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黄芪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芪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及其存在的部位。方法:采用浸提法对黄芪种子不同部位进行浸提,获得不同溶剂、不同浓度、不同浸提次数的浸提液,以白菜、小麦种子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黄芪种子浸提液可显著抑制小麦和白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且抑制物的活性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质量浓度达到0.20 g/m L时,小麦和白菜种子萌发率均为0。黄芪种子不同溶剂浸提液抑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水溶性浸提液大于醇溶性浸提液,且随着浸提次数的增加,浸提液的抑制活性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种皮与种仁都含有活性极强的抑制物质,后者强于前者。结论:黄芪种子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且多为水溶性成分,其种仁中含量高于种皮。  相似文献   
52.
水曲柳种子后熟期间内源抑制物的特点及其与更新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休眠(D_0)、层积(格St)、埋藏(A_0)及散落(D_1)的水曲柳种子抑制物的生测及GC检测的比较,阐明了枯落物下埋藏水曲柳种子有利于其天然更新的实质。TLC(薄层层析)及生测结果表明,水曲柳种子的抑制物水平与休眠程度存在明显相关,其抑制物主要分布在β—抑制剂及高Rf值、低Rf值三区。休眠种子抑制水平最高,其外种皮的抑制活性超过种仁。经层积及埋藏,各区段抑制活性均明显下降,尤其是外种皮。但对根长抑制的缓解均滞后于发芽。A_0抑制活性介于D_0及St之间,表明埋藏是有利于后熟及更新的。散落种子抑制物多被破坏,但种仁的抑制活性甚至超过D_0,表明散落逆境深化了休眠,是更新难的原因。对主要抑制区段存在的亚油酸及油酸的生测表明,它们均抑制萌发。对ABA的定量测定结果,存在着与生测基本吻合的D_0>A_0>St>D_1的顺序,表明ABA与休眠程度密切相关。根据对各区段甲酯化与否的GC测定,推测了内源抑制物的可能特点。  相似文献   
53.
54.
本文就胚胎质量和胚胎类型、分化抑制物、培养基、传代时间和消化液等方面对胚胎干细胞分离克隆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
本研究以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种子为试材,结合种子透水性及萌发抑制物的测定探究其休眠原因,并通过外源赤霉素(gibberellin,GA3)及温水浸种处理筛选其最佳破眠方法。结果表明:完整种子的吸水率明显高于去颖壳种子,且温水浸种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说明颖壳引起休眠的原因为机械阻碍,与其透水性无关;颖壳、种子的水及甲醇浸提液均在浓度为0.08 mg·L-1时,对小麦种子萌发及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颖壳中存在的水溶性及种子内溶于有机溶剂的萌发抑制物共同作用是节节麦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以500 mg·L-1 GA3浸种24 h(完整种子)、300 mg·L-1 GA3浸种48 h(去颖壳种子)及45℃温水浸种5 min(完整种子)的破眠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6.
基质金属蛋白酶酶原生物合成基因转录水平的调节,分泌酶原的活化,活化酶的特异性抑制作用及金属蛋白酶的组织抑制物对酶原自发裂解的阻止作用是基质金属蛋白酶生物合成与活性调节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7.
为了以环保的方式提高桉树皮的利用价值,利用微生物腐熟发酵,使其成为理化性质与泥炭土相似的有机基质。通过培育经济植物辣木、青花、生菜、番茄、烟草和生石花,探讨桉树皮原料基质的育苗效果。研究不同腐熟程度桉树皮的主要养分含量,以及复配不同比例珍珠岩(10%、20%、30%)对6种供试植物种子发芽率,苗期株高、冠幅和地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60 d的桉树皮内速效氮磷钾的含量都高于泥炭土,且6种供试植物的生长量都显著高于生料(未经腐熟)与腐熟40 d的桉树皮(P<0.05)。其中腐熟60 d的桉树皮作为基质培育青花、番茄与生菜的效果均优于对照泥炭土,并以复配30%珍珠岩的效果为佳。而生石花的发芽率,以及辣木和烟草的生长量显著低于泥炭土(P<0.05),推测其受桉树内源生长抑制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腐熟60 d的桉树皮可作为基质代替泥炭土适用于青花、生菜和番茄育苗。而桉树皮腐熟程度与抑制物含量的关系,以及在辣木、烟草与生石花等抑制物耐受性较低植物上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抑制性差减杂交和cDNA芯片技术分离的 2 0 1个阳性克隆的测序 ,得到螯虾 (Procambarusclarkii)免疫相关基因 4 8个 ,其中正向克隆中 4 2个 ,反向克隆 6个 ,除正向克隆中SNAP - 2 5 (synatosome-associatedproteinof2 5ku)已报道外 ,其余均为新基因 ,均在GenBank登录。正向克隆中的同源基因有微管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前体、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Ⅰ、精氨酸激酶、70kD伴侣蛋白同类物等。进一步用DotNorthernblot对克隆号PCI188进行鉴定 ,结果攻毒组的杂交信号是对照组的 3.2 4倍 ,与cDNA芯片结果相符。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扩增克隆号PCI188基因的 5’端片段和 3’端片段 ,全长共 112 8bp ,编码的蛋白质有 2 77个氨基酸 ,分子量为 30 .2 7kD。与GenBank序列号X795 12软尾太平剌蛄 (P .le niusculus)的蛋白酶抑制物Ⅰ (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的基因同源性为 5 8.7% ,氨基酸同源性为 6 9.7%。该蛋白质有 5个重复的结构域 ,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Kazal家族的结构域相似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干燥贮藏后熟麻花秦艽种子透水性和粗提物活性的测定以及采用高锰酸钾、赤霉素、青霉素、硫酸、流水浸泡方法进行发芽试验,探讨了种子休眠机理和破除休眠的技术。结果表明:麻花秦艽种子吸水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其种皮对种子吸水无阻碍作用;硫酸和高锰酸钾处理极显著提高了麻花秦艽种子的发芽率(P<0.01),说明种皮机械障碍是种子萌发的因素之一。种子粗提物在浓度为0.02-0.2 g/mL时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均对小麦、白菜和麻花秦艽种子萌发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以及流水浸泡可以提高麻花秦艽种子发芽率,表明种子内源抑制物是影响其休眠的另一因素。不同处理均打破了种子休眠,显著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其中1.5%高锰酸钾浸泡10 min光照培养下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相比对照,1.5%高锰酸钾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极显著提高106.9%。经1.5%高锰酸钾浸泡10 min的麻花秦艽种子粗提物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低于未处理,以浓度为0.02-0.04 g/mL时抑制显著,说明高锰酸钾可减弱麻花秦艽种子内源抑制物的活性。综上所述,麻花秦艽种子的休眠属综合休眠。  相似文献   
60.
多用于因种子内存在抑制剂而造成的休眠,通过浸泡冲洗种子,可促进发芽。西瓜、甜瓜、番茄、辣椒和茄子等种子外壳含有萌发抑制物,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水中,反复漂洗,流水冲洗更佳,让抑制物渗透出来,能够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