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0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170篇
农学   300篇
基础科学   60篇
  121篇
综合类   2363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223篇
畜牧兽医   141篇
园艺   1210篇
植物保护   16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甘蓝夜蛾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学俭 《蔬菜》2002,(12):29-29
一、分布与为害 甘蓝夜蛾(Barathra brassicaeL.)又名甘蓝夜盗蛾,各地都有分布,以北方发生较重。 甘蓝夜蛾是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和甜菜等,其中以甘蓝、秋白菜、甜菜受害最重。幼虫共6龄,具有群集性、夜出性、暴食性。初孵幼虫集中在叶背取食,啃食叶肉,使叶片残留表皮,  相似文献   
52.
我国甘蓝遗传育种研究概况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综述了 5 0余年来我国甘蓝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主要进展 ,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3.
东农610为极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 ,抗TuMV及黑腐病 ,耐先期抽薹 ,叶质脆嫩 ,产量2500kg·(667m2) -1以上 ,叶球商品性符合北方市场要求。于2001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亲本选育过程根据优质、多抗、早熟、耐先期抽薹的育种目标 ,以及甘蓝不同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 ,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耐先期抽薹快速鉴定技术及自交不亲和系的常规选育技术相结合 ,从若干优良的甘蓝品种资源中 ,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要求且配合力高的自交不亲和系92 1012 3 11和92 1023 1作为配…  相似文献   
54.
秋德甘蓝是从日本引进的秋冬型杂交一代品种,具有抗病、高产、品质优等特点,一般667m2产量4500kg左右。1特征特性生长旺盛,叶球扁圆形,植株开展度约50cm,叶球纵径12~15cm,横径20~26cm,叶色深绿,蜡粉中等,外叶较少,结球紧实,单球重1.5kg左右。叶球脆嫩多汁,口感好,品质佳,适宜炒食、腌渍或凉拌。适应性广,易栽培,整个生育期约125天。耐湿性好,抗病性强,特抗霜霉病,对病毒病也有较强抗性。2栽培要点2.1适时播种7月中旬播种育苗,每1m2播种量4~5g。育苗床选择土壤肥沃、地势高燥、排灌良好的地块。播种前667m2施腐熟人粪尿2000kg,高浓度复合…  相似文献   
55.
李建斌  丁万霞 《蔬菜》2003,(8):12-12
苏甘8号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选育成的平头型春、秋兼用甘蓝新品种。适应性广,适合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春、夏、秋季栽培。一、特征特性植株开展度60~70 cm,叶色绿,蜡粉中等,外叶数12~14片,叶球扁圆,球形指数0.62,叶球紧实度0.65,单球质量2 kg,每667 m2产量4 000 kg以上。Vc含量39.3 mg/100 g(鲜重),粗蛋白1.75 %,粗纤维0.93 %。该品种具有冬性强(露地越冬栽培不易发生先期抽薹现象)、丰产、耐寒性强(能耐短暂-10 ℃低温)、耐高温能力强(夏季32 ℃以上高温条件下生长正常)、品质好(Vc含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春季全生育期210 d,…  相似文献   
56.
本文研究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在同源寄主细胞系NEAU-Mb-931104(简称Mb-931104)中的复制,MbNPV侵染细胞后的病理变化。Mb-931104对MbNPV有一定的敏感性,细胞表现明显的病变,细胞感染率达到36.5%,感染细胞内产生的多角体数为38.9。用离体培养产生的病毒多角体感染甘蓝夜蛾幼虫,其死亡率达到了84.2%。  相似文献   
57.
在陕西省关中土娄土区布置线辣椒、甘蓝、白菜、芹菜钾肥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蔬菜对钾肥的肥效反应。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使蔬菜硝态氮含量降低11.8%~116.0%,维生素C含量增加0.4~147.4mg/kg;产量增加9.3%~33.8%;明显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400cm深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减少22.7~48.0kg/hm2,尤其在80~220cm剖面减少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我们结合本地土壤和气侯特点,试验摸索出一种以早春西瓜为主体作物,套种蔬菜模式,一年四种四收立体种植,并形成配套栽培技术,每667m^2产西瓜4000kg、夏白菜3000kg、秋西瓜1500kg、越冬甘蓝3500kg,总收入可达9000元。具体技术措施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9.
甘蓝是十字花科蔬菜,属异花授粉作物。我国栽培甘蓝全部采用杂交一代种子。陕西省汉中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制种甘蓝的适生区,近几年甘蓝制种连续丰产,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2003年冬季制种甘蓝田发生了大面积烂球现象,造成了严重的减产。对此,作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以便为今后的甘蓝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西北园艺》2004,(6):52-52
由山西农大蔬菜专家张光呈教授主持的“耐热抗病甘蓝新品种选育”项目,历时数年结出硕果。日前,项目组育成的“晋甘蓝4号”、“四季佳”甘蓝两个新品种,先后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甘蓝4号”属早中熟甘蓝一代杂种.“四季佳”甘蓝为优质圆球型早中熟甘蓝一代杂种.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