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57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76篇
  42篇
综合类   365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46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余甘果汁沉淀和褐变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余甘果汁在贮存过程中出现沉淀和褐变的原因,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余甘果汁生产工艺和特点,提出了防止沉淀和控制褐变反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2.
133.
面粉理化品质性状与兰州拉面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了给拉面型小麦品种的科学选育及面粉加工企业的配麦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建立快速、简捷的拉面粉评价方法.以甘肃省河西地区近几年推广、试种及新培育的小麦品种(品系)为材料,测定了各个材料的面粉理化性状,分析了面粉主要品质性状与拉面品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拉面粉的主要理化品质性状对拉面品质的影响在各个方向及作用的大小不同;面筋指数、干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及沉淀值等理化性状与兰州拉面的感官总评分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拉面粉选育、品质评价的理化指标,但蛋白质和沉淀值是影响拉面品质的主要理化品质性状;优质兰州拉面要求较高的面筋指数、干面筋含量、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较低的灰分含量和较高的白度值。  相似文献   
134.
通过实验室烧杯试验,将滤池反冲洗废水直接与原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混凝试验。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在投量为60mg/L的条件下,对色度、浊度、CODMn及UV254的去除效果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反冲洗废水可以提高对原水浊度和色度的去除,不会提高出水的有机物含量。同时结果也显示,投加10%反冲洗废水不仅可以回收水量,而且可以达到改善混凝性能、提高混凝效率、减少混凝成本的目的,可以为水厂的运行提供参考。但是回收滤池反冲洗水明显提高了滤后水中细菌总数,给后续消毒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5.
1.磨浆。取新鲜马铃薯洗净,用石磨或饲料粉碎机磨成浆汁。2.沉淀过滤。每100千克薯浆加入50克菜油,拌匀,撇去浮沫,用滤网过滤。沉淀1小时后去掉上层清液,这样反复操作3次。用白滤布将沉淀的马铃薯粉包起来,吊在阴凉通风处沥干,直到马铃薯粉手捏能成团,松开即散为止。  相似文献   
136.
糖蜜用水稀释后加入磷酸和生石灰,使糖液中的杂质和胶体包含在磷酸三钙化合物中沉淀,过滤出透明的糖液。利用糖液中主要呈色成分不溶于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的特性,加入这些有机溶剂,使色素沉淀,分离出上清糖液和下沉色素液,蒸发回收有机溶剂,浓缩糖液和色素液,对比分析出各种有机溶剂的回收率,糖浆和色素的得率。  相似文献   
137.
一、灰树花保健饮料工艺流程:菇体粉碎→热水浸提→过滤→浓缩→低温沉淀→分离→配制→装瓶→杀菌→成品操作要点:将灰树花籽实体用粉碎机粉碎,细度以提高浸出率为准。热水浸  相似文献   
138.
《中国茶叶》2008,(6):42-42
以绿茶为试验材料,从茶汤体系的物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两方面探讨了茶汤沉淀形成的机理。通过对沉淀形成过程中沉淀颗粒形态变化、电解质和氢键裂解剂的作用、红外光谱变化等内容的研究,来判断茶汤形成沉淀前后的性质改变,初步判定经低温贮存后的茶汤体系介于胶体分散系和粗分散系;茶汤颗粒间的氢键、静电作用是影响茶汤沉淀形成的因素,共价键不是沉淀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9.
低温下强化混凝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pH值条件下低温强化混凝对某水源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去除机理,为微污染水源水饮用处理工艺在低温条件下达标提供方法和参数。采用烧杯混凝试验,测定混凝对高锰酸盐指数(CODMn)、紫外吸光度(UV254)的去除率,分析强化混凝去除有机物的分子量范围和有机物类型。通过降低pH值,强化混凝可明显提高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效率,特别提高了对分子量在1-4 k范围的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被强化混凝去除的有机物主要是可被活性炭吸附和难生物降解的部分;由此得出强化混凝是低温条件下去除水中有机物和消毒副产物(DBPs)前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0.
针对某制药厂生产废水COD值高,可降解性差的特点,围绕分解或去除废水中抑制或难生物降解的污染物进行混凝预处理的研究。分析混凝法进行预处理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达60.52%,为后续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