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2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675篇
林业   295篇
农学   688篇
基础科学   102篇
  905篇
综合类   2332篇
农作物   383篇
水产渔业   170篇
畜牧兽医   1252篇
园艺   268篇
植物保护   27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711篇
  2011年   741篇
  2010年   481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莱茵鹅的优良基因,对北方种鹅场和双鸭山种鹅场的莱茵鹅血清进行了15项生化指标的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北方种鹅场和双鸭山种鹅场莱茵鹅血清三酰甘油、肌酐、直接胆红素、氯、镁、尿素氮、白蛋白和钙等血清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血清总蛋白和总胆红素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而葡萄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无机磷和尿酸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还初步建立了莱茵鹅15项血清生化指标的参考值及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02.
梨胶锈菌的重寄生菌研究——Ⅱ重寄生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云 《植物病理学报》1994,24(4):329-335
 梨胶锈菌(Cymnosporangium asiaticum Miyabe ex Yamada)的重寄生菌(Tuberculina vinosa Sacc.)在PDA、综合马铃薯和梨叶汁培养基上能生长、产孢,以PDA最好,Czapek和硝酸铵蔗糖上生长差且不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适温20~30℃,适宜pH6~9,荧光可促进产孢而黑光有抑制作用。对碳源的利用,菌丝生长和干重以甘露醇、葡萄糖等6种碳源为好,甘露醇最佳,淀粉最差;葡萄糖、蔗糖、果糖和甘露醇中均能产孢,以葡萄糖最好。对氮源的利用,菌丝生长及干重以硝酸钾、甘氨酸和蛋白胨为好;产孢以天冬酰胺、蛋白胨和硝酸钾为好,甘氨酸和谷氨酸不产孢。孢子萌发适温15~30℃,相对湿度65~100%均能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低于50%不萌发;最适pH4~6,低于pH3和高于pH8不萌发;光照有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03.
李庆  蔡如希 《植物保护》1996,22(3):16-17
斯氏刺瘿螨是四川省苹果上新发现的一种危害苹果叶片的害螨,以雌成螨在苹果芽的芽腋两侧越冬,翌年苹果芽萌动时开始出蛰。全年以5月中旬至6月中旬发生数量最多。气候温暖、低湿、少雨发生重,相反则轻。在调查的8个品种中,叶片多茸毛的品种受害重。天敌主要为捕食螨  相似文献   
104.
立枯丝核菌侵染玉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获自水稻及玉米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hn) AG-11A接种玉米发生典型纹枯症状,其致病力显著强于AG-4。玉米拔节期,上位叶鞘抗性较强,抽雄及抽丝期抗性减弱,下位叶鞘无论在拔节期或抽雄、抽丝期,均较上位叶鞘感病。接种玉米后8小时,形成侵染垫及附着胞,从这些结构上形成侵入钉侵入,AG-4侵染上位叶鞘时,常以菌丝直接穿透表皮或从气孔侵入。在去掉菌体的叶鞘表面,发现有周边光滑或稍破损的侵入孔。接种后12小时,在叶鞘细胞中发现菌丝,它们在穿过细胞壁进入邻近细胞时,明显变细。接种后16小时,新生出的菌丝从气孔成丛出现。  相似文献   
105.
Plant root hairs are important structures on the root surface for absorption of water, inorganic and organic nutrients. The root hairs which are regulated by both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lso play important roles when plants are dealing with environmental stress conditions. In this review, we analyzed how stress such as P deficiency, genetic factors and the core regulatory network composed of ABA,ETH, ABA work together during the regulation of rice root hair development. At last, we come up with issues which remains unclear but are critical and could be potential research focus.  相似文献   
106.
免疫应激对仔猪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氨基酸部分扣除法研究了人工诱导免疫应激条件下仔猪可消化赖氨酸(DLys)、蛋氨酸(DMet)、色氨酸(DTrp),苏氨酸(DThr)之间的平衡比例。结果表明:仔猪处于正常和免疫应激条件下的理想氨基酸模式存在差异,应激条件下,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的这4种氨基酸的平衡比例为DLys100、DMet27、DTrp29、DThr59;正常条件下为DLys100、DMet30、DTrp21、DThr61。  相似文献   
107.
