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52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146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湘西桐油中脂肪酸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目的是为了检测出湘西各地区桐油中所含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据此来判断湘西桐油的品质特性。采用的方法是将湘西各地的桐油与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发生质酯交换反应,进行衍生甲酯化,使符合气相色谱法的检测要求,在适合的检测条件下进行气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发现湘西桐油的主要组分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α-桐酸、β-桐酸,其中影响桐油品质的成分桐酸的含量达到了73%~80%,其中α-桐酸含量远远大于β-桐酸的含量。这说明湘西的桐油具有优良的品质,特别是张家界市永定区的桐油样品中β-桐酸的含量非常低,只有2.01%,这不仅有利于桐油的长时间的保存及运输,而且使湘西桐油具有良好干性油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2.
初步研究了桐油酸的保存方法,以α-桐油酸含量为指标,将桐油酸与三氟化硼-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桐油酸含量,并用红外光谱扫描结构.研究了容器材质、温度、保存条件对桐油酸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抗氧化剂种类、用量及温度等对桐油酸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化剂及其用量、冷藏温度对桐油酸含量影响较小,因此桐油酸在真空包装、温度低于25℃条件下保存为宜.  相似文献   
103.
三年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大戟科.是我国特产的油料树种.种子榨出的油叫桐油,是工业重要的原料油.是传统的出口原料,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4.
福禄桐可算是观叶植物中的时尚一族。它不像巴西木、红(绿)宝石那样以宽大、整齐的叶片取胜,而是以飘逸、随性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份简约、自然恰恰合乎当今时尚男女的喜好,因而成为目前非常流行的一大观叶植物类群。  相似文献   
105.
采用战螟、灭幼脲、三令、16 000 IU/mg Bt、锌硫磷5种药剂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进行野外防治试验,利用黑光灯进行了野外诱集成虫试验,并对该害虫的寄生性天敌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三令和锌硫磷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的野外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战螟和灭幼脲,Bt的防治效果最差;同时,黑光灯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成虫具有很好的引诱效果,寄生性天敌也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千年桐种源叶片内源激素比较及其与碳氮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11个不同种源千年桐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4种内源激素———赤酶素(GA)、玉米核苷(ZR)、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的含量。结果表明:11个种源千年桐叶片的GA、IAA、ZR、ABA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变异系数的离散程度看,4种内源激素的差异程度为GA>ZR>IAA>ABA。IAA与ABA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GA与IAA之间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关关系(P<0.1)。各种源内源激素平衡性具有一定差异,体现了不同种源适应能力的不同。在叶片C、N含量的相关性中,GA/ABA和GA与叶N含量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与C/N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7.
依据《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的方法,对云南省双江县膏桐能源林造林项目的碳汇进行计量,计量时间为2007—2026年。结果表明:该项目在2007—2016年均表现为碳源,且在2008年碳源表现最明显,为-85 094.66 t CO2当量,2017年以后开始表现为碳汇,其净碳汇量为18 593.70 t CO2当量,到2026年项目的净碳汇量达到最大,为297 260.8 t CO2当量。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桐锌县内金佛山方竹的资源特征和产量。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09.
应用动态规划和层次分析法研究了桐粮间作的动态优化模式。结果表明,动态间作模式能够有效地调节林粮之间的矛盾,具有较高的综合生态经济效益。而最佳的动态间作模式还要取决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条件,取决于对粮食生产、经济收入和木材收获的侧重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0.
膏桐人工林单木生物量回归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测膏桐(Jatropha curcas)人工林膏桐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探讨了膏桐各器官生物量与地径、株高和地径平方乘株高(D~2H)的相关关系,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以地径平方乘株高(D~2H)因子与叶、干枝、根和全株生物量相关关系最显著,可以用来估算膏桐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