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探讨叶面喷施硼(Na2B4O7·10H2O溶液)对马铃薯植株在干旱胁迫下生长发育及抗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在甘肃省景泰县条山集团马铃薯种植基地,对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处理的两垄地,每隔3m进行一个硼浓度(Na2B4O7·10H2O)喷施处理,浓度依次为0、10、20、30、40、60 g·L-1,每个浓度(3 m长)的喷施量为166.7 ml。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硼相对增加了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的块茎产量及生物量,使干旱胁迫下叶片含水量和色素含量下降幅度减小;叶面喷施硼还从整体上表现为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并抑制了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的增加。通过去花与不去花植株生长发育的比较,发现去花后马铃薯植株地上部分重和地下部分重均有所下降,但施硼相对提高了块茎产量及地下部分重。可见,叶面喷施硼能促进马铃薯植株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抗旱性及块茎产量,且这种变化可能与其促进光合产物向地下部分输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2.
针对药用植物唐古特瑞香(Daphne tangutica Maxim)野生植株花多果少、坐果率低的问题,以唐古特瑞香野生种群为试验对象,观察其开花物候、花器官形态变化、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等特征,并结合花粉-胚珠比(P/O)、杂交指数(OCI)的测定,访花者行为观察,揭示其繁育系统类型及坐果率低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唐古特瑞香为两性花,顶生或腋生头状花序,花期5—6月,群体开花持续17~22 d,单花序花期8~11 d,单花花期7~9 d;雌蕊先于雄蕊成熟,单花待开时柱头可授性最强,盛开时花粉活力最强;P/O和OCI的判定以及访花者观察显示其以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多数需要如中华蜜蜂(Apis cerana)、三条熊蜂(Bombus trifasciatus)、灰熊蜂(Bombus grahami)等有效传粉者。柱头可授性与花粉活力的最强时期不遇,细长的花冠管需要有效传粉者授粉,盛花期散粉量不高,异交竞争力弱和自交亲和度低,以及有效访花昆虫的数量和种类少等因素可能是造成唐古特瑞香开花量大坐果率低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为今后规模化、优质化人工繁育唐古特瑞香及祖师麻药材产量提升提供理论依...  相似文献   
23.
中水水培对4种绿地植物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水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拓展深圳市中水的利用范围。利用中水和清水(对照)水培试验对大叶油草、台湾草、蟛蜞菊和金叶假连翘4种常用绿地植物小苗进行培养,测定2种水质对4种绿地植物株高生长、根系发育及光合生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水中培养30d,4种植物的株高大于清水;根活力小于相应的清水;叶绿素含量都高于清水;而根长在培养21d前大于清水,在21d后小于清水。大叶油草、蟛蜞菊的原始荧光(F0)和最大荧光(Fm)均大于清水,Fv/Fm值小于清水;而台湾草正好相反。经差异显著性分析,中水培养对植物光合性能的影响与清水培养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中水水质能对4种绿地植物的形态、生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与不同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24.
沟垄和覆膜连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不同沟垄覆膜连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特征及品质影响的差异,以当地主栽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平畦不覆膜(CK)、平畦覆膜(T1)、全膜双垄垄播(T2)、全膜双垄沟播(T3)、半膜沟垄垄播(T4)、半膜膜侧种植(T5)6种栽培模式连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沟垄和覆膜栽培能显著促进连作马铃薯生长,且T3处理促进作用最大;并能显著提高连作马铃薯产量,增产幅度为1.5%~29.8%,其中T2处理产量最高。沟垄和覆膜处理马铃薯薯块氨基酸总量和还原糖含量较CK存在显著差异,其中CK的氨基酸总量最高,T4的还原糖含量最高;而薯块干物质、蛋白质及淀粉含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5.
【目的】克隆山葡萄抗寒相关基因和分析葡萄的抗寒机理。【方法】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选用抗寒性强的山葡萄株系‘通化-3’和抗寒性弱的欧洲葡萄品种‘红地球’分别作Driver和Tester,建立了ASSH(山葡萄)与SSSH(‘红地球’)2个c DNA表达文库。【结果】差异表达克隆测序后经DNAMAN比对,从657个克隆中筛选出了70个Unigenes;通过BLAST比对分析,发现在ASSH文库中含有与山葡萄相关的r RNA基因内含子编码的归巢核酸内切酶、衰老相关蛋白质、细胞色素P450、抗冻蛋白、防御素样蛋白、热休克蛋白等相关的EST序列;SSSH文库中含有与‘红地球’相关的衰老蛋白。此外还发现了14个未知蛋白的ESTs序列。【结论】筛选出了与山葡萄抗寒性相关的AFPs、Haps、防御素样蛋白、细胞色素P450加单氧酶等多个相关的ESTs,以及14个未知蛋白序列,也可能参与山葡萄的抗寒代谢。  相似文献   
26.
