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9篇
  2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21.
寒露话养生     
知心 《山东农机化》2007,(10):36-36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122.
<正>"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2014年4月5日(农历三月初六)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我国的节日岁时中,"清明"是唯一具有双重意思的日子,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民间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悼念自己的先祖,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23.
那年二月二     
<正>那年二月二,上小学三年级的我旷课了。在此之前,我问生病的父亲"二月二是啥节?"父亲给我讲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风俗故事。接着又告诉我:"二月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从这天起,钻在泥土石缝中过冬的蝎子、蜈蚣、长虫都开始出来活动了。"父亲无意中的话让我心花怒放,我可以上坡捉蝎子了。父亲的老胃病已犯了多日,母亲说家中连  相似文献   
124.
通过了解二十四节气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体验园开发条件进行分析,对园区竞争能力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剖析,并结合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产品及相关体验服务开发,提出体验园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5.
《吉林农业》2014,(17):38
<正>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  相似文献   
126.
《古今农业》2021,(3):82-90
作为最古老的节气之一,夏至兼具“节气”和“节日”的双重身份,其文化表现形式与相关社会实践遍布在信仰与民间禁忌、饮食与食物制作、生活与农事民俗等多个领域。作为活态文化传统,夏至节俗伴随着地域的转换、时代的变迁,构筑起了纷繁绚烂的文化图景,但无论如何变幻,其演化的内在逻辑始终是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生活模式为中心,体现着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对话与融汇,是能够持续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滋养的优秀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7.
基于南京市高淳区1970—2019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距平分析、线性相关分析、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二十四节气气温变化特征和物候性节气(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进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高淳区近50年二十四节气平均气温、初终日气温呈明显的正态、单峰型特点,且趋势一致;大暑和大寒分别是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节气;大寒至小暑气温逐渐上升,大暑至小寒气温逐渐下降;气温距平在20世纪80年代前多为负值,在20世纪90年代后多为正值。惊蛰气温在1993年存在突变点,上升趋势显著变大,小满在1985年存在转暖的突变点。各节气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趋势显著,这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相符合,高淳区的农事活动可适当提前。  相似文献   
128.
特色农业小镇建设不断引起大众专注,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有更大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农业小镇,但目前我国特色农业小镇的建设与其他国家成熟的特色农业小镇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实践调查发现,特色农业小镇发展应以传统农业特色和农耕文化为基础。当前正处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人们对传统农业文化的认识逐渐淡化,如何传承农耕文化,是时代给予我们的责任。将二十四节气概念注入到特色农业小镇发展中,使节气活动与特色农业小镇规划相结合,可以在重塑传统节气文化的同时,实现文化兴镇、生态立镇的乡村振兴目标。本文根据江苏省发布的《省政府关于培育创建江苏特色农业小镇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培育创建江苏特色农业小镇的实施方案》,对当前江苏省在特色农业小镇发展培育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探索适合江苏特色农业小镇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29.
我国历来就有"农业大国"的称号,主要因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所具有源远流长、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其在内容和表现形态上非常丰富,尤其突出表现在我国农业经济生活所产生的民俗特点中. 由季中扬、杨旺生编撰《农业民俗研究》(2016年1月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一书共收录的共二十二篇文章,主要以围绕节气、农具以及乡土景观三个主题来...  相似文献   
130.
起始于20世纪末的“艺术乡建”是当代文创赋能乡村振兴的早期尝试,其方式以景观再造为主,这与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其后,文创与乡村结合的类型逐渐多元,包括空间营造、产业赋能、文旅融合等。二十四节气主题是近年来文创领域的热点,特别是中国农业博物馆搭建的二十四节气文创大赛平台,聚合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众多与乡村文化振兴相结合的创新案例。本研究主要基于大赛平台获奖案例,分析并总结了节气景观、节气媒介、节气叙事三种节气文创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类型,记述了案例运作的情况,研究了其背后的学术基础。由于各项目运营时间较短,仍处于发展初期,本研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