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29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12篇
综合类   166篇
水产渔业   113篇
畜牧兽医   11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绿色大世界》2011,(4):183-183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从提供栖息地、食物和衣物开始,森林对人类的作用发展至今已经变得非常复杂,除了物质作用外,还有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野生动物保护法律的滞后、执法力量的相对薄弱以及滥食陋习根深蒂固等新老问题,已经制约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开展。目前,野生动物保护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如何?如何解决新形势下的野生动物保护问题?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喜忧参半我国自古就有重视野生动物保护的传统。譬如,西周时期曾颁布《伐崇令》,明确禁止采集鸟卵和禁止用毒箭狩猎,还规定"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  相似文献   
13.
目前,青头潜鸭全球数量不到1 000只。调查表明,柴桑区东湖青头潜鸭的记录历史在12年以上,近3年在东湖湿地都记录到100只以上的越冬种群,最高记录达265只,并确认该地有繁殖种群。柴桑区东湖是青头潜鸭重要的栖息地,本文在调查基础上总结了东湖湿地青头潜鸭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对黑河地区黑龙江省林业厅所属林区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中,利用森林资源调查的成果,结合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适宜生境的森林环境条件,确定了区域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范围和林分类型。针对区域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的现状,提出了区域野生动物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爪哇犀牛是世界上最珍稀的哺乳动物,几近绝种。为此,全球领先浆纸企业APP正在和社会各界一起努力,拯救爪哇犀牛。近日,印尼新近成立的爪哇犀牛保育工作小组宣称已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工作计划;犀牛主要栖息地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发言人兴奋地表示,园内全球仅存的50头爪哇犀牛状况良好,且最近又有小犀牛降生,这令拯救濒危爪哇犀牛的工作“前景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7.
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储碳库”,是数以万计生物繁衍生息的重要栖息地。例如加拿大的北方森林是北美最大的原始森林,这里是许多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家园,像北美驯鹿、狼獾、一百多亿候鸟都栖息在这里。  相似文献   
18.
拯救老虎     
何锐 《云南林业》2011,(1):38-39
2010年是中国的虎年,临近岁尾传来了一个对老虎这一濒临灭绝物种的福音。11月21~23日,"保护老虎国际论坛"政府首脑会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康斯坦丁宫主楼天蓝厅举行。中国总理温家宝、俄罗斯总理普京、孟加拉  相似文献   
19.
梅花鹿是中型鹿,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体重100~150千克,雌鹿较小.雄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臀斑白色.生活于森林边缘或山地草原地区.季节不同,栖息地也有所改变.雄鹿平时独居,发情交配时归群.晨昏活动,以青草树叶为食,好舔食盐碱.每胎1仔,幼仔身上有白色斑点.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俄罗斯.  相似文献   
20.
关纪新 《草原》2010,(10):93-95
面对着中国多民族的文学现实,我们时常获得的一个深刻感受,即文学乃是文化的栖息地,文化又是民族的栖息地。一民族的文学与文化,实为该民族之命脉所系。土家族,地处我国版图的华南腹地。然则就其所处的文化生态而言,却又颇似沈从文笔底的湘西苗民,世代被遮蔽在遥远氤氲的"边城"氛围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