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7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2篇
  15篇
综合类   14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水稻田杂草防除技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田杂草防除,要在农业措施综合治理的基础上,针对当地稻田杂草优势种群,选择高效除草剂,适时进行防除。一、肥床旱育秧田以防除稗草、马唐、小藜等为主,可亩用60%新马歇特乳油(丁草胺)80~120毫升、或  相似文献   
72.
为了获得能同时分解丁草胺和苄嘧磺隆的菌株,从连续施用丁·苄3年以上的水稻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5株能以丁草胺和苄嘧磺隆为唯一碳源的菌株,进一步复筛获得了两株菌Dx9、Dx12.通过ITS序列分析确定Dx9与青霉属的Penicillium expansum Y2-08( GU134896),Dx12与曲霉属的Aspergi...  相似文献   
73.
60%丁草胺·噁草酮乳油防除水稻 旱直播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 年采用大田药效试验的方法,研究60%丁草胺窑噁草酮乳油防除水稻旱直播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最 佳使用剂量及安全性。该药剂在水稻旱直播田播后苗前土壤喷雾处理,推荐使用药量为720耀900 g a.i./hm2,可有效地 防除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及碎米莎草、水虱草等莎草科杂草。在推荐使用剂量内对水稻安全,高浓度处理会产 生部分药害,后期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74.
丁草胺对不同生长期稗草毒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草胺对稗草有特效,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的稗草对丁草胺的敏感性相差颇大,在稗草二叶期以前,丁草胺对正在发芽出土的稗草毒力最高,而对二叶期的稗草毒力最低,二者毒力之差为48倍左右。因此,稗草发芽出土期是最佳施药期。  相似文献   
75.
我国稻田稗草对丁草胺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1990年开始,针对我国三大类型水稻区稗草的化学防除历史,采用四种系统的方法,测定了稗草对丁草胺的抗药性水平.结果显示:丁草胺使用年限在5年以下地区的稗草,未测得其有明显的抗药性,但使用年限在8~12年的,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抗药性.抗性水平由北向南有逐渐明显增高的趋势,双季稻区高于单季稻区,单双季稻区处于两者之间.毒力抗性比值在1.9~2.9;α-淀粉酶活性比为2.3~4.1;等浓度效果降低2/3;生长量敏感性比为2.5~4.0  相似文献   
76.
腐殖质对丁草胺在水中的光解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太阳光,氙灯,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胡敏酸,Fu啡酸对水中丁草胺光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压汞灯和氙灯光辐射下,HA和FA均使丁草胺的光解速度减缓,而在自然光下HA,FA却使丁草胺光解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77.
丁草胺是我县水稻出常用的一种除草剂,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每年在我县水稻田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丁草胺药害现象.为了很好地诊断和预防丁草胺药害,近年来,我们对水稻田丁草胺药害症状进行了观察,并对发生药害的原因及缓解药害的办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8.
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对钝顶螺旋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验室摇瓶实验法研究了除草剂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对钝顶螺旋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丁草胺浓度与藻生长(以OD560计)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64mg·L-1丁草胺严重抑制藻生长,比生长速率为0.111d-1,仅为对照的24%.在7d实验时间内EC50值随染毒时间延长呈指数下降,96 h的EC50值为45.4 mg·...  相似文献   
79.
80.
降解菌HD接种和非接种根围土壤中丁草胺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定了小麦、棉花、水稻和玉米根围土壤和非根围土壤中丁草胺的降解特征和降解菌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种植作物丰富了土壤微生物,根围土壤丰富的微生物对丁草胺的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根围土壤中丁草胺的降解是非根围土壤的1.63~2.34倍,相应的半衰期缩短为非根围土壤的 42.2%~72.8%。根围土壤接种处理后这种促进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其降解速率是非根围土壤的1.68~2.83倍,半衰期为非根围土壤的34.4%~59.4%。试验结果表明,作物根围是丁草胺残留快速降解的微环境,作物根围接种处理可以强化丁草胺残留的微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