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3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13篇
  235篇
综合类   183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4 北京昌平区大棚草莓 北京昌平区兴寿镇的大棚草莓以观光采摘为主,其大小、外观等外在品质和口味、甜度等内在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有高产量另外还要解决重问题.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利用模型定量分析不同水肥管理对设施菜地氮素损失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设施菜地合理水肥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方法】2010—2011年在山东寿光设施大棚设置了4种水肥管理模式:对照+畦灌(CK)、传统施肥+畦灌(FP)、优化施肥+畦灌(OPT)和传统施肥+滴灌(RI)。利用EU-Rotate_N模型模拟了两个生长季(春夏茬和秋冬茬)各处理下设施黄瓜地的产量、氮素淋失和气体损失等,并计算了水氮利用效率。【结果】两个生长季内滴灌处理(RI)比畦灌处理(CK、FP和OPT)节水约60%,且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了2倍多。在各施肥处理中,春夏茬和秋冬茬黄瓜的氮素气体损失分别占施氮量的16%—19%和6%—11%,氮素淋失量分别占施氮量的14%—57%和20%—55%,其中OPT和RI处理的氮素淋失量比FP处理分别减少了19%—31%和63%—76%。OPT处理两茬黄瓜的氮素利用效率比FP处理分别提高了3%和7%,而RI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比FP处理分别提高了41%和44%。【结论】氮素淋失是设施菜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滴灌和优化施肥均能有效地减少菜地土壤硝态氮的淋失,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3.
微生物肥料研究及其在耕地质量提升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微生物肥料是农用生物制品的重要一员,在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绿色农产品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微生物肥料研究与产业化发展迅速,微生物肥料产业基本形成,但也面临着不少制约因素。同时我国耕地质量形势不容乐观,应用微生物肥料是耕地质量提升的不可或缺的技术措施。综述了我国微生物肥料研究及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在提升耕地质量上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了微生物肥料今后研究及产业化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4.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置镉(Cd,45 μmol·L-1)、苄嘧磺隆(BSM,0.25 μmol· L-1)和镉与苄嘧磺隆复合(++,45μmol·L-1Cd+ 0.25μmol·L-1 BSM)污染为试验处理组,在培养基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作为对照(CK),以丰美占和粤香占两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为材料,利用Affymetrix水稻基因芯片,研究了丰美占和粤香占幼苗根系中的基因表达对Cd、BSM及其复合污染胁迫的基因应答情况.基因芯片分析数据表明,经Cd、BSM及其复合胁迫处理的两个水稻品种根系中共发现有2144个基因表达上调(ratio≥2),共发现有2346个基因表达下调(ratio≤0.5).其中,上调基因主要涉及硫吸收与代谢、抗氧化、植物解毒、泛索引导的蛋白质降解、伴侣蛋白等相关基因.这些基因的高效表达能有效地降低Cd和BSM对水稻植株的毒害作用,进而使复合污染处理下的丰美占幼苗具有较高的对Cd(或BSM)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5.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钾、镁水平对"天福冠露"和"毛粉802"两种番茄幼苗生长、根系特征及钾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钾、镁水平(8 mmol/L、1 mmol/L)处理的植株鲜重、干重及钾、镁水平(4 mmol/L、4 mmol/L)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钾、镁水平升高,两种番茄植株的根长、"天福冠露"植株的根直径、根体积和分根数先减少后增加;番茄植株钾素吸收率显著提高,生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钾、镁水平(8 mmol/L、1 mmol/L)处理的植株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及根体积显著高于缺钾处理。钾、镁水平(4 mmol/L、4 mmol/L)处理,两种番茄植株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分根数均显著高于缺镁处理,"天福冠露"植株钾含量显著高于"毛粉802",而钾素生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毛粉802"。与其它等钾处理相比,缺镁植株钾素积累量最低、生理利用效率最高,镁过量处理的植株钾素生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6.
