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46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411篇
林业   794篇
农学   1575篇
基础科学   232篇
  411篇
综合类   7222篇
农作物   833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799篇
园艺   2369篇
植物保护   166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609篇
  2012年   912篇
  2011年   927篇
  2010年   902篇
  2009年   973篇
  2008年   1187篇
  2007年   975篇
  2006年   941篇
  2005年   980篇
  2004年   556篇
  2003年   471篇
  2002年   358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6篇
  1956年   9篇
  195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01.
以包心菜子叶和叶片原生质体为材料。经不同液体培养基(Bp1,Bp2,B1)浅层培养,再生细胞高频分裂并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扩增后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诱导植株分化,从这两种原生质体中获得了再生植株。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原生质体及细胞团的褐化程度与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的多少有关。原生质体的分化频率与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种类关系甚大。在植株分化时,谷氨酰胺和腺嘌呤对植株分化有很大促进作用。另外,原生质体的来源及原生质体培养基对原生质体植株分化能力均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苜蓿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苜蓿遗传转化研究中,再生体系构建及基因导入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3.
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无限生长型,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大,主茎第8片叶出现第1穗花,以后每隔2~3叶生1个穗花,每穗花结4~6个果,成熟果实桔黄色、圆形、果肉厚、味甜质沙、品质佳,单果质量300~350g,667m^2产量达10000kg以上。较耐贮运。抗番茄病毒病、番茄早疫病。适于露地和早春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4.
‘丰香’草莓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草莓主栽品种丰香( Fragaria ×ananassa Duch ‘Toyonoka’) 叶片为外植体, 研究了影响组织培养的多个因素, 建立了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 MS + TDZ 1.5 mg·L - 1 + IBA 0.4 mg·L - 1培养基最适于不定芽分化。不同滤光膜(绿膜、红膜、蓝膜、黄膜) 对草莓不定芽的分化具显著效应, 绿膜和红膜对芽的分化有明显促进作用, 不定芽再生率达95%以上, 平均每个外植体再生芽数在25个以上; 而蓝膜和黄膜则不利于芽的分化。不同滤光膜光谱差异主要集中在300~700 nm, 红、绿膜在该波段光强较弱,而黄、蓝膜和荧光灯较强。暗处理4周比1、2、3周更有利于提高叶片的不定芽再生率, 此后转到光下培养, 获得的不定芽再生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05.
‘过山香’香蕉多芽体的诱导及其体细胞胚的发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我国重要香蕉种质‘过山香’ (AAB) 为材料, 研究了香蕉多芽体诱导、多芽体茎尖薄切片即分生组织性的表层结构物( scalp) 愈伤组织诱导和体细胞胚发生的合适条件。结果表明, 该品种单个不定芽茎尖在P4培养基(含BAP 100 μmol·L - 1和IAA 1 μmol·L - 1 ) 中继代5个周期后可诱导获得类似花椰菜结构的多芽体。从30 μmol· m - 2 ·s- 1光强, 光/暗周期(16 h /8 h) 培养的多芽体所获得的scalp在添加2,4-D 5μmol·L - 1和Zeatin 1 μmol·L - 1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黑暗培养, 45 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7.6%。诱导20 d后黄色分生小球体类结节状愈伤组织开始发生, 90~120 d后在分生小球体局部可获得白色或浅黄色松散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7.5% ) 。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体细胞胚在成熟培养基上培养60 d后体胚萌发率和植株转化率分别为14.5%和11.1%。  相似文献   
106.
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花椰菜 (BrassicaoleraceaL .var.botrytisL .)起源于欧洲地中海东部沿岸 ,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 ,1 9世纪中叶传入我国。花椰菜质地洁白娇嫩 ,营养丰富 ,风味鲜美 ,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可以快速地获得纯合系 ,在蔬菜杂交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已成为当前生物技术育种的重要方法〔1~4〕。但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目前仍不成熟 ,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详细报道〔1,5~ 7〕。本试验以 1 2种花椰菜基因型为试材 ,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成功地诱导出了胚状体 ,并获得再生植株。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相似文献   
107.
芸薹属作物小孢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发展 被子植物的花药中,细胞按染色体的倍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倍体细胞,即由花药中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小孢子(未成熟花粉);另一类是二倍体细胞,如药隔、药壁及花丝等组织.1950年Tulecke首次成功地培养了数种裸子植物的成熟花粉粒,发现在特定的培养基上,一些花粉可以不按正常的发育途径发育成成熟花粉,而是形成愈伤组织,1964年印度学者Guha和Ma heshuari首次报道从毛蔓陀罗花药培养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1972年Sharp等用看护培养法培养番茄的离体花粉,获得单倍体无性繁殖系.1973年Nitsch等首先成功应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毛蔓陀罗的小孢子胚与再生株.1982年,德国的Lichter等人成功诱导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小孢子胚及再生植株.自此芸薹属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芸薹属作物中,小孢子培养已在埃塞俄比亚芥、黑芥、大白菜、结球甘蓝、小白菜和芜菁等蔬菜上获得成功.1989年日本学者Sato首次报道成功地诱导出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和再生植株.1992年国内学者曹鸣庆等报道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成功.目前,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已经涉及芸薹属的6个主要栽培种.  相似文献   
108.
张乔 《长江蔬菜》2005,(4):25-26
峄城区种植番茄的历史较长,20世纪80年代种植的品种主要是毛粉802、西粉3号,20世纪90年代以L-402为当家品种,该品种已栽培10多年,种性退化,植株长势参差不齐,产量下降,着色性变差,畸形果增多,植株易染病.在栽培技术上,栽培密度过高,不利于防病,秋冬栽培没有施用有机肥的习惯,易早衰,单株留果少,结果期短,不利于产品连续上市,年后重新育苗,费工费时,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形成断档.针对生产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区生产实际,在番茄栽培上推行了八项技术改革.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氨苄青霉素(Amp)、羧苄青霉素(Carb)、头孢霉素(Cef)和卡那霉素(Km)对梨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梢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Amp对巴梨叶片分化影响较小,当浓度达500mg/L时,其出愈率和不定梢再生率分别为96.48%和56.17%,与对照差异不显著;Cef浓度在50-300mg/L时对巴梨和身不知叶片再生均无显著影响,只有当Cef浓度高于400mg/L时,巴梨的不定梢再生率才受到显著抑制;巴梨和身不知叶片对Carb的反应不相同,低浓度(≤200mg/L)的Carb对巴梨的出愈率和不定梢再生率影响较小,却显著抑制身不知的不定梢再生率,高浓度(≥300mg/L)的Carb不仅极显著抑制巴梨和身不知的出愈率,而且完全抑制了2者的不定梢再生;Km浓度大于10mg/L时,明显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死亡率逐渐增大,当Km浓度达100mg/L时,巴梨和身不知叶片死亡率达100%和96.30%。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盆栽蔬菜发展迅速,这种既能观赏又能食用的蔬菜深受市民喜爱。矮化番茄植株体较小,株形优雅,果色或红或黄,非常美观,且不易发生病虫害,适宜盆裁。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