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2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林业   111篇
农学   311篇
基础科学   162篇
  351篇
综合类   2104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907篇
园艺   106篇
植物保护   32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种子萌发试验,测定了10℃低温对实葶葱种子发芽的影响及浓度为0%、10%、15%、20%、25%、30%的PEG处理对实葶葱种子低温吸胀1、2、3、5、7 d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10℃低温吸胀持续时间超过临界时间(1 d)时就会抑制实葶葱种子的萌发.10℃低温吸胀通过PEG的渗透调节,可显著改善实葶葱种子的萌发,其中以处理浓度15%时效果最好,并随着低温吸胀时间的延长PEG的作用越明显.各浓度PEG处理10℃低温吸胀的实葶葱种子1d时种子萌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2.
新茄6号是由从新疆长茄中单株套袋自交选育出的自交系4号长茄和从前苏联长茄品种中单株套袋自交选育出的自交系26号长 茄配组,然后在后代分离群体中通过系统选择育成的长茄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第1花生长在第5~6片叶腋,果实细长,浅紫红色, 光泽度好,平均单果质量140 g,抗黄萎病能力优于新疆长茄,一般每667 m2产量4 500~5 500 kg,适于新疆早春大棚和露地覆膜早 熟栽培。  相似文献   
73.
核果类果树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是基因组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是基因定位与克隆乃至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近20a来,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分子标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饱和核果类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利用奠定了基础。目前国内外已经公布十几张核果类的遗传连锁图谱,但这些图谱均有不同的缺陷。因此,我们就核果类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进展、性状的QTL定位及比较图谱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核果类遗传连锁图谱研究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4.
Treatment of harvested strawberries (Fragaria vesca L. Mara des Boi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O2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limiting fungal decay and avoiding disorders caused by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NADP-ME gene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in lowering malic acid contents and in the provision of NADPH required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reduced form of glutathione (GSH). We also measured glutathione reductase (GR: EC 1.6.4.2) activity in strawberrie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high CO2 concentrations (0, 20 and 40% for 3 days) during storage at 0 °C. A decrease in malic acid content in fruit exposed to 20% CO2 was primarily mediated by the stimulation of NADP-ME activity, rather than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cytosolic NADP-ME genes. Moreover, malic acid decarboxyl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a marked increase in GR activity, which may account for the increased levels of glutathione in fruit following exposure to 20% CO2. This chain of events was not observed in untreated fruit stored in air or in fruit treated with 40% CO2, suggesting that the unique cellular redox status of 20% CO2-treated fru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oxification and protection from damage during storage.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we propose that NADP-ME activation in fruit exposed to 20% CO2 provides NADPH for glutathione regeneration by GR, thereby conferring protection against the cellular damage caused by low temperatures or excessive high CO2 levels.  相似文献   
75.
对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hm2典型鳞毛蕨天山云杉林临时标准地内,倒木对更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中所有倒木的平均倾倒方向为西北方向,具有更新个体存在的倒木平均倾倒方向为东北方向;②倒木的倾倒方向对倒木的更新没有显著影响(F3,51=0.645,P=0.589),而倒木的腐朽等级对倒木的更新存在显著影响(F2,51=3.215,P=0.048);③不同腐朽等级倒木上幼苗、幼树的出现概率不同,能为幼苗、幼树生长提供生境的倒木只有腐朽等级高的Ⅲ,Ⅳ,Ⅴ级倒木,且倒木腐朽等级越高,对幼苗、幼树的生长越有利.  相似文献   
76.
娄亚桦  王玲秀  邵帅 《草地学报》2022,30(5):1290-1295
短命植物东方旱麦草(Eremopyrum orientale)广泛分布于新疆北部,适时萌发,有助于缓解春季饲草短缺。为探究氮沉降和收获期对秋萌东方旱麦草生长与饲用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人工模拟方式,设置0 kg·ha-1·a-1,30 kg·ha-1·a-1,60 kg·ha-1·a-13个氮添加处理和2个收获时期(拔节孕穗期和开花期),分析不同处理下秋萌东方旱麦草生长指标和饲用品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在30 kg·ha-1·a-1,60 kg·ha-1·a-1氮添加条件下,秋萌东方旱麦草的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茎粗、平均地上鲜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高于0 kg·ha-1·a-1;同时,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与第一收获期相比,第二收获期东方旱麦草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中、酸性洗涤纤维与粗脂肪含量升高,平均地上生物量无差异。综合考虑东方旱麦草秋萌株的生长与饲用品质,在第一收获期(拔节孕穗期)和60 kg·ha-1·a-1氮添加下可获得最优饲草,但30 kg·ha-1·a-1较低水平氮沉降也能显著提升其生产力与饲用品质。  相似文献   
77.
