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7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S-层蛋白(S-layers protein)是位于某些细菌表面的高度有序的具有超微结构的一种外膜蛋白。本试验以蒙古族传统乳制品中分离的短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为材料,应用SDS-PAGE技术对若干乳杆菌进行S-层蛋白的普查,并应用PCR方法克隆出L.brevis的slp基因,对该slp基因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试验结果表明,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L.brevis样品在44~55 ku之间出现目的条带,与文献报道的S-层蛋白大小范围一致;PCR方法正确扩增出大小约为1300 bp的slp基因, 经DNAStar软件遗传分析发现该基因与鸡乳酸杆菌株(GenBank登录号:AY597266.1)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距离最近,与其他种类乳酸菌遗传距离也非常相近;经Genetyx生物软件推导出的S-层蛋白大小理论值约为47 ku,具有显著的外膜蛋白的特性。本试验为后续遗传改造等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2.
绒山羊USP9Y基因的BAC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P9Y是与精子生成密切相关的基因,在动物繁殖育种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在绒山羊精子生成中的作用机理,提高育种率,本研究依据牛的USP9Y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对绒山羊BAC文库进行USP9Y基因的筛选、克隆、测序鉴定。并将测序所得的部分序列与不同物种进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目的片段与牛的同源性为98%,与家猫的同源性为95%,与人、恒河猴、黑猩猩等的同源性为89%,表明该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USP9Y基因的BAC筛选,为后续BAC测序,进一步获得USP9Y全序列及功能研究,充分开发绒山羊的经济价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为体细胞核移植生产转基因动物提供核供体,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同源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5,FGF5)基因打靶载体至体细胞中,经正负双筛选获得了51个细胞克隆,扩繁后剩余12个克隆,最终经DNA及RNA水平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得到4个阳性细胞克隆,即建立了敲除FGF5基因的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系。与普通细胞相比,所得的阳性细胞克隆在细胞形态、性状及生长特性等方面均发生了极其显著的变化:细胞体积增大;边界模糊,立体感降低;生长速率明显下降;胰蛋白酶消化所需时间明显增加。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变化可能是受到了敲除FGF5基因、细胞转染和药物筛选作用等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54.
虎榛子愈伤组织对土生空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研究表明植物不能形成菌根的障碍是缺失一种植物形成菌根的信号物质,这种信号物质可以诱导菌根真菌菌丝的生长和分枝,为下一步研究植物与外生菌根真菌互作的生化机制和互作过程中的信号传导途径提供理论基础,建立虎榛子愈伤组织与其外生菌根菌的共培养体系,在纯培养条件下采用干重法,测定虎榛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匀浆液和愈伤组织分泌物对两株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Fr. (Cg)]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Cg菌株与宿主的愈伤组织共同培养可以明显地促进菌丝的萌发和生长,而愈伤组织匀浆液和愈伤组织分泌物也可促进菌丝体早期生长,其中共培养法培养促生作用最强,尤为突出,两菌株单菌落的生物量分别达到63.5 mg和45.2 mg。初步研究表明,虎榛子愈伤组织与菌根菌共培养可以明显促进菌丝生长,证明虎榛子愈伤组织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类生化物质对外生菌根真菌菌丝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究竟有哪些物质在起作用,是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55.
鄂温克族自治旗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1992年和2002年TM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利用斑块面积、形状、优势度、景观破碎度、土地利用的变化以及各种景观类型之间转换等景观特征指标,从多个层面对鄂温克族自治旗景观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a时间内,研究区域景观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迅速增加,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林地、草地和湿地等景观类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以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河滩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6.
准格尔露天矿区复垦过程中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鄂尔多斯准格尔露天煤矿复垦过程中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及其变化,运用分子生物学PCR-DGGE技术对土壤真菌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煤矿复垦区的土壤真菌比较丰富,包括子囊菌门、球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未分类菌4个类群,其中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是最主要的真菌类群,占到总数的86.4%;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检测土壤微生物的有效手段,在37个测序序列中,检测到不可培养真菌10个,占到真菌总数的27%;不同复垦阶段的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在种植豆科-禾本科牧草的复垦土壤中,除在每个复垦时间均出现少量的共有菌外,大多数的条带以及乔灌草类型下的全部条带表现是无规律的,说明真菌种类是随复垦时间的不同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很复杂;从多样性指数方面来看,除了1993年复垦样地多样性比较低外,1992-2003年间的各复垦样地中的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7.
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应用及其在植物中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子点是一种最新型的荧光材料,与传统的有机染料分子相比,具有颜色丰富、光化学性质稳定、荧光散射少、光漂白作用小、生物毒性低等特点。量子点在生物标记、人体病理学、材料科学、植物细胞分离与标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微生物、生物成像以及生物芯片等研究领域中都具重要作用。综述了量子点的特征、研究进展以及在动植物、医学中的应用,分析了它在植物研究上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应用价值,并对量子点在植物中的应用前景和具体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8.
试验旨在建立绒山羊毛囊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进行鉴定。利用两步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毛囊干细胞,对其进行传代培养,测定生长曲线和克隆形成率,采用油红O和茜素红染色法对第5代毛囊干细胞向成脂和成骨分化情况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毛囊干细胞形态均一,体积小,呈典型的铺路石状生长,生长曲线呈S型,克隆形成能力强。成脂诱导后,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质增多,胞内出现小脂滴,诱导12 d后,脂滴逐渐增多,油红O染色呈阳性;成骨诱导后,细胞边缘模糊,出现颗粒状结节,经茜素红染色呈阳性。表明获得的绒山羊毛囊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59.
干旱胁迫对甘草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当年生甘草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的处理方法,研究干旱胁迫对甘草根、叶组织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干旱处理后4d和6d,甘草根、叶组织中活性氧分别出现小幅积累,随之抗氧化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氧化酶(APX)活性开始大幅提高,并一直维持高活性至处理后10~12d;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处理后12~14d),抗氧化酶类活性迅速下降,与此相对应,活性氧再次出现大量积累,膜透性明显增加.以上结果表明,适度水分胁迫下,甘草自身通过抗氧化酶类活性提高及时清除活性氧,减轻膜损伤;重度胁迫下,上述活性氧代谢平衡破坏,活性氧积累,膜脂过氧化加剧.  相似文献   
60.
磷脂酶D(PLD)是一种重要的磷脂水解酶.文章介绍了PLD的生化特性及其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对环境胁迫和植物激素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