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37篇
农学   100篇
基础科学   47篇
  14篇
综合类   559篇
农作物   73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233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评价兽用复方癣净凝胶剂的安全性,试验以家兔为模型,通过一次给药及多次给药,观察兽用复方癣净凝胶剂对家兔皮肤的刺激性反应;同时建立豚鼠模型,观察兽用复方癣净凝胶剂对豚鼠皮肤的过敏反应。结果发现:兽用复方癣净凝胶剂对家兔完整皮肤刺激反应的平均分值小于0.5、属于无刺激药物,但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对豚鼠皮肤过敏反应的分值为O,致敏率为O,具有弱致敏性。表明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研制的兽用复方癣净凝胶剂用于治疗动物皮肤真菌病安全,但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  相似文献   
102.
为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和《高教强省规划》等文件精神,发挥省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专业建设的总体水平,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2010年率先在生物科学等4个专业开设了英才班,其主要目的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不断探索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03.
应用扫描电镜对卫星搭载的2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的花粉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花粉为长球形和近球形2种,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具3(拟)孔沟,沟为条形,狭缝状,沟长至两极,孔处有外突或无;花粉外壁纹饰为穴状、粗糙状、网状3种;花粉的外壁纹饰不同品种间以及同一品种的不同处理间均有差异.这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花粉形状、大小和外壁纹饰与地面对照对应品种的花粉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空间飞行因子可导致花粉发育异常及可遗传突变等诱变效应.卫星搭载的2个品种存在花粉败育,不同品种间败育花粉数量存在差异.败育花粉粒形状干瘪,外形异常.  相似文献   
104.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固相标记免疫测定技术,以其简便、快速,可通过肉眼观察到显色结果,已成为当今主要的免疫分析方法。1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据报道,有人建立的检测O型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检测53份试验  相似文献   
105.
设施蔬菜温室白粉虱的绿色防治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可行的绿色防治措施替代化学药剂防治温室白粉虱,达到降低防治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本研究在蔬菜大棚内采用笼罩小区法,运用多种天敌昆虫、黄色诱虫板单项和集成组合技术防治温室白粉虱,比较各项措施的防治效果、投入、投入产出比、纯增效益、番茄产量和增产率。结果表明:丽蚜小蜂和黄色诱虫板集成组合技术防治温室白粉虱,防治效果76.66%,增产率9.64%,投入250元·标准棚~(-1),纯增收益1 332.8元·标准棚~(-1),投入产出比1.00∶6.33,放蜂量20 000头·标准棚~(-1),放蜂次数3次,每次释放间隔7 d;悬挂黄色诱虫板防治温室白粉虱,防治效果62.54%,增产率7.36%,投入50元·标准棚~(-1),投入产出比高达1.00∶24.19,用量50张·标准棚~(-1)。综合考虑,运用黄色诱虫板防治温室白粉虱,投入成本低,使用方便,防治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齐齐哈尔西部半干旱区的节水效果,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计常规种植和原垄坐水两个处理,分析原垄坐水处理对土壤容重、水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土壤容重在0~10和10~20 cm土层差异不显著,在20~30 cm土层中,原垄坐水处理土壤容重较常规种植低2.24%。而原垄坐水处理,在成熟期土壤容重在10~20 cm土层较常规种植下降4.23%,其他土层无明显差异。不同处理播种前和抽穗期土壤含水量无明显差异。苗期和拔节期时,与常规种植相比,原垄坐水处理土壤0~20 cm含水量高4.13%和11.32%。原垄坐水处理比常规种植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30%、出苗率提高6.34%、籽粒含水量降低4.23%,产量增幅为9.11%。  相似文献   
107.
为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以玉米秸秆不还田为对照(CK),设置秸秆覆盖还田、秸秆旋耕还田和深翻秸秆还田3种方式,测定不同方式对玉米田有机质、养分含量、AM真菌侵染效应及GRS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和CK相比,连续2年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有利于AM真菌生长代谢及对根系侵染效应的发挥,且3种还田方式中,秸秆深翻还田效果最显著,可使AM真菌对玉米根系的侵染频度提高88.67%;侵染强度提高300.66%;孢子数增加106.67%。  相似文献   
108.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春谷种子的辐射诱变效应,以春谷品种嫩选17为材料,采用0、150 Gy、200 Gy、250 Gy、300 Gy和35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谷种,探究辐射对谷子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嫩选17在低辐射剂量(150~200 Gy)下对种子发芽、出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辐射剂量升高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逐渐受到抑制,350 Gy剂量下对谷子种子的损伤较大,严重影响其出苗及幼苗生长,幼苗成苗率急剧降低。根据半致死剂量回归方程计算出嫩选17的半致死剂量为284.1 Gy。  相似文献   
109.
以紧凑耐密型玉米品种嫩单18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种植密度:60 000株/hm~2和75 000株/hm~2;设置4个施氮量:0(N0)、120 kg/hm~2(N1)、240 kg/hm~2(N2)和360 kg/hm~2(N3)。探究栽培密度与氮肥施用水平对耐密型玉米品种嫩单18单株及群体干物质积累特性、氮素转运效率、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氮肥施用水平对千粒重、穗粒数、产量、花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花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影响显著;增加种植密度,同一施肥水平下嫩单18的千粒重和穗粒数显著降低,花后氮素同化量对子粒的贡献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对子粒的贡献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与低密度种植情况相反,表明高密度条件下花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对提高玉米产量的贡献较大。因此,根据品种特性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减少氮肥用量能够更好地协调群体与个体间的关系,提高群体的光能和养分利用效率,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综合玉米子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嫩单18的适宜栽培模式为密度75 000株/hm~2、施氮量240 kg/hm~2。  相似文献   
110.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为达到精准喷洒农药、减少污染的目的,设计一种变量式喷药装置,可对喷药量进行精确控制,实现变量喷药。利用Simulink对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并与现有装置进行对比分析,在单位阶跃信号输入下,压力和施药量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分别为50 ms和45 ms。变量式喷药装置灵敏度高,农药有效利用率大幅提高,从而可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对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喷灌人员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