分离获得2株具有较高解磷能力的细菌PSB-1和HZP1,通过Salkowski比色法和钼锑钪比色法,对这2个菌株产生IAA(indole-3-acetic acid,IAA)的能力和溶解无机磷的能力进行了测定,同时对紫云英和大豆进行接种,并对田间栽培的大豆进行了菌剂接种试验。结果显示:PSB-1及HZP1均具有解磷及产IAA的特性;单接种解磷菌HZP1或PSB-1均有促进紫云英和大豆生长的作用;相比于单接种根瘤菌,将这2株解磷细菌分别与根瘤菌混合接种能进一步提高大豆和紫云英的地上生物量、根瘤鲜质量和根瘤数。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单独接种根瘤菌剂或解磷菌剂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双接种根瘤菌剂和解磷菌剂的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3.
桂东,素有南国相思城的美称,是桂花之乡,被誉为“江南桂花城”。置身于桂东境内,那100多个品种齐全,沿街和罗霄广场、三治山森林公园错落有致四季常绿的桂花树,有的树形高大呈球形,有的婀娜多姿如伞状,有的正含着花营,迎宾待放,有的已挂满花芯似是等待来宾,花香满城,挺拔的桂花树挂满的花蕾迎风吹动,似乎在向游客们点头致意,  相似文献   
54.
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技术,是在种植豆科牧草时,将牧草种籽进行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处理,使豆科牧草幼苗提早形成有效根瘤,增强其固氮能力,进而提高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增加养畜效益。  相似文献   
55.
马占相思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占相思采用容器育苗,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其树枯枝落叶多,在地表层可减少土壤水土流失,腐烂后能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是低产林改造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优良树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6.
为了筛选出兰州地区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高效共生固氮的根瘤菌,从兰州市安宁区绿化带白三叶根瘤内分离出6株疑似根瘤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来确定这6株菌的分类地位,并对鉴定为根瘤菌的菌株通过回接试验筛选高效根瘤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6株菌16S rRNA序列与Rhizobium anhuiense、R.laguerreae、R.leguminosarum和R.sophorae的相似性最高(99.77%~99.92%),且聚集在一个分支,是根瘤菌属的成员;回接试验显示,接种根瘤菌GAU-00001、GAU‐00002、GAU‐00005和GAU‐00006的白三叶结瘤数分别是18.2、16.7、17.7和19.2;株高分别是(15.2±0.3)、(14.3±0.3)、(14.6±0.6)和(15.1±0.2)cm;鲜重分别是(0.324±0.002)、(0.318±0.005)、(0.315±0.005)和(0.321±0.027)g;干重分别是(0.06±0.007)、(0.062±0.027)、(0.06±0.01)和(0.062±0.01)g;粗蛋白含量分别是(21.27±0.49)%、(20.2±0.26)%、(20.7±0.31)%和(21.37±0.37)%;粗脂肪含量分别是(8.24±0.01)%、(8.11±0.16)%、(8.23±1.0)%和(8.25±0.23)%,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CK、GAU‐00003和GAU‐00004的处理。由此,菌株GAU‐00001和GAU‐00006是最适宜接种兰州白三叶的根瘤菌菌株。  相似文献   
57.
为了筛选获得对复合重金属具有耐受能力且能在本地豆科植物根系内定殖共生的抗性根瘤菌,本研究从贵州省内的锰矿区、铅锌矿区采集野生豆科牧草根瘤样品,经分离纯化、菌体形态观察、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获得71个根瘤菌保存菌株。系统发育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分属7属28种,其中根瘤菌属(Rhizobium)的分布频率高达54.93%,为优势属,木兰根瘤菌(R.indigoferae)的分布频率最高(15.49%),为优势种。选择来自不同尾矿区、不同种类的根瘤菌17株,采用重金属平板法测定各供试菌株对贵州尾矿土分布较多的Pb2+,Zn2+,Cr6+,Mn2+,Cd2+五种重金属的耐受性,结果发现17个菌株对3种或3种以上的重金属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耐受能力,其中HMZT039-6,HSST042-6,HSST042-1,ZHQT052-1和HXTT050-1对5种重金属离子均有耐受能力,为筛选出的最优抗性根瘤菌株。本研究结果可为本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治理提供共生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58.
何龙  师尚礼  康文娟  刘旵旵  王文娟  武蓓 《草地学报》2022,30(11):2892-2898
为探寻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的有效灭菌方法,试验以‘甘农9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Gannong No.9’)种子为材料,设置DF(碘伏浸泡6min),DS(碘伏浸泡5min→无菌水冲洗→ST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和0.5%吐温80浸1min),SH3(3%次氯酸钠浸泡6min)和SH10(10%次氯酸钠浸泡6min)4种灭菌方法,分别以完整种子、去皮种子、种皮、子叶、胚、子叶+胚、子叶-胚连接处、幼苗为研究材料,以无菌水浸泡相应时间处理为对照,分析4种灭菌方法对供试材料内生根瘤菌的灭菌情况以及对种子萌发能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根瘤菌主要分布于紫花苜蓿种子的子叶+胚(52.7个·粒-1)中,种皮有少量分布(16个·粒-1),而在子叶+胚组织中内生根瘤菌主要分布于子叶-胚连接处(38.33个·粒-1),其余分布数量依次为子叶(9.67个·粒-1)、胚(4.17个·粒-1);DS处理可对种子完全灭菌,且DS处理下完整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胚根长和幼苗长与CK差异不显著。综上,子叶-胚连接处是紫花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的主要存在部位,DS处理是紫花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的最佳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59.
在东江中上游特定的气候条件和特定的紫色红壤上,开展了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试验。初步选择出具有固氮改土能力的肯氏相思、绢毛相思和大叶相思作为严重水土流失紫色红壤地区的先锋树种;选择了慢生的伴生树种红锥和海南红豆;在辅以人工施肥的情况下,选择了速生树种桃金娘科的尾叶桉和红胶木。在先锋、速生和慢生树种,以及乔、灌、草相互结合的技术措施指导下,营造的水土保持示范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保持水土效果。  相似文献   
60.
采穗圃不同营建及管理技术对马占相思穗条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母株不同定植株行距、不同截干高度及施用不同基肥种类对马占相思嫩枝及硬枝产穗量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母株以20cm×25cm定植株行距(A2)+施1 125kg/hm2硫酸钾复合肥(B2)+母株距根茎部位25cm处截干高度(C3)组合(A2B2C3)最好,对嫩枝及硬枝产穗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