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金银忍冬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金银忍冬种子的不同提取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试验,探讨金银忍冬种子休眠及萌发率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
细叶鸢尾种子休眠原因及解除休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叶鸢尾种子存在休眠。通过种子的吸水性研究、切割处理、萌发抑制物测试等方法对其内在休眠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解除其休眠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休眠解除过程中种子内部产生的响应。结果表明,细叶鸢尾的离体胚不休眠,种皮和珠孔端胚乳均能显著抑制种子的萌发;种皮中存在萌发抑制物质,且为醇溶性的极性物质;浓硫酸处理60 min和变温层积(4℃/25℃)120和150 d均能有效打破其休眠,萌发率分别从0升至51.11%,36.67%,40.00%,发芽指数也提高为0.45,0.42和0.51,而低温层积150 d的萌发率仅为7.78%;变温层积过程中种子的珠孔端组织(种皮和胚乳)机械阻力的降低和胚生长势的增大是萌发率提高的根本原因。综合整个试验结果得出,细叶鸢尾种子属生理休眠,是由珠孔端组织的机械阻力和种皮中的萌发抑制物共同作用而成。  相似文献   
23.
张静静  吴军  程许娜  苏金乐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0):123-125,136
以樟树种子为试验材料,从种壳透水性和内源抑制物两方面探索种子休眠原因.结果表明:樟树种子坚硬的外壳影响种子的吸水透性;种壳、种仁中的萌发抑制物抑制了白菜种子的萌发率、淀粉酶活性以及白菜幼苗的鲜质量增加.种壳浸提液抑制强度顺序均为:种壳甲醇浸提液>种壳乙醚浸提液>种壳水浸提液,抑制物主要成分为极性物质,白菜种子萌发率依次...  相似文献   
24.
文章考证了甘薯传入我国的时间及路线,根据甘薯耐旱、耐瘠薄以及高产稳产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甘薯传播、推广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探讨了甘薯引种传播对农业生产带来的重要影响。指出:甘薯的广泛传播是清代民国时期人口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5.
为揭示濒危植物阜康阿魏(Ferula fukanensis Shen.)种子休眠的成因,对阜康阿魏种子分别采用流水漂洗处理后的发芽试验、蒸馏水和NaHCO3溶液浸提液以及化学法提取生物碱中的小麦种子萌发实验,并观察蒸馏水和NaHCO3浸泡阿魏种子对介质pH的影响等,综合分析阿魏种子休眠的成因。流水浸洗处理5 d和20 d的发芽率分别为77%和85%以上,较对照(47%)有显著提高(P<0.01);NaHCO3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蒸馏水浸提液;用pH较高的NaHCO3溶液和蒸馏水浸泡阿魏种子,该介质的pH向8.0~8.3收敛;化学法提取生物碱对小麦发芽有显著抑制作用,当10 g·(100mL)-1时抑制率达80%。实验结果显示,除脱落酸(ABA)外,还有生物碱在阿魏种子休眠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4种槭树属树种种子休眠原因及解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种槭树属树种种子休眠原因及其解除方法研究发现:五角枫、元宝枫、鸡爪槭和美国红枫的种皮具有一定的透水性,种皮透水性不是造成4种植物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离体胚活力测定表明,槭树属树种种子胚无休眠现象。在解除种子休眠的处理中,干种子直接低温层积解除休眠所需时间最长,种子在清水或赤霉素中浸种36 h,解除休眠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干种子直接层积,但赤霉素浸种和清水浸种2个处理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赤霉素浸种时间的长短对解除种子休眠的影响不大。赤霉素浸种48 h后再变温层积10 d,鸡爪槭和美国红枫种子的休眠即可解除,明显短于低温层积的时间,赤霉素浸种结合变温层积,是解除这2个树种种子休眠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每组30例,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水平,采用发光底物法测定全部观察对象的PAI-1的活性。结果治疗12周后罗格列酮治疗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血浆PAI-1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减少血浆PAI-1的表达,有助于改善或延缓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辽东楤木种子休眠原因及休眠破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辽东楤木种子休眠原因,确定打破休眠方法。方法:测定种子发芽率及种子活力,种子吸水率,解剖观察种皮结构及种胚形态,提取种内萌发抑制物质,确定种子休眠类型;用GA3丙酮溶液浸泡,再进行变温层积处理,以确定破除休眠的方法。结果:辽东楤木种子种胚的形态发育不完全,种子内部存在多种抑制萌发物质,属于综合性休眠。200 mg/L GA3丙酮溶液中浸泡12 h,再进行变温层积处理30 d(高温20~23℃12 h,低温0~4℃12 h),能有效地解除休眠,萌发率达84%。  相似文献   
29.
利用分离胚培养、生物鉴定法、GA3溶液浸种以及GA3与低温层积相结合等方法,对桃儿七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种皮限制、萌发抑制物和生理后熟是引起桃儿七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用400mg/L的GA3溶液浸种24h或低温层积后用GA3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其中以低温层积90d后用500mg/L的GA3浸种36h效果最好,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81.11%和50.00%。  相似文献   
30.
单叶蔓荆种子休眠特性与解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