[目的]以实验室前期从驼乳中分离得到的乳明串珠菌、副干酪乳杆菌为对象,并通过体外实验对发酵驼乳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方法]以α-淀粉酶抑制率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驼乳的参数条件。测定在不同储藏时间下试验组乳明串珠菌、副干酪乳杆菌发酵驼乳、对照组乳明串珠菌、副干酪乳杆菌发酵牛乳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驼乳pH值、酸度、活菌数、α-淀粉酶抑制率、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变化。[结果]驼乳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明串珠菌∶副干酪乳杆菌比例2∶3、接种量2%、发酵温度39 ℃,发酵时间24 h,此条件下测得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7.20%和20.85%,与未优化前相比,α-淀粉酶的抑制率提高14.10%,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提高4.4%。在4 ℃储藏期间发酵驼乳α-淀粉酶抑制率在第6d时最高为90.39%,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最高为36.32%,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70%以上,最高为94.91%,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达到78.10%,整个测定过程中试验组的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经乳酸菌发酵驼乳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提高,在储藏期间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8.
为了解生驼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本文从骆驼养殖户中采集了90 份生驼乳,对其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菌、培养和分离,并利用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进行鉴定,同时对分离出的阳性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生化鉴定结果表明,90 份生驼乳样本中分离出8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8.9%。耐药性分析表明,8 株阳性菌株对青霉素耐药率达75%;对氧氟沙星敏感率最高,可达100%;对头孢哌酮钠、环丙沙星敏感性较高,敏感率可达87.5%;对链霉素、卡那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和头孢西丁,四环素、氯霉素、头孢噻肟、林可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较敏感,敏感率在37.5%~75.0%之间。本研究为对生驼乳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确定导致新疆地区2个规模化驴场出现流产的疑似病原沙门菌,并探究其致病能力和耐药性情况。[方法] 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对分离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分离菌的鞭毛基因FliC进行了PCR扩增及序列分析,通过致病性测定、荷菌量检测及病理组织学观察,鉴定和分析了分离菌的致病性,并通过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确定分离到的2株细菌均为马流产沙门菌,分别命名为G1-1和XD1-2。对这2个分离株的鞭毛基因FliC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菌FliC氨基酸序列之间的相似性为99.0%,2株分离菌FliC氨基酸序列与爱尔兰马源马流产沙门菌分离株Ireland-HE801373、Ireland-HE801378株相似性均最高,且均为99.3%;分离株G1-1与爱尔兰马源马流产沙门菌分离株Ireland-HE801373和Ireland-HE801378及国内马源马流产沙门菌分离株China-KJ486797.1和China-KJ486769.1亲缘关系较近,分离株XD1-2则与美国肠炎沙门菌分离株USA-EBQ1214032.1亲缘关系较近,相似性分析与进化树结果一致。小鼠致病性试验显示,2株分离菌对小鼠的毒性均较强且致病性存在差异,XD1-2对小鼠的致病性强于G1-1。分离菌G1-1对9种抗菌药物耐药,对11种抗菌药物敏感。分离菌XD1-2对11种抗菌药物耐药,对5种抗菌药物敏感。[结论] 本试验成功分离到2株驴源沙门菌,不同养殖场来源的驴源沙门菌的致病能力和耐药性有一定差异,对鞭毛基因FliC的进化分析也显示出差异,本研究结果为驴源沙门菌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金银花、连翘及金银花-连翘药对(金银花-连翘1∶1)对北疆地区携带fneB毒力基因的马链球菌马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ubsp. equi, SEE)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影响。【方法】 首先对1 g/mL的金银花、连翘及金银花-连翘药对(金银花-连翘1∶1)水提物进行中药配比浓度梯度试验, 然后与携带fneB毒力基因的L1菌株、lytA+fneB+ply毒力基因的D1菌株和qnrA+blaTEM+fneB基因的Y1菌株3种SEE菌株共培养, 检测中药对SEE菌株耐药基因blaTEMqnrA及毒力基因plyfneB的影响; 将192只SPF级昆明小鼠均分为16组: 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金银花组、连翘组、金银花-连翘1∶1组、阴性对照组(Y1、L1和D1菌株组)及3种菌株分别与金银花、连翘和金银花-连翘1∶1共培养组, 各组药物或菌液经腹腔注射0.5 mL进行小鼠体内抑菌试验, 检测药物对小鼠的致病性和fneB毒力基因的影响。【结果】 中药最适配比浓度为中药水提物∶THB培养基∶待测菌液(D600 nm值均为0.6)为1 000 μL∶500 μL∶20 μL; 与中药水提取物共培养的3株SEE菌株均未检出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 且菌株形态结构均未发生改变。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 阴性对照组的小鼠成活率分别为16.7%、8.3%和0;而L1+连翘、L1+金银花共培养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83.3%、75.0%, 金银花-连翘1∶1药对与3株SEE菌株共培养组小鼠成活率分别为41.7%、16.7%、50.0%;小鼠病理解剖结果显示, 除接种SEE菌株的小鼠肝脏肿大淤血、边缘钝圆外, 其余各组肝脏均正常。小鼠体内fneB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 Y1+金银花、Y1+连翘、Y1+金银花-连翘1∶1、L1+金银花、L1+金银花-连翘1∶1、D1+金银花、D1+连翘、D1+金银花-连翘组均携带fneB毒力基因, L1+连翘组未检出fneB毒力基因, 表明小鼠体内SEE菌株有重新获得fneB毒力基因的能力, 出现菌种反毒复壮, 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金银花、连翘及金银花-连翘药对能够减弱SEE菌株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 从而对马腺疫疾病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为减抗、替抗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