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延后栽培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寻求最佳的葡萄果实产量及品质的水分调控阈值,将延后栽培葡萄划分为萌芽、抽蔓、开花、果实膨大、着色成熟5个生育阶段,各生育期设3个供水水平(即土壤相对含水率为75%~100%、65%~90%、55%~80%),开展了上述3种供水水平下葡萄果实生长、产量、品质及水分生产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延后栽培葡萄有2个明显的高、低峰膨大周期,第1个高峰期出现在膨大期前16 d,平均横向和纵向膨大速率分别达到0.747和0.959 mm/d;葡萄横径2次膨大高峰出现在膨大期第44~52 d,纵径比横径推迟1 w,平均膨大速率只有0.134 mm/d,比横向小0.063 mm/d。抽蔓期中度水分胁迫处理和开花期中度胁迫处理的膨大速率在果实膨大初期表现出了明显的复水补偿效应,中后期则出现了复水补偿结束后的再减小过程。萌芽期中度胁迫处理对提高葡萄产量、水分生产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有利,其值分别达到36333、7.69、10.27 kg/m3,着色成熟期轻度胁迫处理次之。着色成熟期轻度胁迫下,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葡萄糖、总糖等营养成分均显著高于生育期充分供水处理(P0.05)。综合考虑产量、水分生产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及果实品质等指标,最佳延后栽培葡萄水分调控处理为着色成熟期轻度胁迫,即着色成熟期土壤相对含水率为65%~90%、其余生育期土壤相对含水率为75%~100%。该研究可为设施延后栽培葡萄土壤水分精准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明施锌及不同锌肥在半干旱雨养条件下对马铃薯的生物效应及其对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用锌肥(种薯处理+叶面喷施)和2种不同锌肥(无机锌肥(硫酸锌)和小分子螯合物有机锌(糖醇锌))对马铃薯‘新大坪’干物质累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锌(T2)和糖醇锌(T3)处理的马铃薯根、茎、叶干物质累积量在出苗后20~35d开始高于对照(T1).在生育期中进行的3次锌肥喷施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尤以叶片和根系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幅最大,在出苗后85d,T2和T3处理的叶片干物质积累量比T1增加了76.3%和195.9%,根系增加了52.5%和82.9%,T3处理的效果显著优于T2处理.T2和T3处理的马铃薯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在干质量平衡期前明显大于T1处理,干质量平衡期后,T2和T3处理中由茎叶干质量和块茎干质量形成的剪刀差显著大于T1处理,T3处理大于T2处理,剪刀差的大小是判断块茎产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施用糖醇锌的增产幅度大于硫酸锌.  相似文献   
28.
郊野公园是建设在城市的近郊或远郊,能为市民提供回归、亲近、认识与享受自然环境的生态型公园。以南京聚宝山郊野公园总体规划设计为例,根据规划区的现状,从其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性质、目标、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植物景观分区规划、道路系统及园林设施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分析,以期为南京市其他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茉莉酸(JA)生物合成抑制剂对马铃薯离体块茎形成和发育的影响,为揭示JA对马铃薯块茎发育的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铃薯试管苗诱导的匍匐茎为试验材料,外源添加不同浓度JA生物合成抑制剂水杨苷羟肟酸(SHAM),培养40 d后匍匐茎诱导形成离体块茎,分析匍匐茎结薯率以及块茎直径、鲜干质量、淀粉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和脂氧合酶(LOX)活性变化.【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SHAM浓度增加,匍匐茎结薯率、块茎直径、鲜干重和LOX活性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淀粉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均先降低后增加.当SHAM浓度达到2 400μmol/L时,匍匐茎不再膨大形成块茎,同时外源施加5μmol/L JA,仍无块茎形成.【结论】外源添加JA生物合成抑制剂会阻碍内源JA合成,不利于块茎形成,说明JA在马铃薯块茎形成和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0.
银冠2 号是以自交系M5 为母本,以自交系F4 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熟厚皮甜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强健,坐果整齐,成熟一致。早春塑料大棚栽培全生育期约100 d(天),每 667 m2 产量3 600 kg,单果质量2.6 kg;露地栽培全生育期约95 d(天),每 667 m2 产量3 850 kg,单果质量3.5 kg。果实发育期45~50 d(天),果实短椭圆形,果皮白色覆有细密网纹,果肉绿色,肉厚6.0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3%,肉质细腻,清香爽口。田间对甜瓜白粉病、霜霉病和蔓枯病的抗性与对照银帝相当。成熟时不脱蒂,果皮坚韧,耐贮运性好。适宜甘肃及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露地和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