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1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400篇
林业   177篇
农学   100篇
基础科学   128篇
  2221篇
综合类   610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2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20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基于修正的Gash模型模拟缙云山毛竹林降雨截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修正的Gash模型对缙云山毛竹林林冠截留模拟的适用性,基于2009年4—7月的气象和林分特征资料以及实测的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等资料,分析缙云山毛竹林林外降雨、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特征,并应用修正的Gash模型对林冠截留量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周降雨累计截留量和单次降雨截留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分析模型参数对截留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29次降雨,总降雨量为531.1mm,平均降雨强度为2.11mm·h-1,大部分为低雨强、低雨量级、长历时的降雨;穿透雨量、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的实测值分别为463.2,6.5和61.4mm,模拟值分别为461.1,6.1和63.9mm,模拟的截留量约高出实测值4.07%,模型计算的周累积截留量和单次降雨截留量与实测值相比的相对标准差分别为5.02%和7.13%,模拟效果较好,模型适用于缙云山毛竹林;以林冠郁闭度(c)对模拟结果影响最大,其次为平均降雨强度()、林冠持水能力(S)和林冠平均蒸发速率(),树干茎流系数(Pt)和树干持水能力(St)这2个参数对林冠截留总量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92.
稻作区田间水利用系数的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分析了稻田田间水利用系数的内涵,介绍了目前稻田田间水利用系数的测定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测定稻作区田间水利用系数的对比实测法。对比实测法依据田面渗漏是稻田的有效耗水,而格田与沟道之间以及田埂的侧渗则是无效的渗漏。测定时,将一个格田四周田埂内侧由塑料薄膜封闭,防止侧渗,另一格田四周田埂保持原状,通过统计灌入二个格田的单位面积灌水量计算田间水利用系数。该方法避免了中间测定造成的累积误差,理论依据充分,实际操作简单,适用于稻作区田间水利用系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3.
黄土区保护性耕作对春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黄土区春玉米地实施免耕和传统耕作的基础上,研究了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秸秆地膜双覆盖以及不覆盖下春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传统耕作下不覆盖的产量为6 212.75 kg/hm2,秸秆覆盖比不覆盖增产45.67%,地膜覆盖增产47.24%,秸秆地膜双覆盖增产幅度可达73.24%;免耕下秸秆覆盖比不覆盖仅增产了...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陕西渭北旱塬3个代表性的苹果生产基地县(长武县、白水县和洛川县)Ⅰ 340户农户的调查发现,渭北旱塬果粮交错区果业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对粮食生产带来了限制,对区域粮食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3县粮食均不能自给,粮食自给率低;粮食种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玉米比重增大;粮食构成中...  相似文献   
995.
基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3种宏观地理要素信息,采用"逐步回归的趋势面模拟+残差内插"法,建立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回归模型,并根据模型估算结果分析该区降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及站点检验表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3种宏观地理因子对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决定作用;基于3种宏观地理因...  相似文献   
996.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圆盘入渗仪测量6种处理(无生物结皮、生物结皮、长芒草、长芒草+生物结皮、柠条、柠条+生物结皮)下水分的入渗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无论有、无植被,生物结皮的存在都会阻碍水分的入渗,无生物结皮的稳定入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量均大于有生物结皮;植被的存在,加剧了生物结皮的阻水性。②Kostiakov模型对无结皮、长...  相似文献   
997.
首次记录了厚肋流苏藓〔Crossidium crassinerve(De Not.)Jur.〕及流苏藓属(Crossidium)在陕西省的分布,详尽描述了该种的形态结构,对叶片绿色丝体细胞、蒴齿、基膜、孢子、生殖苞、假根等重要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从茎、叶结构、绿色丝体、群落、繁殖方式等方面分析了适应干旱环境的特征,讨论了厚肋流苏藓在固沙、保水和植被演替等方面的生态学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质量是支撑地球生物圈和进行可持续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区,选取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恢复年限的样地8块,测定土壤微生物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生物量磷、微生物商)、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机碳、全氮、碳氮比、碱解氮、销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土壤酶活性(转化酶...  相似文献   
999.
重庆四面山植被类型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长江三峡库区植被类型对坡面产流的影响,在重庆四面山布设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楠竹林、灌丛和农耕地5种不同植被类型的标准径流小区。对天然降雨过程和由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林地地表径流量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农地、灌丛、楠竹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分别是6·45、4·12、2·91、2·34和1·57mm。3种以乔木为主的林地地表径流量,均小于农地的地表径流量,不同乔木林地地表径流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植被类型林地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与降雨强度也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且都表现为多项式或幂函数关系。在同一降雨条件下,不同植被类型林地(包括农地),地表径流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且均是农地地表径流量最大。  相似文献   
1000.
CLIGEN非降水参数在黄土高原的适应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气生成器(CLIGEN)可以产生以日为时间单元的天气数据,从而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其模拟结果的优劣直接影响这些模型的输出结果。利用散布黄土高原的12个标准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的气候数据评估CLIGEN模拟非降水参数(温度、太阳辐射、风速)的能力。结果表明:CLIGEN能较好的模拟日最高温度;对日最低温度与露点温度的模拟次之;模型对太阳辐射和风速的模拟较差,特别是对风速的模拟,模拟值要显著的高于实测值。CLIGEN模拟的温度日较差、第1天最高温度与第2天最低温度之差、第2天最高温度与第1天最低温度之差的均值和标准差普遍偏高,但均值的误差较小,而标准差被过高模拟;模型在产生气候数据时,没有保持逐日渐变性和连续性。CLIGEN能够较好的模拟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季节连续性与相关性;而过高的模拟了太阳辐射的季节相关性以及温度与太阳辐射的季节互相关性;同时,模型没有模拟出各气象要素自身及其之间的逐日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