王千  张淑香  依艳丽 《核农学报》2012,26(2):391-395,402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钾肥种类(KNO3、K2SO4)、不同钾素水平(0、2.0、4.0和8.0mmol/L)对"天福冠露"和"毛粉802"2个番茄品种幼苗生长、根系特征及对钾素吸收、生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钾素水平提高,番茄鲜重、干重以及根长、根体积、根直径等根系特征显著提高。在钾素水平为4.0、8.0mmol/L时,硝酸钾处理的番茄株高、根长显著高于硫酸钾。钾素水平为8.0mmol/L时,硫酸钾根直径显著高于硝酸钾处理的;"天福冠露"施用硝酸钾的根尖数显著高于施用硫酸钾;"毛粉802"施用硫酸钾,植株的根直径、钾含量和钾素积累量显著高于硝酸钾处理。番茄水培适宜的钾素浓度为8.0mmol/L,硝酸钾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硫酸钾有利于番茄对钾素的吸收。在相同钾素水平条件下,2个番茄品种鲜重、干重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7.
南方城市近郊农村生活垃圾现状调查与处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和种类正趋向于城市垃圾,基于农村人口居住地较为分散,经济发展水平也低于城市水平,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与模式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技术课题。本文在湖南省长沙县、安徽省巢湖市等地近郊农村生活垃圾调查的基础上,对可腐熟降解类生活垃圾的养分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分类处理模式可使农村生活垃圾在村级水平减量60%~70%。  相似文献   
98.
本研究采用团粒法工艺,利用味精厂制糖形成的糖渣(A)作为有机原料,与尿素复混制成有机无机复混氮肥,运用土柱栽培试验研究等尿素氮投入条件下(设置低、中、高3个施氮水平)不同有机无机比例的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主要结果为, 1)低氮、中氮和高氮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处理平均玉米子粒产量比单施尿素处理的分别提高12.4%、4.8%和5.4%;低氮、中氮和高氮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比对应的有机物料处理的增产幅度均大于尿素处理比对应的不施氮肥(CK)处理的增产幅度,有机物料与尿素复混,明显提高了尿素的增产效果。2)有机物料与化学氮肥复混具有优化化学肥料养分利用和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效果。低氮、中氮和高氮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处理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比尿素处理的分别提高29.0%、21.6%和18.9%;低氮、中氮和高氮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处理化肥氮(尿素N)的表观利用率比尿素处理(尿素N)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3.5、11.6和13.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9.
从现代牧业集团塞北牧场的规模化沼气工程沼液中分离得到10株芽孢杆菌,其中3株可以促进沼气产生,通过实验室模拟沼气发酵试验,发现其中LAM-CQ-3菌株可以明显促进沼气的产生,沼气产量比对照提高126.72%.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G+C) mol%含量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鉴定该菌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LAM-CQ-3的特征为菌体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生长pH为7.5,最适生长盐浓度为5%,与Bacillus flexus IFO15715T的相似性为99.58%,(G+ C) mol%含量为46.6 mol%,主要脂肪酸组成为anteisoC 15∶0 (30.35%),isoC15∶0 (22.59%),anteisoC 17∶0 (16.74%),isoC 17∶0(10.24%),C 16∶0(5.20%).以16S rDNA序列为基础构建了包括16株邻近种属细菌在内的系统发育树,其中与模式弯曲芽孢杆菌的同源性最近.  相似文献   
100.
采用温室盆栽的试验方法,研究了规模化沼气工程沼液和市售两种有机肥料及其组合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和有机肥产品及其组合对小白菜产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沼液与有机肥产品配伍使用对小白菜生长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沼液与液体有机肥组合处理T5小白菜的鲜重较对照提高了140%;沼液的使用能提高小白菜Vc含量,沼液处理T1小白菜Vc含量较对照提高了84.54%,但与有机肥共同使用有减弱趋势,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科学合理利用沼液对提高小白菜栽培产量和品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