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8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8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100篇
  1134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37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1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种植系统土壤水分消耗和恢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土高原的土壤干燥化是影响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土壤干层形成和恢复对该地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的分析,探讨了不同种植体系和降水年型对土壤水分消耗和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地相比,玉米地土壤水分减少最多的月份大多出现在8月或9月,小麦地主要出现在5、6、7月3个月,苜蓿地主要出现在6月或8月;1985-1990年的6 a间,玉米、小麦和苜蓿地生育期内0~2 m土层土壤水分相对裸地平均分别减少了32.52、60.27和86.47 mm。旱作玉米地的土壤水分在平水年型可以得到完全恢复;旱作小麦地在丰水年型或者遇到强降雨的月份土壤水分在0~3 m范围内可以得到恢复,但较难恢复到试验初期的土壤水分。旱作苜蓿地0~3 m范围的土层在降雨较多的年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6~10 m的土壤水分很难恢复。  相似文献   
32.
初始含水率对土壤中原油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原油在土壤中入渗的影响,该文利用3种土壤,根据设定不同初始含水率进行配置,开展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原油在土壤中的入渗。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同一质地土壤,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原油在土壤中入渗的湿润距离和湿润推进速率均增加。原油在土壤中的入渗与土壤粉粒含量密切相关,当土壤初始含水率较低时,不同质地土壤,粉粒含量越高,原油在土壤中入渗越慢;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中原油残留物的含量呈波动递减趋势;原油在土壤中入渗的湿润距离随时间的变化可用对数函数拟合,湿润推进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可用Kostiakov公式拟合。  相似文献   
33.
基于CA-Markov模型的黄土塬区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研究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变化,可为其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基于CA-Markov模型,分析了黄土高塬沟壑区黑河流域1985-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速度、类型及其与地形的关系,并模拟了2015年土地利用情景。结果表明,黑河流域以耕地和中覆盖草地为主;1985-2000年林地和农地减少,草地和建设用地增加,其他类型变化很小;林地和草地相互转化与耕地转出是两大变化类型;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在沟壑区。CA-Markov模型模拟的2000-2015年土地利用将保持1985-2000年的变化趋势,因此,需加强耕地保护措施,推进退耕还林草工程,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4.
水肥组合对日光温室黄瓜叶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陕北黄土高原具隔水小区的日光温室内,设计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组合对结瓜期黄瓜叶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结瓜期,所有处理黄瓜叶面积逐渐增加,而叶片扩展速率、叶片组织含水率、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黄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先增加后降低;当土壤含水率一致时,高肥处理(N:600 kg/hm2,P2O5:420 kg/hm2)叶面积、叶片扩展速率、产量和WUE显著高于低肥处理(N:420 kg/hm2,P2O5:294 kg/hm2);低肥处理产量随土壤含水率增加而增加,高肥处理随土壤含水率增加先增加后降低,WUE随土壤含水率增加而降低。中水高肥处理(WmFh)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高于其他处理。表明,中水高肥处理(田间持水率>75%~90%,施用N:600 kg/hm2,P2O5:420 kg/hm2)黄瓜在结瓜期叶片生长健壮、光合作用强、产量较高,节约了水资源。  相似文献   
35.
不同含盐土壤圆盘入渗特征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不同含盐土壤水分入渗特征是获得准确的土壤水力参数的基础。该文通过圆盘入渗试验,分析了4种土壤在5个(-1、-3、-6、-9和-12 cm)负水头下的入渗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水头的减小,4种土壤的吸湿率线性减小,稳定入渗率和非饱和导水率呈不同程度减小。随土壤含盐量增加稳定入渗率和导水率呈增大规律。根据实测资料确定了不同负水头下非饱和导水率的Gardner指数模型参数,为盐渍化土壤水力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6.
黄土区土质道路人工降雨及放水试验条件下产流产沙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土质路面草本植被降低水土流失的作用,采用室内人工降雨及放水试验的方法比较了裸露路和植物路的产流产沙过程及径流水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裸露路,不同覆盖度植物路总径流量降低幅度为3.94%~ 25.10%,总泥沙量降低幅度为9.65%~45.69%;在大致相同放水量条件下,植物路的土壤侵蚀速率、径流流速和过水断面单位能量均低于裸露路;植物路的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和曼宁糙率系数分别是裸露路的2.62~9.00倍和1.74~ 3.53倍;植物路通过降低径流流速、减小过水断面单位能量和增大路面粗糙度及径流阻力起到减轻道路侵蚀的作用。该文为广大土质山坡道路侵蚀防治和植物路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7.
黄土丘陵区土质裸露路面冲刷过程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质道路是当前黄土丘陵区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的主要道路,也是发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地利用类型。在野外调查研究定位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室内人工降雨与人工放水冲刷组合模拟试验的方法进行实验模拟,对该地区土质道路硬地面次降雨侵蚀产流、产沙、侵蚀过程及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该地区土质道路侵蚀与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植被恢复演替初期对模拟降雨产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模拟降雨装置,研究了演替恢复初期不同植被覆盖以及不同处理下坡面降雨的产流过程和人渗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演替开始之初,由于地表土壤的土质比较疏松,土壤的人渗率比较大。随着植被演替的进行,土壤中有机质等物质的逐渐累积,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了变化,土壤的人渗特征也随之降低。剪草降雨小区的实验研究结果说明,在降雨的初期,土壤的人渗性能相对较低,随着实验的进行,在雨滴的打击下,部分结皮被破坏,土壤的人渗率也随之增大。说明地表生物结皮的存在,降低了土壤的人渗性能。采取适当的措施破坏地表生物结皮,有利于提高土壤的人渗性能,增加干旱半干旱地区对降雨的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39.
延安飞马河试验示范区农业生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考察和调查的基础上 ,对陕西省延安市郊飞马河农果复合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区的农业气候、土壤和水等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情况 ,农业生产中存在问题与农田种植结构布局特点 ,农业生产技术应用 ,以及农业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研究 ,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坡耕地耕作管理措施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对坡耕地不同耕作管理措施强化降水入渗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管理措施强化降水入渗速率效用不同,在相同入渗时间情况下,强化降水入渗速率等高耕作>人工掏挖>人工锄耕>直线坡,在中小雨强和较短降雨历时情况下,这种情况表现更为显著。在对黄土高原超渗产流理论和坡面水量平衡方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不同耕作管理措施强化降水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