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篇
农学   59篇
  44篇
综合类   358篇
农作物   7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利用菌丝生长法、ISSR分子标记和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探讨了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丙环唑的敏感性以及不同敏感性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致病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丙环唑产生了抗药性,抗药性菌株的抗性倍数达到2.1~9.4倍。筛选获得的10条ISSR引物对55个菌株共检测出153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百分比高达93.46%。在敏感型、中间型和抗药型群体中多态性位点百分比分别为77.12%、69.93%和81.70%,在抗药型群体中,等位基因观测值、等位基因有效值、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均高于敏感型群体,表明玉米小斑病菌抗药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与抗药性水平和地理来源均有较高的相关性。致病性测定表明,丙环唑不同敏感性病菌群体对11个鲜食玉米品种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但是,在9个玉米品种上,敏感型群体中强致病力菌株出现频率明显低于抗药型群体。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玉米小斑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及其田间抗药性监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2.
为了选育适应福建省生态条件的裸大麦新品种,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分蘖盛期的‘驻96005’植株得到父本,与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编号为‘04M85’的裸大麦种质材料为母本,杂交培育成裸大麦新品种‘福米麦2 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穗大、粒大、较抗白粉病、经济效益高等优异性状,适宜在福建省东南地区种植,于2016 年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秋水仙素诱发大麦变异选育新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3.
为明确9种常用除草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在福建省甜玉米制种田,采用茎叶喷雾法开展了9种除草剂在推荐剂量下的田间药效试验,并测定了除草剂对甜玉米及其后茬花椰菜和萝卜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施药后25 d,9种除草剂的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2%以上;施药后50 d,27%烟 ? 硝 ? 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有效成分(下同) 810 g/hm2 ] 和25%硝磺 ? 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 (750 g/hm2 ) 处理的杂草防除效果最好,以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 (180 g/hm2 ) 处理的杂草防除效果最差,杂草覆盖表现为重度。供试的9种除草剂对甜玉米生长安全,无明显药害症状,且部分药剂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以25%硝磺 ? 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20%烟嘧 ? 辛酰溴苯腈可分散油悬浮剂 (300 g/hm2 )、8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 (1 440 g/hm2 ) 和27%烟 ? 硝 ? 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处理的玉米产量较高,与对照相比,增产率分别为21.03%、19.26%、18.74%和16.84%。10%硝磺草酮悬浮剂 (150 g/hm2 )、27%烟 ? 硝 ? 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33.5%硝磺 ? 异丙草胺 ? 莠去津悬浮剂 (1 005 g/hm2 ) 和30%苯唑草酮悬浮剂 (27 g/hm2 ) 处理对后茬花椰菜和萝卜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增产率分别为18.05%和13.68%、3.37%和12.67%、15.45%和11.06%、8.21%和11.67%,但40 g/L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 (60 g/hm2 ) 对后茬花椰菜和萝卜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与清水对照相比,分别减产9.74%和3.57%。研究结果可为甜玉米田杂草防除有效药剂的合理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4.
测定丰花1号玫瑰花朵中氨基酸、矿质元素及多种活性成分及含量。研究表明,丰花1号玫瑰植株生长旺盛,第二年667 m2鲜花产量为100 kg,开花期50 d左右,能适应闽东地区的高山气候。经测定,花朵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达10.80%。活性物质含量中,多糖为1.76%,黄酮为5.14%,多酚为14.3%,每100 g含维生素C 58.7 mg;中微量元素含量中,钙、镁含量分别为2.01、2.40 g·kg-1,铁、锌、铜含量分别为108.0、23.3和8.2 mg·kg-1;4种重金属含量及4种农药残留均符合相关标准。综合评价认为,闽东高山区玫瑰花的多种活性成分及中微量元素含量较高,且食用安全,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及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45.
通过比较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与其近缘种之间的TEF-1α(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1 alpha)基因序列差异,设计并筛选出一套对茄镰刀菌具有种特异性的LAMP引物,建立了检测苜蓿根腐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技术体系,并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该方法在64℃等温条件下进行核酸扩增反应60 min,即可肉眼根据反应液颜色变化判定扩增产物。在特异性实验中,仅茄镰刀菌的DNA在检测后呈绿色的阳性反应,而其它供试菌株的DNA均呈橙色的阴性反应。该方法对目标病菌DNA的最低检测限为10 fg/μL,同时还可检测出苜蓿发病组织中的目标菌,因此,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灵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6.
高萝卜硫素青花菜新品种‘福青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科  吴秋云  李宾  郑金贵 《园艺学报》2008,35(12):1854-1854
 青花菜新品种‘福青1号’为中晚熟一代杂种,株高60 cm,开展度65 cm,叶片15片,叶面蜡粉中等,叶色绿,花球绿,花蕾中细,定植后80 d开始收获。萝卜硫素含量高达984.47 μg·g-1,是对照品种的9.45倍。  相似文献   
147.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化胆碱在萝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氯化胆碱水剂对萝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0%氯化胆碱水剂增产幅度为6.86%~12.20%,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每667 m2药剂用量10~20 m L,随着药剂施用量增加产量也增加。超过一定的用量药,萝卜的产量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48.
李大忠  张前荣 《蔬菜》2018,(10):70-74
为了选育优良苦瓜新品种,利用23个苦瓜核心亲本,根据可预期的F1性状配制了26个杂交组合。通过对第1雌花节位、瓜形、瓜蒂、瓜尾形状、瓜肉厚、单瓜质量等性状以及产量的比较,筛选出了MA0361×ZK25-2、ZK90×ZK54、ZK91×ZK90、YW8×ZK54、YW4×ZK25-2等5个优良组合,较对照增产41.5%~95.6%,适宜进行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149.
为筛选获得对建兰炭疽病菌胶孢炭疽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放线菌,以野生山地兰花表层土壤为分离样本,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25株放线菌,初筛出6株对建兰炭疽病菌胶孢炭疽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其中菌株SVFJ-07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达83.64%。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认菌株SVFJ-07为酒红链霉菌。该菌对多种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对建兰炭疽病的室内防效为70.06%,田间防效66.27%~68.54%。可见,酒红链霉菌SVFJ-07对建兰炭疽病菌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生防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50.
为研究防治甘薯斜蚊夜蛾的高效环保新药剂,开展了5种不同杀虫剂防治甘薯斜纹夜蛾的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 mL/hm~2防治甘薯斜蚊夜的防治效果最好,增产最多;其次为20%氟虫双酰胺WG 150 g/hm~2,但其防治效果、增产效应与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 mL/hm~2处理无显著性差异。2种药剂可轮换使用,以减轻害虫抗药性,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