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1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燕麦品种‘定莜6号’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喷施过氧化氢(H2O2)对盐胁迫下燕麦幼苗生长、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150 mmol/L NaCl胁迫显著抑制燕麦幼苗生长,提高叶片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水平,降低谷胱甘肽(GSH)和可溶性糖含量;喷施0.01 mmol/L H2O2对NaCl胁迫引起的生长抑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并提高了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了游离氨基酸含量。2)NaCl胁迫下,虽然燕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但O2·-、H2O2和丙二醛(MDA)积累;喷施H2O2进一步提高了NaCl胁迫下燕麦的上述抗氧化酶活性和GSH含量,却降低了O2·-产生速率及H2O2和MDA含量,说明外施H2O2能够增强盐胁迫燕麦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伤害。以上结果表明,外源H2O2可通过调控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活性氧代谢提高燕麦耐盐性。  相似文献   
22.
采用营养液砂培方法,研究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NaHCO3胁迫下裸燕麦幼苗生长、活性氧代谢和渗透溶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 μmol/L SNP能够缓解75 mmol/L NaHCO3胁迫对裸燕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25 μmol/L SNP的缓解作用最明显,可降低裸燕麦叶片O2·-、H2O2、丙二醛和有机酸含量,增强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质膜H+-ATPase活性,提高叶片谷胱甘肽、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含量和K+/Na+,但对抗坏血酸含量影响不大。分析表明,外源NO可能通过激活抗氧化系统活性、促进渗透溶质积累和改善Na+、K+平衡缓解碱胁迫对幼苗的伤害和生长抑制,从而提高裸燕麦的耐碱性。  相似文献   
23.
盐、碱胁迫对燕麦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砂培‘定莜6号’燕麦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 Cl和Na HCO3(0,50,100,150,200 mmol·L-1)胁迫对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黄素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Na Cl胁迫下,随着处理浓度增加,燕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q P)和Hill反应活力明显下降,非光化学猝灭(NPQ)、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激发能分配不平衡偏离系数(β/α-1)、叶黄素循环脱环氧化状态(A+Z)/(V+A+Z)显著提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气孔限制值(Ls)先升后降,胞间CO2浓度(Ci)先降后升。(2)在Na HCO3胁迫下,随着处理浓度增加,燕麦叶片叶绿素含量、Pn、Gs、Tr、Ls、Fv/Fm、ΦPSⅡ、q P和Hill反应活力显著下降,Ci、NPQ、Y(NPQ)、Y(NQ)、(β/α-1)、(A+Z)/(V+A+Z)明显增大,类胡萝卜素先升后降。(3)在相同Na+浓度下,Na HCO3胁迫的燕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Pn、Gs、Tr、Fv/Fm、ΦPSⅡ、q P和Hill反应活力下降及NPQ、Y(NPQ)、Y(NO)、(β/α-1)、(A+Z)/(V+A+Z)增加的幅度大于Na Cl胁迫。表明盐、碱胁迫均对燕麦幼苗光合系统造成了伤害,但碱胁迫的伤害程度大于盐胁迫。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辽宁雏蝗(Chorthippus liaoningensis Zheng)3个不同地理种群(长白山种群、敦化种群、漠河种群)的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方法]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制片,使用BSG法处理染色体C带显带。[结果]辽宁雏蝗3个不同地理种群具有相同性别决定机制XO型,相同染色体数目2n(♂)=17,NF=23。3个地理种群染色体组式相似,染色体核型相同都为"1C"核型。在C带带型方面,3个地理种群的C带带型都比较单一,都仅具有着丝粒带。在异染色质总含量方面三者存在着差异。[结论]基于3个地理种群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的特点,说明3个不同地理种群的辽宁雏蝗为同一种,但因为地理位置不同,同种内不同地理种群染色体C带带型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新型气体信号硫化氢(H22S)对渗透胁迫下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裸燕麦(Avena nude)品种‘定莜9号’种子为材料,采用H22S供体硫氢化钠(NaHS)浸种浓度和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渗透胁迫两因素试验,其中NaHS浓度设0、0. 2、1. 0 mmol·L-1和5. 0 mmol·L-14个水平,PEG浓度设0、119、149、178 g·L-1和202 g·L-15个水平,进行完全组合设计,共20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裸燕麦种子萌发参数(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和贮藏物质转运率)和幼苗生长参数(胚根长、胚芽长和幼苗干重),运用隶属函数分析方法对不同处理种子的耐渗透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NaHS浓度和PEG浓度对各萌发参数和幼苗生长参数均有显著影响;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和胚根长影响显著。