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9篇
  105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5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为研究高原环境对藜麦营养成分的影响,将来自青海西部地区柴达木盆地乌兰县、德令哈市(3000 m,高海拔干旱地区)和青海东部地区大通县(2300 m,高海拔半干旱地区)的8个藜麦品种(系)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运用AMMI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粗纤维、蛋白质、β-葡聚糖、碳水化合物和α-维生素E等含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总糖含量受品种和环境双重影响,交互作用对粗纤维含量有显著影响;(2)参试藜麦品种(系)各营养成分稳定性存在差异。在高原藜麦栽培时,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优势,在重视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的同时,因地制宜地选取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562.
为更好地提出保护和开发青海地方蔬菜种质资源乐都长辣椒策略,通过在同样栽培条件下比较分析来自青海不同产区的4个乐都长辣椒品系(LD1、LD2、LD3、LD4)的农艺性状,解析该资源当前的种质分化情况并就此探讨下一步对其保护和利用的对策。结果表明:(1)纯种乐都长辣椒LD1相对于其他3个品系具有良好的综合农艺性状,LD1的农艺性状综合评价最高为0.55,LD2次之为0.54,LD3最低为0.34。(2)供试的乐都长辣椒4个品系间已存在显著的农艺性状变异,种质分化明显,急需提纯复壮和创新改良。它们的单株产量和单果重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9.61%和19.70%,果肉厚度次之为16.56%,果实纵径变异系数最小为3.08%。(3)乐都长辣椒的产量与单株果数、果肉厚度和单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辣椒单果重与果肉厚度、商品果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优先考虑在增加单株果数、果实横径及果肉厚度等方面着力,以提纯复壮和创新改良乐都长辣椒种质。  相似文献   
563.
为明晰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机制,本研究基于2004—2009连续6年青海海北高寒湿地生态系统通量数据计算出总初级生产力和蒸散量变化,进而计算出高寒湿地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结果表明:年际尺度上,湿地生态系统呼吸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生态系统CO2净交换量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季节尺度上,连续6年间非生长季生态系统碳排放总量大于生长季碳吸收总量;针对生态系统呼吸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出生长季值大于非生长季值;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揭示相对湿度极显著影响高寒草甸湿地生态系统CO2净交换量、生态系统呼吸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水分利用效率和生态系统CO2净交换量分别受净辐射和降水量的极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高寒生态系统碳水耦合及对气象因子变化适应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4.
草地沙化是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显著问题之一,为研究不同恢复措施对高寒沙化草地植被与土壤的影响,以沙化草地(DG)、人工草本恢复草地(AG)、人工灌丛恢复草地(AS)以及天然草地(NG)为研究对象,基于植被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变化及两者的相互关系,评价了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措施对高寒沙化草地22年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1) AG和AS分别使DG的地上生物量增加至109.21,1 293.21 g/m2,但2种恢复措施的草本地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NG,而AG的植被群落物种丰富度比AS显著低31.48%(p<0.05)。(2)与DG的0—10 cm表层土壤相比,AG的土壤孔隙度、含水量、总碳和总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7.94%,67.95%,22.09%和257.14%,AS的这些指标也分别显著提高6.41%,43.00%,17.18%和242.86%;但2种恢复措施的土壤碳氮养分含量均显著低于NG (p<0.05)。(3) AS和AG的土壤有机碳矿化总累积量分别比DG显著提高133.39%和116.96%,但均显著低于NG,2种恢复措施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人工植被恢复措施显著促进沙化草地植被以及土壤恢复,但灌丛恢复更有利于提高植被物种丰富度,而草本恢复更有利于增加沙化草地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565.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基流特点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青海湖高寒湿地进行群落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在群落梯度上高寒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并探讨了在同一区域内环境的整体性对高寒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影响。运用SPSS软件进行曲线拟合,研究了青海湖内陆高寒湿地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在群落尺度上还是在区域尺度上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的负相关。(2)在研究区内区域因素对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较弱,但如果保持区域环境的整体性则可以有效地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相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