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5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12篇
  23篇
综合类   46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配重法能降低五杆式丹参移栽机构的振动,改善其动力学性能.为获取所添加配重的最优参数,建立五杆式丹参移栽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在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移栽机构的动力学优化模型,运用多目标函数获取机构不同转速下所添加配重的优化参数,通过动力学分析,确定曲柄转速为60 r/min时所对应的配重参数为最优参数组合:曲柄AB添加配重...  相似文献   
32.
丹参,别名红根、血参等,以根及根茎入药。丹参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养血安神之功效。除广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妇科病外,近年来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脉管炎及多种心血管疾病,是世界公认的心脑血管病首选用品,用量很大,市场非常畅销,价格比较稳定,是山区野生区较理想的仿野生种植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33.
以四川丹参作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检测丹参根部干物质以及有效成分积累动态,明确种植密度对丹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185 d前单位面积丹参根部干物质量为密度Ⅲ(18万株/hm2)>密度Ⅱ(15万株/hm2)>密度Ⅰ(12万株/hm2),后期密度Ⅲ下丹参营养和生长空间受限,移栽后215 d时单位面积丹参根部干物质量为密度Ⅱ>密度Ⅲ>密度Ⅰ。种植密度对不同的有效成分影响不同,丹参素、原儿茶醛、隐丹参酮含量与种植密度负相关,丹参酮ⅡA含量与种植密度正相关。研究表明,密度Ⅱ(15万株/hm2)下丹参产量、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蓟县九龙山野生药用植物的标本采集、定名,统计结果表明,常用药用植物资源大药有75科300多种,有很多为常用中药,如丹参、草乌、柴胡、防风等,防风是国家重点三级保护野生药用植物。现将常见的、分布广的药用植物二十余种分述,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5.
36.
37.
铜、锌离子影响丹参金属硫蛋白MT2基因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金属硫蛋白在金属离子的储存、运输和代谢及降低重金属离子的毒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Cu2 、Zn2 对丹参毛状根中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以6,7-V为液体培养基,分别以缺乏正常及原培养基100、500、1 000倍的cu2 、Zn2 处理,采用半定量PCR法检测不同时间点时金属硫蛋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Cu2 、Zn2 诱导金属硫蛋基因的表达量分别在100倍处理量时的9 h和6 d达到峰值Cu2 、Zn2 能显著诱导丹参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表达,该基因可能在丹参对铜、锌元素的吸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丹参愈伤组织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unge)无菌苗的茎、叶为外植体,接种于附加2,4-D、NAA、6-BA及其组合的MS固体培养基上。结果表明:单独使用三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能产生愈伤组织;配合使用外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能获得出愈率高、生长快、质量好的愈伤组织;最佳组合的诱导培养基为MS 2,4-D2.0mg/L 6-BA1.0mg/L;2,4-D对丹参愈伤组织的诱导有促进作用;但当2,4-D的浓度在4mg/L以上时,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以组织培养2~13周的丹参幼苗为材料,构建丹参cDNA文库并进行大规模EST序列分析,所得序列经NCBI的BLAST工具分析,克隆号为rsmsxl_014903.y1.scf序列与晚期胚胎丰富(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基因家族Ⅱ中的成员有较高的同源性。该序列全长864bp,包含1个长726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41个氨基酸,并含有ⅡLEA蛋白的特征序列,与NCBI注册的脱水素家族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表明本基因可能是一种新的脱水素基因,命名为DHN2,并在GenBank上进行了注册,序列号为:AY737725。  相似文献   
40.
不同氮磷施用量对丹参产量及有效成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氮、磷二因素五水平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于2002年在陕西天士力商洛药用植物有限公司丹参基地进行了施肥对丹参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肥对丹参生长、产量和品质有明显影响,同时建立了氮、磷肥对丹参产量肥效反应数学模式,确定丹参的氮、磷肥最佳用量。提出丹参目标产量4500~5000kg/hm2之间的氮、磷用量是氮127.5~196.7kg/hm2;P2O5用量是66.55~153.68kg/hm2。明确了氮、磷肥与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单纯施用氮肥,会造成丹参素和丹参酮的降低,氮、磷肥合理配合施用,可使丹参高产,同时提高丹参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