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2篇
  416篇
综合类   17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毕节地区滑坡泥石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林  张佑礼 《山地研究》1996,14(3):211-214
分析了贵州省毕节地区滑坡,泥石流的特征、形成原因、危害,运用FUZZY聚类分析方法,将该地区划分为4类危害区,根据滑坡,泥石流危害状况,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4.
针对广东省省道K223线梅州—丙村一级公路路堑节理化岩石高陡边坡的变形破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评价,详细分析了该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并进行了潜在滑面的稳定性计算,据此提出了削坡、格梁锚杆(锚索)、浆砌块石护坡、三维网植草及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5.
区域滑坡危险度评价是区域滑坡防灾减灾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区域滑坡过去一定时期的滑坡资料对未来一定时期的滑坡发生频度预测和趋势研究可为区域滑坡危险度进行动态评价.结合三峡库区万州区滑坡资料,对其进行时间记录分析,研究其不同面积等级不同时间范围的Hurst指数经验关系.分别建立T时间范围1980-1990年,1980-1995年和滑坡面积M>1000 M2,M>10000m2,M>100000m2的Hurst指数经验关系.根据Hurst指数对其未来5a的滑坡频度的最大涨落范围进行预测.并分析时间相关函数与H值的函数关系,为滑坡发展趋势进行定量预测.研究表明,区域滑坡频度预测可为区域滑坡危险度进行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106.
自1991年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建立以来,取得了巨大的预警成效。介绍了预警系统的建设历程及运行模式,主要从减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对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的减灾成效作了评价。对于减灾的经济效益,主要通过投资的保护比(投资的土地保护比、投资的居民生命保护比和投资的固定资产保护比)和投资的减损比(投资的经济减损比和投资的人员伤亡减损比)来进行评价。预警系统投资保护比中,投资的土地保护比达15.11km2/万元,投资的居民生命安全保护比达40人/万元,投资的固定资产保护比为40.0~93.3;预警系统投资减损比中,投资的经济减损比为3.63,投资的人员伤亡减损比达5.69人/万元。相关评价数据和事例表明,该预警系统所取得的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应进一步加快预警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7.
沟头发生侵蚀的地形临界模型可有效预测侵蚀沟的形成条件,浅层滑坡失稳形成的洼地也是沟头形成的方式之一。为探究浅层滑坡临界起动模型的特点,以甘肃省天水市小陇山林区的降雨型浅层滑坡为研究对象,运用汇水面积-坡度关系,构建临界起动模型,与黄土高原典型侵蚀沟(浅沟、切沟)的临界起动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和土壤质地对该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1)浅层滑坡临界起动模型为S=3.50As-0.34,其侵蚀阈值为3.50,大于黄土高原典型浅沟(0.96)和切沟(1.54)的侵蚀阈值。研究区浅层滑坡一般发生于土层较薄的陡坡地带,其平均坡度(S=1.26)大于浅沟(S=0.35)与切沟(S=0.46),单位汇水面积(A=89.08 m2/m)小于浅沟(A=920.93 m2/m)和切沟(A=1 129.82 m2/m)。(2)汇水面积与坡度平方的乘积(AS2)代表了沟头产生侵蚀的能量指标值。研究区浅层滑坡AS2值在269.1~5 703.2 m2,平均值为1 772.97 m2,黄土高原浅沟AS2值在4.74~892.66 m2,切沟在41~814 m2,启动能量值方面,浅沟<切沟<浅层滑坡。(3)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和土壤质地通过影响土壤的抗冲力、渗透性和黏粒含量,从而对浅层滑坡的起动难易程度产生影响。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中,农地最易发生侵蚀,其次是林地。油松林附近浅层滑坡的抗侵蚀能力高于日本落叶松林。研究结果为探究浅层滑坡的起动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严克伍 《绿色科技》2013,(11):211-212
指出了浅层滑坡的诱发因素主要是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其主要治理方法为削坡,挖去滑动的土体,然后采用浆砌片石或挂网喷浆等方法进行护坡,但是这已经不能与人们的环保要求相适应,因此,采用生态护坡和削坡的综合治理方法是浅层滑坡治理的发展方向。以某高速公路连接线K0滑坡为例,探讨了生态护坡和削坡的综合治理方法,为今后浅层滑坡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宾岚 《绿色科技》2019,(6):178-182
统计分析了大量黄土滑坡活动的特征,结果表明:黄土滑坡活动的时间分布规律主要受降水变化、地震活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滑坡活动呈现出与地震活动及暴雨过程的同发性和滞后性、日内活动的夜发性、继承老滑坡群活动的重复性与滑坡活动的突发性及隐蔽性等特征。从黄土滑坡的形成时代看,黄土滑坡的时间分布与第四纪地质时期相对应;从区域性滑坡活动的时间分布规律看,具有明显的不稳定周期性和随机性;从黄土滑坡年内活动的时间分布规律看,具有明显的季节集中性,呈单峰和双峰分布曲线,对单峰型活动的黄土滑坡分布区,滑坡集中在每年的6~9月雨季,对双峰型活动的黄土滑坡分布区,滑坡集中在每年的7~9月和2~4月,前者受降雨特征控制,后者主要是春季冰雪消融,冻融作用强烈造成;从日内发生的时间看,以夜间发生的居多,使得黄土滑坡的突发性强,隐蔽性程度高,灾难性事件频发;从黄土滑坡活动近年的发展趋势看,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黄土滑坡明显呈上升趋势,其时间分布规律呈现出强烈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110.
郭守德  王强  林影  姜昌亮  王珀  蔡俊年 《油气储运》2019,(9):1059-1064,1071
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地质条件复杂,管道穿越若开山区和缅北高原,由于建设期大面积扰动地表,改变了原始地貌,铺设管道后重新回填的土体力学强度低、水敏感性强,受汛期强降雨和洪水的影响,管道沿线出现了大量滑坡、河沟道水毁、坡面水毁、已建水工失效等地质灾害,导致多处露管、悬管,严重威胁了管道的安全运营。重点分析了沿线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结构特征,并分别对若开山区和缅北高原的地质灾害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对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