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23篇
  11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研究了咪鲜胺及其代谢产物在橙汁中的残留检测方法,使用石油醚:丙酮(8∶2,V/V)提取,石油醚萃取净化,将咪鲜胺及其代谢产物在高温下与吡啶盐酸盐反应,待全部转化成其代谢产物2,4,6-三氯苯酚后进行测定。其在橙汁中的最小检出量为10-11 g,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kg,咪鲜胺在橙汁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2.5~109.1%,变异系数在5.7~9.7%之间,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咪鲜胺在常温和冷冻条件下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6.3d和105.0d。表明咪鲜胺在冷冻条件下降解缓慢。本实验优化了咪鲜胺衍生化过程与净化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毒性小、灵敏度高、可同时检测多个样品等特点。  相似文献   
32.
调查了贵州顶坛花椒锈病的发生特点,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所选的药剂中,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较好,浓度为1 000倍液时,两次的防效分别为48.9%和67.1%;浓度为1 500倍液时,防效分别为46.3%和61.3%.  相似文献   
33.
40%高氯·马乳油对柑橘蚜虫大面积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40%高氯.马乳油1∶2000倍液对柑橘地的柑橘蚜虫进行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高氯.马乳油对柑橘蚜虫防治效果稳定,达90%以上,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高粱转录因子BZR1基因家族的表达特征,以高粱BTx623为材料,通过生物信息学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对高粱BZR1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激素应答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粱基因组中共鉴定到9个BZR1基因家族成员,根据染色体位置命名为SbBZR1-1~SbBZR1-9,其氨基酸序列长度在191~716 aa之间,理论分子量大小在20.99~80.41 kD之间,理论等电点在4.75~10.62之间;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高粱BZR1基因家族与单子叶水稻和玉米的同源性为67%~100%;该家族各个成员之间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数量差异较大。SbBZR1-3Sb-BZR1-4SbBZR1-9基因在高粱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经200 μmol/L脱落酸处理后,SbBZR1-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在9 h时达到最大,而高粱SbBZR1-4SbBZR1-9基因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SbBZR1-3SbBZR1-4基因在1 μmol/L油菜素内酯诱导下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表达趋势,但SbBZR1-9基因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在1 mmol/L γ-氨基丁酸和100 μmol/L褪黑素处理下,SbBZR1-3SbBZR1-4SbBZR1-9基因均显著上调表达;经10 μmol/L吲哚乙酸处理后,Sb-BZR1-3基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趋势,SbBZR1-9基因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SbBZR1-4基因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表达趋势。表明高粱BZR1基因家族在激素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通过测定40个贵州地方水稻材料籽粒的理化性状、淀粉品质、蛋白质组分及微量元素Fe、Zn、Se含量等品质性状,分别对各性状之间进行了相关关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相关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40个贵州地方品种材料品质性状差异较大,部分稻种资源具有优良品质性状和极高的营养品质,主要表现为支链淀粉含量高、铁含量及硒含量也相对较高.研究结果为挖掘和利用贵州地方优异稻种资源、开展水稻育种及生产等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气相色谱法测定番茄中乙烯利的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法(GC)测定番茄中乙烯利残留的方法。番茄样品经甲醇-盐酸溶液(V/V=95∶5)提取,无水乙醚萃取,重氮甲烷衍生化,采用GC-NPD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2.85%~97.5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9%~4.38%(n=5),乙烯利的最小检出浓度为0.015 86mg/kg。该方法的杂质干扰少,准确性和灵敏度高,能快速测定出番茄中乙烯利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测定紫金标(Ceratostigma minusStapf ex Prain)不同萃取相的抗菌活性,为紫金标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琼脂扩散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用微量稀释法测定MIC、MBC值。[结果]紫金标不同萃取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石油醚层对上述4种标准菌和耐药菌的抑制活性均较高,其对这4种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0.005、0.078、0.156和0.005 mg/ml。[结论]紫金标初提物呈现广谱抗菌特性,且具有抗耐药菌作用,这为紫金标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35S启动子驱动的ipt基因遗传转化杜仲,分析ipt基因对杜仲遗传转化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转ipt基因及空载体,外植体不定芽的分化率分别为0.96%和0.93%,差别不明显,但转ipt基因的单位外植体平均长芽数为3.1个,明显高于对照的1.9个,进而促进了杜仲遗传转化的不定芽的诱导,其不定芽...  相似文献   
39.
李磊  曾晓芳  赵德刚 《种子》2014,(4):10-13,17
以EMS诱变处理贵州地方稻种来拢,建立突变体库,并从中筛选1份能稳定遗传的小圆粒半矮秆突变体srd-1为材料,对其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rd-1突变体茎节数目减少,茎节和颖壳纵向上细胞长度缩短;生长发育后期光合速率减小较为缓慢,能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在籽粒成熟期,由于叶绿素b含量的增加导致了叶绿素总量高于野生型,叶绿素a/b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40.
将经过低剂量60Co-γ辐射(0、5、10、20和30 Gy)种子预处理的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品种‘Victorian’)幼苗在室内控制条件下进行紫外线B辐射[6.5 kJ/(m2.d)]处理。UV-B辐射导致严重的苗体伤害,比如衰老加快、生长抑制和膜脂过氧化,然而低剂量的60Co-γ辐射(LDG)种子预处理显著降低了苗体UV-B伤害,尤其是20和30 Gy(1 Gy=1 J/kg)。抗坏血酸和UV吸收化合物在LDG处理下显著升高,UV化合物进一步被UV-B辐射提高了2倍以上;30 Gy处理的叶片光合色素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因此我们推测植株UV-B耐性在LDG处理下的提高至少部分归咎于抗坏血酸和UV化合物含量的提高,以及保持高水平光合色素的能力。本研究还探讨了LDG和UV-B复合处理的耐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