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27篇
  68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渗水地膜覆盖条件下原生盐碱荒地盐分累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水地膜覆盖是一项新的农艺技术,其保墒性可有效地控制地表蒸发从而抑制土壤盐分表聚,其单向渗水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土壤水分运移从而控制土壤盐分累积。本试验在朔州市应县原生盐碱荒地区,设覆盖渗水地膜、覆盖普通地膜和不覆盖三种处理方式,跟踪观测2007年10月19日到2008年10月30日不同覆盖措施条件下原生盐碱荒地的土壤盐分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渗水地膜具有更为明显地抑制盐分表聚的作用,土壤剖面的盐分变化量和透过地膜进入土壤中的水量存在负相关关系,可利用渗水地膜来控制土壤盐分累积,基于透过地膜的水量叠加可以逐步减小土壤剖面的总含盐量,进而达到逐步淋洗脱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2.
为探讨植被建设对水沙变化的影响,分析了北洛河流域森林植被和小流域生态修复的减水减沙作用.结果表明,森林植被对径流、泥沙有明显的削减作用,可削减径流62.4%,泥沙94.9%,同时还调蓄了径流的年内分配,可将20%~30%左右的汛期径流调节到非汛期释放.但也应当看到,森林一旦遭受破坏,在暴雨洪水的作用下,林区洪水泥沙也会剧增.另外,从小流域生态修复对水沙变化的影响来看,生态修复具有一定的减水减沙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各类小麦品种不同春化时间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强冬性、冬性、半冬性、春性不同类型中五个代表性小麦品种进行不同春化时间、不同低温处理试验,探讨小麦春化反应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抗寒性差异较大;低温春化特性与抗寒性是同一外界条件(即低温)诱导的品种所具有的两种遗传特性,要求较长低温春化时间的品种,抗寒性不一定强,但抗寒性强的品种,要求的春化时间一般较长,春化有利于抗寒性的形成;同一品种不同春化时间处理后幼苗的抗寒性不同,随着春化时间的延长,抗寒性增强,春化时间适宜者抗寒性最强;但同时也发现春化时间超过适宜范围后,抗寒性又下降这一现象目前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04.
中国苹果的果实品质一直是影响出口价格和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钙是决定果实品质的最重要的矿质营养元素,适宜的钙含量对于保持果实硬度,降低苹果生理病害有重要作用。综述了苹果树上常见的缺钙症状、影响因素及补钙措施,以期为苹果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樟子松和油松是山西省雁北地区防风固沙的主要造林树种,由于该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使两树种的生长状况呈现出一定的差异。针对两树种的生长情况、树木蒸腾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樟子松自引种到我省雁北地区以来长势良好,胸径、树高等各项生长指标都远远超过了乡土树种油松,而且蒸腾强度弱,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是雁北地区造林的理想树种之一;油松是雁北地区的乡土树种,蒸腾强度弱,抗旱性强,也可作为雁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是由于两树种生长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两树种在防风固沙方面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因而,研究两种树种的适生性和生长差异对雁北地区优选造林树种、适地适树、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基于3S技术的可收集雨水资源潜力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前已有的雨水收集利用工程中,出现了部分蓄水设施无水可蓄和部分蓄水设施经常溢流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区域集雨能力不了解,集雨工程建设不科学之故。该文提出了区域可收集雨水资源潜力和局地径流汇集能力两个指数,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对区域的地形地貌及下垫面状况进行了较为精确的刻画与描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区域内少雨、平水、多雨3种年型下的可收集雨水资源潜力;模拟了区域内的降水径流状况,计算了区域内的局地径流汇集能力,结果可用于指导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设计与建设。  相似文献   
107.
食用菌混流式隧道干燥设备的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前的食用菌隧道干燥设备为风机顶置逆流式,初始投资少,结构简单,但热效率低,经济效益差,不能满足企业节能降耗的要求.将其改进设计为混流式隧道干燥设备后,热空气流动均匀,并能合理回收利用废气热能,显著提高了干燥设施使用的经济效益,既节能又省时.试验表明,改进的设备较原有设备节能20%以上,节省劳动力50%,日产平均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08.
韩英 《中国饲料》2021,1(8):129-13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被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养殖业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支撑作用,两者融合发展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集约化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对环境要求比较高的旅游业来说,与养殖业的融合很容易受养殖业影响,特别是养殖过程中的物料供应和排泄物处置问题。同时,两者融合发展也因其处于不同的行业有待进一步规范。本文就“旅游+养殖”模式下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循环经济的视角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旅游|养殖|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9.
为精准把控并及时调节葡萄大棚棚内小气候,利用清徐县葡萄大棚农田小气候站观测数据及气象站、辐射站、土壤水分站资料,建立以棚外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总辐射、土壤湿度为输入变量,棚内气温、相对湿度、土壤温度为输出变量的基于BP神经网络葡萄大棚小气候预测模型。为了对比分析BP神经网络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同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其训练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绝对误差分别为1.55 ℃、4.46%、0.77 ℃,标准误差分别为2.18 ℃、5.94%、1.00 ℃;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绝对误差分别为1.37 ℃、2.84%、0.42 ℃,标准误差分别为1.96 ℃、4.60%、0.53 ℃。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精度满足棚内小气候要素预报要求。  相似文献   
110.
冬小麦气候影响评价方法和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百分位法对冬小麦相对气象产量进行气候年景划分,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确定各生育期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评价指标和灾害分级指标。所建立的气候年景评价模式和灾害评估模式具有较好的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