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43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4篇
  36篇
综合类   744篇
农作物   64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43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翠康生力液喷施浓度和喷施时间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方案试验的各项参数,建立了喷施浓度和喷施时间对马铃薯产量的函数模型,同时确定了喷施的最佳浓度为2359.12-4408.96mg·kg^-1,最佳喷施时期为开花期后4-14d。  相似文献   
32.
我省县级测土施肥化验室建设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如选址不当、水电配置不符、质量控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搞好实验室标准化设计,从而进行系列化实验、达到一个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测土施肥化验室。  相似文献   
33.
本实验对引进28个白菜新品种进行夏秋季露地栽培品比试验,从地上部生长特性和产量等方面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新2号”的株高、开展度和净菜率最大,“北京新1号”的最大叶长和叶宽最大,“京春黄”的单株毛重、单株净重和产量最大.“京春娃娃菜”的平均单株净重最小,产量也最低,但其风味特别好,可作为本地高端市场或特菜种植.综合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好的品种还有“胜春黄”、“北京新1号”、“黄心大白菜”、“四季春”、“高冷地”和“津秀一号”.  相似文献   
34.
小叶丁香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述了小叶丁香的分布特点、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介绍了青海省当地居民常用的几种小叶丁香的栽培繁育方法。  相似文献   
35.
以PDA和Plate Count Agar作为基本培养基,外加不同浓度配比抗菌素进行脱菌。结果表明:以PDA125 mL作为基本培养基外加1 g/L黄连素10 mL、1 g/L卡那霉素10 mL和外加1 g/L黄连素10 mL、1 g/L多菌灵10 mL,姜块脱菌试验染菌率为0,脱菌效果良好。以PDA125 mL作为基本培养基外加1 g/L青霉素10 mL、1 g/L卡那霉素10 mL,姜芽脱菌试验染菌率为0,脱菌效果良好,另外整个试验过程姜芽的脱菌效果均优于姜块的脱菌效果。  相似文献   
36.
防治马铃薯枯萎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30%病虫净3号、64%杀毒矾、25%甲霜灵、50%乙膦铝锰锌、72%杜邦克露和50%代森锰锌6种药剂对马铃薯枯萎病进行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病虫净3号对马铃薯枯萎病的防效优于其他常规药剂,药后15 d防效达71.95%,其次是72%杜邦克露和25%甲霜灵,防效分别达71.22%和61.59%,防效最差的是64%杀毒矾,仅为47.18%.  相似文献   
37.
青海春蚕豆以产量高、品质优、商品率高而著称,通过对青海春蚕豆高产(5.625 t/hm2以上)栽培技术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其群体发育动态规律,旨在为春蚕豆高产栽培和研究提供详实、便捷的技术依据,使蚕豆栽培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8.
柴达木地区新疆杨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新疆杨插穗催根不同处理方法和扦插时间对比试验,总结出柴达木地区新疆杨扦插育苗过程中最佳的插穗催根方法和扦插时间。  相似文献   
39.
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s)隶属于黄症病毒科(Luteovirdae)黄症病毒属(Luteovirus),由该病毒引起的小麦黄矮病最早在美国发生并报道,此后在国外其他地域也曾有过发生报道。在我国,小麦黄矮病最早于 1960 年在陕西、甘肃发生并报道,近年来,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有发生,该病害被称为麦类作物上的“癌症”,对麦类作物生产影响较大,为害严重时,造成麦类作物产量大幅降低。BYDV 株系的划分依据为其传毒介体蚜虫的传播专化性,即一个病毒株系只能由一种或两种蚜虫进行传播,根据 ICTV 国际病毒委员会分类系统报道,目前国际上确定的该病毒株系有 BYDV-MAV、BYDV-PAV、BYDV-RMV、BYDV-SGV 等,我国鉴定有 BYDV-PAV、BYDV-GPV、BYDV-GAV、BYDV-RMV 4 个株系,GAV 为我国流行株系。主要从 BYDV 的为害症状、株系分化、传播介体、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病害防治方面进行相关综述,着重介绍 BYDV-GAV 株系的抗性鉴定、抗性基因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害的抗病育种和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0.
本文简述了沙木蓼硬枝扦插时,采用不同基质、不同穗长和不同生长素的对比试验效果。结果表明,基质以耕作土和沙子混合,比例8:2的效果良好;三种生长素NAA(吲哚乙酸)、IAA(萘乙酸)和GGR(生根粉)对苗木生长都有促进作用,浓度以100~200mg/L为宜;插穗适宜长度为8~12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