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16篇
  17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家畜抗体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监测是防控口蹄疫的重要环节。采集某地区乡镇规模化养殖场及散养户的牛、羊、猪血清,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牛、羊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平均为76%,猪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平均为60%;规模化养殖场较个体散养户免疫效果好;牛口蹄疫O型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好于牛口蹄疫Asia I-O型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32.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受病虫害危害最严重的农作物之一。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棉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技术。新疆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主产区,气候类型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光照充足、夏季高温干旱、多风、昼夜温差大等特殊气候特点,农药药液喷施过程中容易发生蒸发、飘移、降解等损失,严重影响药剂的防治效果。本文综述了温湿度、风、光照等环境因子对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以及国内外对提升药剂防治效果采取的调控措施,并结合新疆棉田的特殊气候条件提出了剂型研发的新策略。在提升产品理化稳定性的前提下,还需综合考虑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棉花叶片的结构及润湿特性、施药器械等多种因素。结合农药学、植物保护学、界面化学、有机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知识指导,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载体材料研发环境响应型、靶向高效的农药剂型,结合配套使用技术及措施,探索农药高效利用及减量调控途径,为实现农药减量增效、引领棉花产业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33.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是影响世界大宗农产品及下游纺织品贸易格局的战略性产业。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头号病害,严重影响棉花产量与质量。黄萎病菌侵染过程中会激发棉花植株产生一系列防御反应,如组织结构抗性变化、植物激素信号通路响应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等。目前,已从棉花中挖掘出大量响应黄萎病菌的基因,阐明了这些抗性相关基因通过调控生理生化反应而发挥抗病功能的机制。本文从活性氧、防御酶、次生代谢产物和植物激素4个方面综述了棉花抗性相关生理生化作用机制,总结了棉花抗性相关生理生化反应的调控网络,为深入了解棉花抗黄萎病机制、选育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为明确南疆新兴特色水果杏李上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的发生规律和迷向防治效果,于2021—2022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杏李园采用性诱剂诱集法监测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评估性信息素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阿克苏杏李园1年发生4代,其中越冬代羽化高峰期在4月上中旬,第1代羽化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2代羽化高峰期在7月上旬,第3代羽化高峰期在8月上中旬,存在世代重叠现象。2022年农户常规防治区内梨小食心虫的蛀果率为2.46%,性信息素迷向防治区内蛀果率为0.06%; 2021年和2022年使用性信息素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蛀梢减退率为98.13%和88.65%,2022年的蛀果减退率为98.40%;对不同世代梨小食心虫的雄成虫迷向率在2021年为92.87%~100.00%,雌、雄成虫虫口减退率在2022年为58.75%~81.37%。表明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丝为主的综合防控技术,可有效控制南疆杏李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安格斯牛各体尺指标及体重间的相关关系,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采集了新疆天山某安格斯牛场出生于2012-2016年的安格斯牛生长发育记录,共649条,其中主要包括体重及体尺指标,应用SPSS 16.0软件分析安格斯牛主要体尺指标及体重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安格斯牛体尺指标及体重均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步增大;14月龄之前各体尺指标增长速度较快,14月龄以后增长速度的缓;腹围和胸围增长速度高于其他指标。安格斯公牛的体长指数、体躯指数、胸围指数和管围指数平均分别为111.99%、129.79%、145.26%和16.71%;母牛体长指数、体躯指数、胸围指数和管围指数平均分别为112.15%、132.01%、147.86%和16.95%。安格斯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腹围和管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各体尺指标两两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胸围与腹围的相关性最高,公、母牛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0.939;腹围与管围之间的相关性最低,相关系数分别为0.797和0.851。本试验结果可为明确安格斯牛选育方向,开展其遗传育种、品种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6.
为了探明膜下滴灌条件下水氮供应对北疆春玉米产量、水氮利用效率以及子粒品质的影响,设计3个灌水量水平和4个施氮量水平共12个处理的双因素测坑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灌水量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春玉米子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地上部干物质量、氮素吸收量以及总淀粉和粗蛋白含量,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耗水量无显著变化,氮素利用效率(NUE)和粗脂肪含量分别表现出递增和递减的趋势。在同一施氮量条件下,随灌水量的增加,耗水量、子粒产量、NUE和总淀粉含量以及地上部干物质量与氮素吸收量,均表现出递增趋势,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相反,而WUE先增后减。通过CRITIC和TOPSIS综合评价排序,与试验地肥力相近的北疆膜下滴灌春玉米适宜的灌水量为5 100 m3/hm2、施氮量为460 kg/hm2。  相似文献   
37.
对来自新疆南、北疆不同地区的10 份白粉病菌样本采用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菌生理小
种鉴别寄主与标准鉴定体系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初步确定新疆地区的白粉病菌主要为瓜单囊壳白粉菌
(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两个生理小种,即生理小种1 和生理小种5,北疆地区优势小种是生理小种1,
南疆两个地区的生理小种为生理小种5。  相似文献   
38.
【目的】筛选对甜菜田叶螨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化学药剂及配比。【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试验设7个药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通过田间药效试验,采用田间喷雾的药效方法,于药后1、3和7 d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叶螨数量,评价供试药剂处理对叶螨的防除效果及对甜菜的安全性。【结果】药后7 d,22%阿维·螺螨酯悬浮剂4 000倍液处理、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0 000倍液处理、10%阿维菌素可分散粒剂1 500倍液处理、73%炔螨特乳油2 000倍液处理、240 g/L螺螨酯悬浮剂4 000倍液处理对甜菜叶螨的防效分别达93.35%、93.51%、93.38%、91.80%和89.87%。【结论】筛选出5种对甜菜叶螨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杀螨剂,药后7 d防治效果均达89.87%以上,对甜菜安全,可在甜菜叶螨防治中合理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39.
增氧对水培棉花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增氧对棉花生长的影响;试验设计3种增氧方式,分别为持续性增氧(Physical continuous oxygen,PCO)、间歇性增氧(Physical oxygen,PO),化学增氧(Chemical oxygen,CO),种棉花不增氧CK,不种棉花不增氧CK0;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增氧方式对营养液中溶解氧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现为PCOPOCOCK;PCO处理对根体积、根系总吸收面积、根活性面积、根系生物量、株高、地上部生物量、氮和钾的吸收量的促进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分别比CK增加了194.62%、261.89%、301.73%、57.15%、22.76%、38.03%、35.27%、84.78%;间歇性增氧PO处理对根系生物量、株高、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显著,分别比CK高30.83%、15.65%、21.19%。通过以上结果表明,棉花对氧的需求敏感,不同增氧方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棉花生长,其中持续性增氧效果尤为突出,特别是对棉花生物量的积累,说明增氧可以提升棉花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旨在探讨双能X射线在绵羊肌内脂肪(IMF)含量等营养指标测定中的应用价值。试验选取19只8月龄蒙古绵羊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索氏抽提法测定IMF含量,利用组织成分检测仪测定胴体骨密度(BMD)、胴体单位矿物质的脂肪含量(FBMC)、胴体单位矿物质的肌肉含量(LBMC)、后腿单位矿物质的脂肪含量(LFBMC)、后腿单位矿物质的肌肉含量(LLBMC) 5个指标,再将这些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及回归方程的构建。结果显示,FBMC对IMF的决定程度最大,且FBMC与IMF构成的回归方程极显著,表明可通过检测FBMC来进行绵羊胴体IMF的预测。该研究为双能X射线在肉品质快速评定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