(2)在同一NaHS浓度下,随着PEG浓度提高,各萌发参数和幼苗生长参数均显著下降,而平均发芽时间呈增加趋势。(3)在相同PEG浓度下,0.2 mmol·L-1NaHS浸种对各萌发参数和幼苗生长参数均无显著影响;1.0 mmol·L-1NaHS浸种提高了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贮藏物质转运率、胚根长、胚芽长和幼苗干重,降低了平均发芽时间;5.0 mmol·L-1NaHS浸种提高了平均发芽时间,而其余各萌发参数和幼苗生长参数均呈下降趋势。(4)利用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知,用1.0 mmol·L-1NaHS浸种可提高PEG渗透胁迫下的综合评价D值,而5.0 mmol·L-1NaHS浸种处理的D值显著下降。由此表明,适宜浓度NaHS (1.0 mmol·L-1)浸种能够促进渗透胁迫下裸燕麦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主要生理类群在杏树不同嵌套种植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用"平板培养法"和常规方法,研究了不同嵌套模式下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主要功能群组成、土壤全氮及有机质含量的变化,并以系统聚类及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及三大类群数量以杏树与紫花苜蓿的嵌套模式最高(p0.05),杏树嵌套黄花菜和紫花苜蓿次之(p0.05),其余嵌套模式间无显著性变化(p0.05);(2)在杏树和紫花苜蓿的模式中土壤固氮菌数量、氨化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高(p0.05),杏树和黄花菜和紫花苜蓿嵌套模式次之(p0.05);(3)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中,土壤放线菌数量对Shannon—Wiener指数的大小变化起着较大作用;(4)依据可培养微生物组成,5种嵌套模式可划分为3个类群,嵌套植被对土壤微生物组成的影响不同,紫花苜蓿对土壤微生物学性质的作用更强。[结论]杏树在不同嵌套种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与嵌套植被类型关系密切且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及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27.
不同恢复阶段人工沙棘林土壤腐殖质组成及性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工沙棘林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恢复阶段近熟期沙棘林土壤的腐殖质组成、结合形态及胡敏酸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恢复年限人工沙棘林下土壤腐殖质各组分有机碳含量为:胡敏素(HM)胡敏酸(HA)富里酸(FA);PQ值(可提取腐殖质中HA的比例)表现为:CK7a10a15a,且不同恢复年限各层土壤的PQ均大于52%;E4/E6和ΔlgK(色调系数)的值:15a10aCK7a;RF值(相对色度)与E4/E6和ΔlgK的变化趋势相同,即15a10a7aCK。恢复15a后,各层土壤有机碳的腐殖化程度比10,7a和CK显著降低,说明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的腐殖化程度趋向简单,土壤胡敏酸的氧化稳定性下降,且不利于土壤的肥力发展。因此,在利用人工沙棘林进行水土保持和恢复提高土壤综合肥力超过15a时,应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28.
燕麦幼苗对氯化钠和氯化钾胁迫的生理响应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燕麦对NaCl和KCl胁迫的生理响应差异,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和KCl胁迫对幼苗生长,活性氧代谢和渗透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75和150mmol/L浓度下,NaCl胁迫对燕麦幼苗的膜脂过氧化伤害和生长抑制大于KCl胁迫。NaCl胁迫下叶片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低于KCl胁迫;当浓度增大到225mmol/L时,KCl胁迫叶片中O-2.,H2O2,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大于NaCl胁迫,而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含量则相反。(2)225mmol/L KCl和NaCl处理的植株叶片水势分别为-0.867和-1.034 MPa,渗透势分别为-1.409和-1.252 MPa,说明KCl对燕麦的更强伤害不是渗透胁迫所致;经225mmol/L KCl胁迫后,燕麦叶片中Na+含量下降至对照的36.5%,而K+含量上升为对照的1.49倍,而补充20mmol/L NaCl显著提高了225mmol/L KCl胁迫下叶片Na+的含量及SOD,APX活性,降低了K+,H2O2,O-2.和MDA含量,说明离子毒害引起的活性氧积累可能是高浓度KCl胁迫对燕麦幼苗伤害大于NaCl胁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
以微生物发酵有机肥为试材,以黄土高原温室栽培黄瓜为对象,研究了施用微生物发酵肥对温室黄瓜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对黄瓜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但经济效益比常规施肥相对高68.07%.在改善果实的营养品质与风味方面,与常规施肥比较,发酵肥平均相对降低黄瓜硝酸盐含量4S.71%,维生素C含量平均相对增加51.61%,游离氨基酸含量相对增加33.130,可溶性糖含量相对增加13.61%.发酵肥效应非常突出,故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生物发酵有机肥完全可以代替化肥与有机肥,可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大力推广生产绿色蔬菜.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