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3篇
  6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31.
以多级好氧折流沟串联沉降装置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保留沼液中氮素养分的同时,去除沼液废水中悬浮物。根据材料静态条件下等温吸附及解吸率结果,筛选氨氮低吸附填料,接着在动态条件下考察好氧折流沟内填料深度及运行时间对沼液中悬浮物去除效果与氨氮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人工沸石、河砂、石英砂和沙漠砂四种材料中,河砂的吸附强度、吸附指标及解吸值最低。选取河砂作为动态好氧折流沟填料,在水力负荷0.75 L/h、滞留时间24 h条件下,无填充、低填充、中填充及高填充对沼液废水中悬浮物最大去除量分别为4.8 g/L、5.1 g/L、8.1g/L和8.4g/L,最大去除率分别为38.0%、51.2%、86.1%和88.7%,而中、高两种填料深度对沼液废水中悬浮物去除量及去除率在第三、四取水口处无明显差异性(P>0.05)。介于应用中材料选取、用量及去除效果比较,河砂填料对沼液废水中氨氮浓度影响最小,建议采用河砂中填料深度的好氧折流沟处理沼液中悬浮物。  相似文献   
132.
灌溉水中悬浮态的镉被认为是湖南省农田镉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比较紫背浮萍、美人蕉、狐尾藻和水葫芦4种典型南方水生植物对悬浮态镉去除的效果,筛选出效果更好的水葫芦和狐尾藻,进一步收集植物根部悬浮物、体系底泥,分析其镉含量并开展机制研究。结果表明,4种水生植物中狐尾藻镉去除效果最佳,去除效率为94.42%。植物对镉的去除主要通过助沉降和吸附,其中沉降部分所占比例最高,根系复杂的水生生物在去除灌溉水中镉的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性能,狐尾藻沉降部分的镉含量占81%左右。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水质监测是水生态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内陆地表水体污染问题严重,及时、准确地获取内陆地表水质信息,可为水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对合理调节城市生产生活污水排放以及保障内陆水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内陆地表水体水质遥感监测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内陆地表水体水质遥感监测常用的指标及其选择依据,归纳了内陆地表水体遥感监测中各种模型或方法的使用情况,指出了现有内陆地表水体水质遥感监测研究存在的问题。【结果】 当前内陆地表水体水质遥感监测存在以下问题:①实测数据获取成本高,亟需建立大规模共享平台,提高数据利用率;②绝大多数研究中的多种遥感数据源各自独立处理,需要进一步研究多元数据融合;③主要模型在实际研究中对实测数据依赖性较高,需要进一步优化算法模型,提高普适性;④已有研究中研究区多数为大面积湖泊或河流,需要增强对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数据的利用,对细微水体水质进行监测研究。【结论】 该文分析了现有内陆地表水体水质遥感监测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实现内陆地表水体水质高效准确监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4.
为消除猪喘平水针剂中脂肪样晕圈悬浮物,对其含卡那霉素硫酸盐母液进行了三种处理,其中仅添加0.15%左右的EDTA-2Na(乙二胺四醋酸二钠)即可完全消除晕圈现象,并对水针剂的其它感官指标有一定的改良作用。经生产运行表明这是一种稳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