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3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13篇
  235篇
综合类   183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GIS技术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技术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基于GIS技术的非点源污染模型应用研究已成为非点源污染研究的热点。阐述了GIS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应用的必要性,对GIS在非点源污染应用的三个层次即建立空间数据库、提取模型参数和与模型的集成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2.
基于自适应ARMA模型的区域农业总产值构成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噪声的存在并随时间累积,传统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时间序列的中期预测.该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将模型状态划分为无噪声的迭代模型和有噪声的观察模型,并根据迭代模型的特点,详细推导并完整给出了它的迭代求解公式,以便使其可以用于时间序列的中期预测,同时研究1985~2001年黄淮海平原农业、牧业与渔业产值预测模型,得到较理想的预测结果.并用所建模型对2001年产值进行外延预测,以期为区域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针对当前"公地悲剧"还是"私地悲剧"之争,文中以草地资源稀缺性的差异分析为主线,比较蒙古与内蒙古草地资源不同产权配置的原因。产权界定的基本原则是界定的边际成本要低于边际收益。蒙古国大部分草地不稀缺,不界定产权或保持共享是合理的,但有必要对城郊以及质量和交通好的草地或可能用作农地、住宅、工业等其他用途的稀缺草地资源进行相应的产权界定。基于内蒙古草地资源的稀缺性,明晰界定草场产权、使用权私有化的方向是必要的,未来需要在保障使用权私有的前提下,遵循市场主导和自主自愿的原则,鼓励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草场,渐进式地推动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探索对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产权界定和制度性补偿。  相似文献   
44.
乌鲁木齐市2015年-2020年实施第二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每年补贴资金7655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天然草原生态环境呈现"局部超载,整体转好"的趋势,补奖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在政策实施后,乌鲁木齐市县推行草原畜牧业由"放牧"向"放牧+补饲+舍饲"方式转变,并开展大规模养殖,加快牲畜周转出栏。但牧民需要租赁草场,或者在舍饲、半舍饲的过程中需要外购牧草、饲料、秸秆等饲养材料,增加了很多支出,而奖补资金作为生态补偿资金,虽然补偿标准比租赁草场和外购饲草料的成本低,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策实施后增加的支出。牧民对政策的依懒性依然较强。  相似文献   
45.
呼伦贝尔割草地由于在利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固定,连年打草导致割草地严重退化。为保护呼伦贝尔割草地和促进草地生态恢复,采用打孔及"3414"土肥配方试验,施用氮、磷和钾肥作为试验处理因素,结合回归拟合及模拟寻优等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论。单因素氮肥在非打孔区域对生物量的影响显著,且存在最佳施肥水平(施肥量为105kg·hm^(-2))和理论最高草地生物量(55.66g·m^(-2));双因素中,打孔区域氮、磷和钾两两之间的组合效应均高于非打孔区域,说明打孔与施肥同时进行可改善施肥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程度,也说明打孔对草地生物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天然割草地采用"3414"土肥配方试验需要增加处理重复或者样点重复,以保证数据的集中性反映施肥处理效果。依据氮、磷和钾全信息模拟寻优结果,非打孔区域对应的施肥量分别为246.14kg·hm^(-2)、246.75kg·hm^(-2)和8.68kg·hm^(-2),此时草地最大地上生物量为62.09g·m^(-2);打孔区域的最优处理组合施肥量分别为氮肥231.50kg·hm^(-2)、磷肥374.50kg·hm^(-2)和钾肥25.20kg·hm^(-2),获得最大草地地上生物量为58.12g·m^(-2)。  相似文献   
46.
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特殊的人工神经网络,通过卷积核遍历图获取更多的目标特征信息。近年来,遥感技术发展迅速并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分析、作物分类识别、作物生长监测和病虫害检测,卷积神经网络为提取农业遥感图像的有效信息提供了新方法。卷积神经语义分割网络可根据语义信息对遥感图像像素点进行标注分割,在计算机计算能力逐步提高的前提下,分割网络结构优化,深度加深,分割准确率提高,性能提升。针对实际需要网络侧重于模块化设计改进,在土地利用分析和农作物分类识别应用中,改进的网络分割边缘细化、清晰,且像素准确率较高。在作物生长监测和病虫害识别方面,模块化改进使网络可高效实现分割任务、满足实际需要,卷积神经网络对农业遥感图像信息的语义分割为农业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47.
中国农田小麦和玉米产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探究中国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关键驱动因素,为粮食安全战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农业农村部近30年(825个点位,1988-2019年)全国农田监测数据,分析了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逐步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探究施肥、气候和土壤属性对产量变化的影响,最后通过偏最小二乘法探究各指标影响产量变化的主要调控路...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大理州烟田土壤有效锌、钼和硼含量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旨在为科学的施肥策略及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2012和2022年,在云南大理州平原地区选取连片烟田,分别采集了1131和4512个烟田耕层(0—20 cm)土壤样品。调查采样点经纬度和海拔、地形、土壤质地和前茬作物等信息,分析土壤理化性质。结合1982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1982、2012和2022年土壤有效锌、钼和硼含量的时空分布,利用回归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量化土壤有效锌、钼和硼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982、2012和2022年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分别为2.35、3.50、4.35 mg/kg,呈上升趋势;有效钼含量分别为0.18、0.14、0.11 mg/kg,呈下降趋势;有效硼含量分别为0.26、0.63、0.58 mg/kg,呈先升后降趋势。空间上,1982、2012、2022年有效锌和硼块金效应分别为50.8%、45.5%、31.8%和41.3%、39.4%、33.8%,均呈中等空间自相关性,总体呈现四周高、中部低的地理分布格局,而有效钼的块金效应均小于25%,呈东南高、...  相似文献   
49.
目前保护性耕作技术类型繁多且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大面积推广存在很大困难,以免耕为例构建了该项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性区划的指标体系,并选取内蒙古武川县为实证研究区域,在利用GIS技术的基础上采取AHP加权法、聚类分析法等对其进行了免耕技术的适宜性区划,得到了较为合理的区划结果.为其他类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性区划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0.
沼泥及其富集物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区系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北京周边地区户用沼气池中采集的沼泥进行了富集培养及基因组DNA的提取,以古菌和细菌的通用引物PCR扩增16S rDNA基因的V3可变区,结合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沼气池中微生物种群基因的多样性,以及富集前后的微生物群落区系变化,并回收优势的DNA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在沼气池的不同层次上呈现出空间分布多样性的差异,经过富集培养后,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及特异性发生了很大的差别。序列比对的结果显示,沼气池中的优势古菌菌群为甲烷鬃菌属(Methanosaeta)与甲烷螺菌属(Methanospiril-lum),细菌为梭菌目(Clostridiales)和互养菌属(Syntrophus)。经过富集培养后,古菌以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mazei)为主,细菌除保持了原有的优势菌群外,γ-变形菌纲(Gamma proteobacterium)也占有绝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