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95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89篇
  131篇
综合类   576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80篇
畜牧兽医   124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1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根据2001~2003年广西沿海渔业生态环境调查监测数据,对合浦廉州湾增养殖区水质不同时期营养水平时空分布特点、有机污染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评价.该增养殖区水域营养水平指数E值时空变化范围为0.01~1.71;A值为-0.79~0.75;叶绿素a含量为0.31~2.83 mg/m3;监测结果表明该增养殖区水质总体上处于贫营养状态,初级生产力水平很低.应进一步研究该水域养殖容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调整养殖布局,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2.
为进一步探讨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草本植物护坡机理,选取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通过设计2种不同坡形和选取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生长的3种草本植物,采用野外试验区人工模拟降雨方法,首先分析了坡面土壤水文参数(土壤入渗、坡面土体含水量)分布变化,进而探讨了影响种植草本坡面土壤水分入渗的主要因素与特征,最后对坡面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模型模拟与评价。结果表明:种植垂穗披碱草阶梯形边坡产流时间相对最晚,直形裸坡阶段产流量最大,其最大阶段累积径流量在降雨试验40~45 min时,为17 730 mL;2种坡形边坡坡面平均稳定入渗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阶梯形种植垂穗披碱草边坡(0.519 mm/min)、直形垂穗披碱草边坡(0.423 mm/min)、直形老芒麦边坡(0.422 mm/min)、直形细茎冰草边坡(0.318 mm/min)、阶梯形裸坡(0.321 mm/min)和直形裸坡(0.192 mm/min),且种植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边坡土体含水量在地表以下0—50 cm增幅相对最高,说明种植草本有助于边坡土体内部水分入渗。在此基础上,采用Horton模型、Kostiakov模型和通用经验模型进行坡面土壤水分入渗模拟,结果表明直形边坡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以Horton模型和通用经验模型的拟合效果相对较为理想;阶梯形边坡则以Horton模型得到的土壤水分入渗拟合效果相对最优;最后,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区内边坡土壤水分入渗特性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有机质与植被覆盖度,且土壤有机质与初始入渗率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为0.986),植被覆盖度与稳定入渗率间则呈极显著相关关系(R2为0.997)。研究结果对于科学有效防治高寒半干旱区水土流失以及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及坡形水土保持能力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Carbon and nitroge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Studying carbon and nitrogen distributions in plant and soil is important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system dynamics and carbon cycle on arid lands. A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 typical arid area, the Yanqi Basin, Northwest China. Carbon and nitrogen distributions in plant tissues and soil profiles were determined at 21 sites with typical native plants and crops.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arbon content was similar between crops and native plants, and the average carbon contents in aboveground (42.4%) and belowground (42.8%) tissues were almost the same. Average nitrogen contents in crops were nearly the same (~0.7%) in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tissues whereas mean nitrogen content was approximately 100% higher in aboveground (2.2%) than in belowground (1.2%) tissues for native species.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nd total nitrogen (TN) in cropland (9.4 and 0.9 g kg^-1)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ative land (6.2 and 0.7 g kg^-1).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carbon content in belowground tissue and nitrogen content in aboveground tissue were key factors connecting plant and soil in native land.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for carbon or nitrogen between soil and crop, which might reflect human disturbance, such as plowing and applications of various organic materials.  相似文献   
84.
民勤绿洲盆地红提葡萄日光温室延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勤绿洲盆地属葡萄栽培凉温区,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渗透性好,地温上升陕,非常适合葡萄设施栽培生产。通过6a栽植,总结了民勤绿洲盆地日光温室葡萄极晚熟品种延后栽培种植技术,为凉温区设施葡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5.
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气候变化响应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将气候变化与干旱趋势相结合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利用衡阳盆地1981—2013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综合分析衡阳盆地的气候变化特征与干旱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衡阳盆地的气候呈暖干趋势发展,年平均气温增加0.034 1℃,其中春季升温贡献最大,春季气温年增加0.054 4℃;年降水量约减少0.808 0 mm,呈缓慢减少趋势,以秋季降水的减幅最大,年减少3.335 1 mm;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DI)法计算出干旱频率年增加0.379 9%,其中秋季干旱频率增加最大,年增加0.910 4%,不同等级干旱类型中,以特旱频率增加率最大,年增加0.231 6%。  相似文献   
86.
以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我国土系调查与‘中国土系志’编制"的研究工作为基础,系统地整理了浙江省金衢盆地(金华盆地和衢州盆地)的土系调查数据及土壤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等图形数据。在ArcGIS和Microsoft Office Access的支持下,建立了金衢盆地土系数据库,实现了区域内土系信息资料的高效有序管理,从而推动研究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7.
措勤盆地自古生界至白垩纪发育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前人研究在该区并未发现良好的储集层,本文着重对该区则弄群、多尼组、郎山组进行研究,发现区域存在低-中渗储集层,具有较好的勘查意义。  相似文献   
88.
尹政 《甘肃农业》2008,(1):66-67
根据近年来在靖远盆地从事水文地质工作所掌握的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地下水按不同的赋存特征归纳为五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具有特定的水文地质特征,即地下水的分布、埋藏、富水性、水质等特征不同。正确的找水方向在于根据不同地下水类型、利用不同的水文物探方法,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89.
认识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延安组砂体展布与隐蔽油藏分布是加快该区油气勘探与开发步伐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以陕北斜坡宁条梁-乔沟湾地区延安组延91油组为例,利用岩芯、露头、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了斜坡带曲流河沉积微相展布与砂体分布规律,应用地质综合评价法,预测与评价了有利目标。结果表明,该区延91油组主要有曲流河河道、河漫滩和决口扇等3种沉积微相,发育多条主河道,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砂体厚度4~20m,呈条带状分布,与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基本一致,在纵向上连续性好,而在横向上连续性相对较差,河道砂体孔隙较发育,渗透率较高;Ⅰ类目标2个,预测含油面积为22.91km2,地质储量为903×104t;Ⅱ类目标5个,预测含油面积为57.47km2,地质储量为2654×104t;Ⅲ类目标7个,预测含油面积为103.28km2,地质储量为3545×104t。砂体这种分布模式对预测隐蔽油藏分布有重要指导意义,下一步勘探重点应在曲流河河道砂体带上寻找隐蔽油藏。  相似文献   
90.
吐鲁番地区有丰富的热量与光照资源,它独特的盆地自然条件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并具有植棉的家业生产潜力。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发挥地区优势出发,棉田面积还可以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