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56篇
  176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SO2污染对植被产生的影响,文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论述了SO2污染对植被的多尺度影响。微观方面主要表现在改变了植被内部正常的生理机能。例如气孔张开和关闭速度的变化,酶的活性被破坏,细胞质膜透性随SO2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发生相应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宏观方面表现在干扰了植被正常的生长发育,使植物矮化、叶面积变小、授粉率下降及产量下降等现象发生,从而使植物生物量下降;由于不同植物对SO2污染的敏感性不同,使植被群落的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2.
Most of previous programming methods for air-quality management merely considered single pollutant from point sources. However, air pollution control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pollutants from various sources. Meanwhile, uncertain information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cannot be neglected in the real-world cases. Thus, an inexact multi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model with joint chance constraints based on the air quality index (air-quality management model with joint chance constraints (AQM-JCC)) is developed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pollutants deriving from point and mobile sources and applied to a regional air-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model, integrated air quality associated with the joint probability existing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is evaluated; uncertainties expressed as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and interval values are addressed; risks of violating the overall air-quality target under joint chance constraints are examined; and dynamics of system uncertainties and decision processes under a complete set of scenarios within a multistage context are reflec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seful solutions for air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sequential stochastic decision environments have been generated, which can help decision makers to identify cost-effective control strategies for overall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under uncertainties.  相似文献   
83.
为了研究HD型石油化工流程泵首级双吸式叶轮、双蜗壳流道内部固液两相流动规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和k-ε紊流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进行压力速度耦合,对双吸式叶轮、双蜗壳内的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同时分析不同初始固相体积分数以及不同颗粒直径条件下,叶轮及双蜗壳内的固相体积分数分布的变化规律,得到与单吸式叶轮、单蜗壳不同的流动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双吸式叶轮内,随着初始固相体积分数的增大,固相体积分数分布变化很大且变化规律明显,靠近吸力面侧固相体积分数较大,靠近压力面侧则较低;固体颗粒在双吸式叶轮中有向叶片吸力面侧运动的趋势,且随着粒径的增大颗粒会向叶片吸力面运动,但固相体积分数分布变化不大;在双蜗壳流道内,固相体积分数分布不均匀,在第一断面至第八断面固相体积分数相对较大,在扩散段外侧体积分数较大,内侧体积分数较小,固体颗粒有向外侧壁面运动趋势,固相体积分数显著较大.  相似文献   
84.
为了降低风力机大型化带来的叶片长度与重量增加导致的疲劳载荷,改善叶片气动性能,以尾缘摆角为控制变量,借助Fluent中的UDF接口,采用C语言编制控制程序,实现了翼型柔性变形;分析了原始翼型与尾缘柔性变形后翼型的静态升力特性和静态阻力特性;对比了攻角变化与摆角变化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了摆动周期内的柔性翼型表面静压分布及其动态升阻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原始翼型相比,适当的尾缘变形可增大升力系数,减小阻力系数,从而更加高效地实现流场主动控制;翼型尾部柔性变化使得翼型压力面和吸力面功能交替变化,可实现对整个翼型升阻特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85.
为了揭示叶顶间隙对多相混输泵内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在进口含气率为 10%时,利用ANSYS CFX软件对不同叶顶间隙下泵内气液两相流态进行模拟,同时分析和总结了叶顶间隙对流道内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叶顶间隙增加时,叶轮叶片进口附近低压区占比明显减少,并且叶轮进出口的压差也在逐渐减小.另外,在靠近叶片顶端时,压力等...  相似文献   
86.
箱涵式进水流道的立式轴流泵装置水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研究有涡时箱涵式进水流道的立式轴流泵装置水动力性能,该文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和高速摄影技术对箱涵式进水流道的立式轴流泵装置进水流道内部附底涡流动特征及其对泵装置水动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CFD数值模拟技术,成功捕捉到各工况时箱涵式进水流道内部附底涡轨迹,与高速摄影捕捉到附底涡的运动轨迹较为一致,且均发生于喇叭管口下方,附底涡对泵装置的安全运行稳定性有直接影响。有、无消涡锥的箱涵式进水流道出口断面的轴向速度分布均匀度与速度加权平均角的差异性较小,但其水力损失值下降较大;叶轮所受轴向力相对比值m1在0~7.0%范围内波动,轴向力随流量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附底涡对叶轮所受径向力的影响较大,径向力相对比值m2在5.0%~110.0%范围内波动,涡带对叶轮受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实际工程中应避免箱涵式进水流道内部涡带的出现。  相似文献   
87.
SiO_2纳米流体在太阳能集热管中的传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SiO2-水纳米流体在太阳能集热管中的传热特性,该文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高压微射流制备了稳定的SiO2纳米流体,并利用粒度分析表征了其悬浮稳定性,同时试验测试了质量分数为1%~5%的SiO2-水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和透射率。针对纳米流体集热管换热特性,模拟计算了蒸馏水和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流体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同时,对以SiO2纳米流体和蒸馏水为工质的集热管进行了闷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流体具有比蒸馏水高的换热特性且随着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在此基础上,该文分析了放置时间对纳米流体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置时间越长,纳米流体团聚越明显,导致其光热特性降低。该研究为纳米流体在太阳能光热及光伏冷却应用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康灿  杨敏官  张峰  高波 《排灌机械》2011,29(2):160-164
在13,15,17 MPa压力下,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对自由圆柱水射流的轴向速度、轴向脉动速度和液滴粒径进行测量,对通过射流场中不同位置测量体的单个液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得单个液滴的轴向速度和对应的液滴数的相关特征,进而分析射流束中的能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压力条件下,不同轴向截面上的轴向速度分布呈现一定的相似性,截面边缘处的轴向速度梯度较大;截面边缘处的轴向脉动速度较大,且随射流压力增加,轴向脉动速度增大.对位于中间点的测量体,具有较高速度的液滴占据绝大多数;对边缘处的测量体,液滴速度谱较宽.在不同轴向截面上,随射流压力的变化,对应位置的统计关系变化规律不同.在设定的第1采样时段内,在各中心点处测量体内采集到的有效液滴数相差不大.但穿越边缘点测量体的有效液滴数随射流压力和截面位置的变化极不规则.  相似文献   
89.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甘草饮片中甘草酸的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Box-B 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了甘草饮片中甘草酸超声提取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以甘草酸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考察了浸泡时间、超声时间和液固比对甘草酸超声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酸超声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151.3 m in,超声时间48.8 m in,液固比10.2 mL/g;在此工艺条件下,甘草酸提取率为21.06%。  相似文献   
90.
溶液的水合物浓缩技术是水合物分离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水合物法浓缩过程类似于冷冻浓缩过程,但比冷冻浓缩更加经济。目前国内外对水合物法浓缩溶液的尝试性研究多集中于浓缩果汁,而很少对于浓缩酶溶液的研究。文章介绍了一套水合物法浓缩酶溶液的实验系统,包括供气、温控、反应、动力和数据采集五个系统,并做了初步的实验研究以验证这套系统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水合物在-3℃时大量生成,说明该套实验系统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