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5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322篇
林业   400篇
农学   354篇
基础科学   509篇
  481篇
综合类   3268篇
农作物   202篇
水产渔业   243篇
畜牧兽医   1181篇
园艺   292篇
植物保护   20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果树》2003,(1):50-50
农业部 (1 99号公告 )公布了国家禁止使用的 1 8农药有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不得在蔬菜、水果、茶叶、中草药材使用和限制使用的 1 9种农药有 :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此外 ,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不得在茶树上喷用。农业部公布的国家禁用农药和限用…  相似文献   
52.
陈策 《中国果树》2003,(4):60-60
近读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湛有光研究员主编的《新编苹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一书。此书作者深谙果树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现状 ,有多年科研和防治实践积累 ,新春颇具新意 ,将对提高苹果病虫害防治水平起积极指导作用。1.当今生态学观念渗透到各个领域 ,防治病虫害要注意保护环境 ,协调生态平衡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已形成共识。共识的落实体现于对各类防治措施的把握和综合运用。作者从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出发 ,围绕绿色苹果生产 ,着重阐述了保护利用天敌、合理使用农药、规范施肥和果实套袋的作用 ,指导生产者掌握病虫综合治理要点 ,现实可…  相似文献   
53.
 选以CO39为背景的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与稻瘟菌生理小种ZC13(菌株97-151a)组成的3类典型非亲和性互作,以亲和性互作为对照,对各互作中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完全非亲和性互作C101A51/97-151a、高度非亲和性互作C101L AC/97-151a及中度非亲和性互作C104 PKT/97-151a,POD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明显升高,48h前达到高峰,升高趋势一直持续到7d完全显症时,幅度基本与各互作非亲和程度呈正相关;亲和性互作CO39/97-151a接种后40 h POD比活性才开始升高,4~6 d达到高峰,峰值也较大。3类非亲和性互作PAL比活性在接种后0 h或16 h开始较明显升高,整个互作中形成3~4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中PAL比活性一直明显下降。3类非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升高,基本一直保持升高趋势,在40 h前幅度较大,并形成1~3个较高的峰;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大幅度升高直至完全显症,48h后幅度远高于非亲和性互作。3类非亲和性互作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在24 h内开始较明显升高,在48h前形成2~3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在接种后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即开始升高,在48h后显著高于非亲和性互作。讨论了POD、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参与水稻抗稻瘟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4.
有棱丝瓜(以下简称丝瓜)是南方蔬菜的一个主栽品种,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甜爽脆等特点.随着市场的需求,我国北方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种子需求量增大.但南方的高温高湿气候,制约了产种量,往往667 m2产种量只有10~20 kg,经过几年的摸索掌握了一套有棱丝瓜稳产、高产的留种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5.
中生菌素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不同白叶枯病抗性水稻品种用200μg/ml中生菌素55℃温汤药液浸种,自然降温,秧田3—4叶期和移栽前5d各用30μg/ml中生菌素处理后,于成株期剪叶接种白叶枯病菌。结果表明中生菌素前期处理,于成株期接种白叶枯病菌时,高抗、中等抗性和感病品种中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3种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以中等抗性品种酶活提高最多,接种24和48h,3种酶活性较清水对照分别增加26.92%、26.74%、24.06%和7.09%、1.31%、1.60%。盆栽试验表明,中生菌素对中抗品种的防治效果最好,达58.4%。说明中生菌素对水稻防御酶活性的诱激作用是其防治白叶枯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6.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表达调控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EC4.3.1.5)是催化苯丙烷代谢途径第一步反应的酶,也是这个途径的关键酶,对植物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植物PAL的分布与定位、酶学性质,总结了生长发育、钝化因子与调节因子、末端产物等内部因素及光、温、机械损伤与生长调节剂等外部因素对PAL的调控作用,得出外部因子是在转录水平上对酶活性实施调控的结论,并运用酶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知识阐述了其调控机理。还着重阐述了PAL酶在果树上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及在果树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
采取限水灌溉的方法,研究了灌水对棉花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灌水能促进棉花开花成铃,延长最佳成铃时段,增加棉株优质节位的成铃数,单株籽棉干物重增加23.4%~61.9%,产量提高16.8%~45.3%。灌水量以675m3/hm2效果最好,灌水效益高达0.57kg/m3,灌水量达1350m3/hm2增产幅度下降,灌水效益仅0.21kg/m3。  相似文献   
58.
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病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如软腐病、溃疡病、青枯病等.侵害植物的细菌都是杆状菌,大多数具有一至数根鞭毛,可通过自然孔口(气孔、皮孔、水孔等)和伤口侵入,借流水、雨水、昆虫等传播,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细菌性病害症状表现为萎蔫、腐烂、穿孔等,发病后期遇潮湿天气,在病害部位溢出细菌粘液,是细菌病害的特征.  相似文献   
59.
几种牧草对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壤改土培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地上种植老芒麦、扁穗冰草、碱茅和紫花苜蓿4种优质牧草,对盐渍化程度均有一定的改良效果.其中碱茅对盐渍化土壤的改土培肥效果最好,建植3年后的碱茅,与对照比较,0~20 cm土层中自然含水量增加125.99 g/kg,总孔度增加16.14%,容重降低0.27 g/cm3,pH值由8.43降到8.10,全盐含量降低52.90 g/kg,脱盐率达到76.12%,有机质增加3.67 g/kg,碱解氮含量增加18.63 mg/kg,速效磷和钾亦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60.
镡龙 《中国家禽》2005,27(6):50-52
从上世纪20年代肉用仔鸡兴起至今已经过了80多年,这期间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无论从肉鸡的选育角度和饲养角度,都是单纯追求提高肉鸡的增重速度,这样虽然使肉用仔鸡的出场日龄大大提前,但肉鸡生长过快,也使肉鸡的体重迅速增长与骨骼、内脏器官发育缓慢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肉鸡出现猝死症、腿部畸形和腹水症等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