猪源致病性沙门氏菌耐药基因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采用平板稀释法,选用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和氯霉素类4大类抗生素的11种药物,对30株猪源致病性沙门氏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有28株菌(93.3%)至少对一种药物有耐药性;对四环素、强力霉素、磺胺甲基异口恶唑、复方新诺明、链霉素、卡那霉索和氯霉素有耐药性的菌株较普遍,在所有菌株中占比例分别为83.3%、80%、80%、76.7%、60%、56.7%和56.7%。设计了25对引物,对耐药基因进行了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扩增到13种耐药基因,与GenBank中的相应基因有很高的同源性(≥98.1%)。30株猪源致病性沙门氏菌中至少含有一种耐药基因的菌株有28株(93.3%),sul1、aph(3′)-Ⅱa、tetC、Catl、tetA和aadAl耐药基因较为普遍,检出率分别为76.7%、60%、60%、43.3%、40%和36.7%。药敏试验结果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有很高的一致性(≥88%)。  相似文献   
108.
采用电脉冲刺激穴位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电脉冲刺激肾旁穴对丘脑内雌激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影响。结果发现雌激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丘脑内广泛分布,可见电针组丘脑室旁核、丘脑腹外侧核、丘脑腹内侧核、丘脑腹主核、丘脑中央中核、丘脑网状核、丘脑室周核等核区有大量阳性产物,且多分布于神经元的胞浆、胞核和突起中、有少部分分布于胞膜上,染色较深,突起明显,细胞形态多样,轮廓清晰;而对照组相应神经核团中阳性细胞数量较少且淡染,突起也不明显,形态单一或轮廓不清。两组阳性产物的染色强度和细胞数目均差异显著。以上结果表明电脉冲刺激肾旁穴可使家兔上述核团内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09.
滇南小耳猪与巴马小型猪SLA-DQA基因多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滇南小耳猪和巴马小型猪的SLA-DQA基因的部分内含子1、完整的外显子2和部分内含子2共341bp片段进行了PCR-RFLP酶切分型,结果表明:2品种经EcoR Ⅰ酶切后BB基因型频率(0.468 8)高于AB型(0.375 0),AA型最低(0.156 3),B为优势基因(0.656 3),A为劣势基因(0.343 7).经AluⅠ酶切后,滇南小耳猪MM基因型频率(0.500 0)高于MN型(0.321 4)和NN型(0.178 6);而巴马猪则以MN基因型频率(0.485 3)高于MM型(0.338 2)和NN型(0.176 5);2个品种中M等位基因(0.604 2)频率高于N等位基因(0.395 8).经分析表明,2猪种在两酶切位点上各分型已达Hardy-Weinberg平衡.巴马小型猪和滇南小耳猪中分别存在9种和7种PCR-RFLP组合基因型,其中BBMN为优势组合基因型,AAMN为劣势组合基因型;AAMM组合基因型在2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遗传多态参数分析表明:SLA-DQA基因外显子2的两酶切位点在2猪种间均表现为中度多态,AluⅠ的基因多样性略高于EcoRⅠ,巴马小型猪杂合性略高于滇南小耳猪,2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000 4.  相似文献   
110.
从临床病料中分离鉴定出1株无血凝性的致病性兔出血症病毒(RHDV),命名为Yaan-1。HA试验测得该毒株原代及经兔体传3代后的肝毒在25℃、37℃和4℃时均无血凝性;但在琼脂扩散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中均可见分离株与常规RHDV高免血清形成清晰的沉淀线;电镜观察可见30nm左右的病毒粒子。采用RT-PCR方法将Yaan-1株的衣壳蛋白VP60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序列分析表明VP60基因序列全长1740bp,编码579个氨基酸,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注册号为DQ069280),并与世界各国的常规RHDV分离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核苷酸同源性为90.0%~98.0%,氨基酸同源性为94.1%~99.0%,氨基酸变异多发生在衣壳蛋白C、E区;同时对Yaan-1株的分子量、等电点、疏水性、跨膜区等分子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无血凝性RHDV中国分离株,丰富了地方毒株资源,为明确我国地方株的分子流行病学,以及对VP60蛋白分子特征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