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3篇
  30篇
综合类   29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气象要素影响的柑橘定量滴灌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准确估算柑橘水肥一体化的滴灌量,实现手机APP远程操控滴灌起止时间。基于广西桂林1994—2015年柑橘物候期与同期气象条件的分析,构建了桂林柑橘不同生育期土壤需水量模型及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与土壤重量含水率变化的转化算法模式,给出了柑橘滴灌量技术流程。应用模型估算广西农垦国有明阳农场(南宁)柑橘种植示范园区1997年3月干旱时的滴灌量。结果表明:应用模型估算滴灌量比传统模型节水40%以上。此结果对“气象监测预报信息+规模化生产管理设施+生产信息反馈与互动”创新服务模式有积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2.
蒲城酥梨黑星病与气象要素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陕西省蒲城县2007-2017年酥梨黑星病监测资料和同期该县气象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和SPSS软件相关分析法,分析了蒲城酥梨黑星病9月高发期发生特点和规律,以及气温、降水、湿度、日照等气象要素对9月黑星病病园率影响程度,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蒲城酥梨黑星病病园率气象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春季5月份降水量、果实膨大期7月平均最低气温、以及7月中旬平均气温和7月中旬平均最高气温是影响9月黑星病侵染传播率的关键气象要素。酥梨黑星病气象预报模型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3.
在庐山上和山下同时用第四纪红壤和庐山土布置了茶树盆栽试验。通过定点生境调查和采样测定,对比分析了两种海拔、两种土壤中茶树的生育特性和品质成分的变化,探讨了影响红壤茶叶品质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土壤对滋味成分的影响较为直接,而气象因子则在较大程度上左右了香气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64.
茶叶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等三个地理位置不同的茶叶生产单位产量递年变化率与部分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气象因子与茶叶产量相关程度随地域和栽培管理水平而异的结论。气候越宜茶,相关程度越小。地域性气候不同,气象因子中作用于茶叶产量的主导因子也往往有异。复合因子比原单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增大。  相似文献   
65.
为了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环节拓展,推进县乡农业特色产业、农产品品牌建设,实现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产业融合,本研究指出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存在农业经营主体较为弱势、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乏力、地方政策支持产业融合发展力度不足的问题,提出构建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经营主体、相关技术支撑、产业政策、产业发展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66.
本文对2018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主要干旱期内磐石地区降水、气温、日照及蒸发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并对比近30年历年平均值。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内,极少的降水、较高的气温和较大的日照及蒸发是此次干旱的重要气象要素特征。  相似文献   
67.
利用1991―2022年新疆塔城地区主要植棉区代表站逐日气象要素数据及棉花生育期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累积距平、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塔城地区植棉区棉花生长发育期气候条件和棉花生育期的变化特征,探讨气候变化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1―2022年塔城地区植棉区棉花生长期气温、表层地温显著升高,积温呈增多趋势,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照时间呈不显著减少趋势。(2)塔城地区植棉区≥10℃、15℃、20℃、25℃活动积温均呈增加趋势。(3)植棉区棉花全生育期平均为176.5 d,各生育时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提前趋势,全生育期每10年延长1.89 d。(4)温度是影响塔城地区植棉区棉花各生育时期变化和生育进程的主导因子,降水量和日照时间的异常变化对棉花出苗―现蕾阶段的生长发育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收集了呼伦湖流域1960—2014年的逐日气温、降水、蒸发和相对湿度数据,提取了包括年平均、季节平均值及极端天气等9个指标,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线性倾向估计法以及5a滑动平均等方法在年和季节尺度上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并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探究这四个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年气温显著上升,降水变化不显著,蒸发显著减少,相对湿度显著降低,气候向暖干化方向发展。(2)春夏秋季温度、蒸发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与年相同,最大升温速率发生在春季,每十年上升0.43℃,冬季变化均不显著。(3)平均降水和极端降水在冬春季节都显著增加,然而夏季降水以最大幅度减少,并且夏季持续时间较长的极端降水减少显著。(4)夏季气温升高最显著,相对湿度显著降低,容易发生干旱。冬季极端降水增多则可能导致雪灾加剧。  相似文献   
69.
依据1981-2012年灌区气象监测数据,基于Penman修正公式建立作物需水量数学模型,预测大型引黄灌区农作物生长发育期间的作物需水量,分析作物需水量与各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灌区小麦、棉花和玉米3个主要作物需水量变化规律性比较明显,其中小麦年内需水量最大值在5月,棉花和玉米的年内需水量最大值在七八月;灌区主要作物波动变化周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小麦、棉花和玉米在15和20a时间段均出现明显的波动;作物需水量主要受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影响,主要影响作用大小为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70.
淄博市新旧站对比观测资料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英  张勇  李君  韩国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69-10572
对淄博市2008年7月、10月和2009年1月3个月的新旧站地面对比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温、压、湿要素的对比观测中,气温和气压新站均较旧站偏低。其中,极端最高气温新旧站出现日期均一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日期不完全一致;平均本站气压新旧站日变化趋势较一致。相对湿度新站较旧站略偏高;在风向风速的频率对比观测中,两站最多风向及频率不一致,3个月中风速新站均较旧站偏大,最大风速频率不一致。气象要素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两站方位和周围环境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