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229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89篇
  130篇
综合类   868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46篇
园艺   114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地方畜牧养殖相关政策法规带动下,榆林养牛业呈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而要想增加牛群数量,提高质量和获得更多的畜产品就得保证母牛有正常的繁殖功能,提高母牛的繁殖力。由此,本文就满足母牛营养需求、加强母牛饲养管理、合理组织配种、加强母牛护理措施四个方面就提升母牛繁殖力进行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2.
陕北生态桑改作果桑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生态桑经济利用价值低,改作果桑可以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介绍了榆林市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气候、土壤及桑树生长特点,总结了嫁接果桑技术和果桑管护技术。  相似文献   
93.
分析了2010年春季气候条件及其对榆阳区大扁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建议。结果表明,2010年春季气温偏低,降水量偏多;全市平均气温为9.9℃,较常年同期偏低1.2℃,对冬小麦返青不利,大扁杏生长滞后;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4成,大部分地方农田墒情良好,对春播生产比较有利;4月平均气温为8.8℃,较常年同期偏低2.8℃;3、4月份的寒潮强降温和雨雪霜冻天气,导致设施农业、经济林果受损较重;榆阳区6 800 hm2大扁杏遭受雨雪霜冻灾害,减产达66.7%。  相似文献   
94.
榆林地区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榆林地区马铃薯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种类、为害程度及发生为害规律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生产实际建立综合防治示范区,总结出防治病虫害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95.
结合当前榆林谷子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榆林谷子产业发展的优势、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技术需求,同时,探讨了谷子育种、栽培、生产、加工在产业化发展中应注意问题,并提出了谷子产业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6.
利用陕西省米脂县1971-2010年的降水、温度资料和主要农作物玉米、谷子、马铃薯、大豆等产量资料,分析了米脂县近40 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结果表明:米脂县1971-2010年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048℃;降水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37 mm;玉米、谷子、马铃薯、大豆等优势农作物的年产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增长速率马铃薯谷子玉米大豆,在9.7~41.1 kg·hm-2之间。4种优势农作物在优、劣年景差异在1.2~1.7倍之间。研究区优势农作物产量主要受夏季降水量变化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中应可以从农业产业调整、病虫害防治、农业生产管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的方面进行应对,以保障研究区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7.
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检测值、土壤养分校正系数、肥料利用率、马铃薯经济产量需肥量等施肥技术指标体系,以及马铃薯的目标产量和吸肥特性,施用不同的肥料品种有不同的制定方法,最终形成符合该区域施用的30%含量的马铃薯专用配方肥(N∶P2O5∶K2O=10∶6∶14),技物结合,直接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  相似文献   
98.
从高产耐密品种选择、种植密度增加、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氮肥分次施肥、全程机械化作业等关键技术和技术流程方面总结了陕西省榆林市北部风沙滩水地玉米标准化种植技术,以期为榆林市玉米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
通过野外样方调查,对红碱淖湖岸带植物群落的组成、种类、数量、盖度等进行了统计,计算了红碱淖湖岸带植物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分析了其物种的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红碱淖湖岸带植物共有9科,25属,36种,以菊科、禾本科、紫草科、藜科、豆科等植物为主。其中,禾本科和菊科约占全部种数的61.11%,表明此两大科植物在红碱淖生态系统演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种类以披针叶黄华、拂子毛、沙蒿、和狗娃花、苦苣菜、细叶韭、芦苇等为主。红碱淖湖岸带植物丰富度指数(R)为1.00-18.00,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0.36,Simpson多样性指数(H)为0-0.8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D)为0-0.92。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特别是入湖径流急剧减少因素影响,红碱淖湖岸带植物物种结构简单,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00.
榆林市经济林主要有枣树、山杏、桃树、苹果、梨树、葡萄、核桃。栽植葡萄和桃树收入最高,每667m2分别达到6 780元和4 640元。经济林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红枣裂果严重;晚霜严重危害山杏、桃树的开花、坐果;农民缺乏经济林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