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7篇
  26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292.
为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黄芪多糖工艺,研究了超声功率、温度、液固比、提取时间对黄芪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80 W,温度55 ℃,液固比50 mL·g-1,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黄芪多糖得率为5.40%。进一步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 8.0.6 Trial分析因素间交互作用对黄芪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功率与温度和提取时间交互作用不显著;温度与液固比和提取时间交互作用显著。试验模型适合度显著(F=31.99),试验操作可靠(CV=2.53%),黄芪多糖得率的实测值与预测值间拟合度较好(R2=0.938 8)。该方法工艺简单、节能环保、易于控制,可推广应用于黄芪多糖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93.
294.
为筛选扁蓿豆中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具有生物活性的挥发物,采用动态循环吸附法收集健康、机械损伤和虫害3种状态下扁蓿豆地上部分的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挥发物鉴定及相对含量分析,并选用含量较高的9种挥发物组分对草地螟进行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测定。结果表明:在健康、机械损伤和虫害3种状态下,扁蓿豆释放的挥发物分别有41、43和38种,不同状态间其化合物种类及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扁蓿豆挥发物主要包括醇类、酮类、醛类、酸类、酯类、萜类、烷烃类、炔烃类和芳香烃类,其中醇类和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酯类和芳香烃类的种类最多。草地螟对扁蓿豆9种挥发物有一定的EAG反应,反应强度表现为3-辛醇>4-乙基苯甲醛>3-辛酮>叶醇>芳樟醇>对异丙基苯甲醇>乙酸叶醇酯>对二乙酰基苯>3,4-二甲基苯乙酮,其中3-辛醇、4-乙基苯甲醛、3-辛酮和叶醇4种叶片挥发物可引起草地螟触角强烈的电生理反应,推测这些物质是对草地螟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