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81篇
综合类   470篇
农作物   3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太阳能消毒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由于其经常受到气候差异的影响导致效果不稳定, 通常与其他措施结合以加强防治效果。种植前采用土壤熏蒸是土传病害的有效预防策略, 本研究通过监测土壤温度、理化性质、土传病原菌、草莓植株长势、产量和分析经济效益, 评价了不同浓度的土壤熏蒸剂棉隆和太阳能消毒联合处理对草莓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种植前棉隆熏蒸和太阳能消毒处理不仅能很好地控制土传病害, 其对镰刀菌属、疫霉属的抑制率分别为64.41%~84.75%、51.59%~86.94%, 而且显著提高了草莓的产量, 增产率为79.9%~99.4%;联合处理的成本较单独太阳能消毒处理仅增加约3.29%~13.17%, 但净收入增长率高达49.77%~66.28%。因此, 在草莓土传病害管理中, 土壤熏蒸与太阳能消毒处理相结合, 可以降低作物感染土传病害的风险, 保证作物稳定高产。  相似文献   
32.
湖北省桑园养分状况研究Ⅲ.土壤与桑叶养分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桑园养分状况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桑因土壤pH值与土壤有机质、速效K、Ca、Mg含量呈正相关,与速效N、P、Fe、Mn、Cu、Zn呈负相关,表现出全省桑园土壤养分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和桑叶中大多数养分含量呈正相关说明施用有机肥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重要作用。桑园土壤N、P、Ca、Mg、Mn含量与桑叶中相应养分呈正相关,而K、Fe、Cu、Zn与桑叶中相应养分呈负相关,反映出桑树吸收养分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3.
施氯对烤烟生长及氯在烟株体内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施氯量为 80mg·kg- 1 对烟株纵向生长有利 ,过量则有抑制作用。施氯量为1 60mg·kg- 1 时烤烟干物质积累明显增加 ,过量则明显降低。烟株体内氯的含量和积累量均以叶 >茎 >根 ,不同叶位氯的含量以下部叶 >中部叶 >上部叶 ,而氯的积累量则正好相反 ,为上部叶 >中部叶 >下部叶。烟叶及茎、根氯的含量随施氯量的增加而升高 ,而积累量与施氯量表现为二次抛物线关系。氯的积累高峰在旺长期  相似文献   
34.
几种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2%锰锌霜脲、64%杀毒矾、75%百菌清、70%代森锰锌等4种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以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值得在生产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35.
浅析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导影响因子,分析和评价了复种指数、耕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和施肥等因子对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其应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6.
湖北省桑园养分状况研究Ⅰ.土壤养分含量及丰缺分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罗田、麻城、英山、远安、南漳、蕲春及武汉等县市的 90个有代表性的桑园土壤养分进行了测试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桑园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丰缺分级。结果表明 ,全省桑园土壤肥力水平不高 ,有机质质量分数普遍偏低 ,平均只有 0 95 % ,速效N、P、K平均含量分别为 80 4、9 71和87 3mg·kg-1,有效Ca和Mg平均含量分别为 85 5 0和 15 8 0mg·kg-1,有效Cu和有效Zn平均含量分别为 0 80和 0 97mg·kg-1;鄂东部分桑园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平均只有 8 81cmol·kg-1,土壤有效S、有效B、有效Mo和有效Cl含量大多处于缺乏状态 ;主产区桑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 ,土壤缺乏速效养分氮、磷、钾、钙、镁程度严重 ,微量元素养分铁、锰、铜均存在缺乏和过量情况 ,有一半桑园土壤缺锌。结果还表明 ,不同种植区域桑园的土壤养分失调的种类及程度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稻–虾共作模式对涝渍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的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在0~50 cm土层均高于中稻单作模式,其中在25~50 cm土层中土壤AWCD值达到显著差异。0~25 cm土层,相对于中稻单作模式,稻–虾共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群落Mc Intosh指数显著增加,且其微生物对胺类和酸类的利用率显著提高;而25~50 cm土层,稻–虾共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和Mc Intosh指数均显著高于中稻单作模式,其土壤微生物对糖类、醇类和酸类的利用率较中稻单作模式显著提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对碳源利用主成分起分异作用的碳源为糖类和酸类。稻–虾共作模式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25~50 cm土层显著低于中稻单作模式,其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中稻单作模式分别下降了41.8%和34.8%,0~25 cm土层不同模式的土壤养分无显著差异。由上可知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以及群落功能多样性,尤其对底层土壤的影响尤为显著,但降低了底层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  相似文献   
38.
樱桃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樱桃(Cerasus Mill.)在湖北省内多地普遍种植,近年来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种植产业,随着果园规模的扩大,樱桃上的病害不容忽视,通过对湖北省内樱桃上病害的调查,分析了为害樱桃叶部、枝干、根部、果实的主要病害的为害特性,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9.
蔬菜专用微肥能明显改善蔬菜作物的经济性状 ,有效增加蔬菜作物产量。喷施蔬菜专用微肥后 ,番茄、红菜薹、茄子、萝卜增产率分别为 17 3 %~ 2 6 8%、5 4 0 %、2 3 1%、15 5 %。  相似文献   
40.
[目的]明确和评价10%S-诱抗素可溶液剂果穗喷雾对葡萄果实着色的效果,以及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葡萄绿色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 设立10%S-诱抗素可溶液剂系列浓度(0、200.0、250.0、333.3和500.0 mg/kg),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于果实成熟时调查果实外观指标(果粒纵径、果粒横径、裂果率)、着色指数以及产量指标(单穗重、单粒重、实测小区产量等);室内仪器分析测定不同浓度处理的葡萄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结果]1.于“夏黑”葡萄果实转色初期喷雾使用10%S-诱抗素可溶液剂,试验所有处理对葡萄果实纵径、横径以及纵横径比、裂果率等指标均未见显著差异。2. 10%S-诱抗素可溶液剂系列浓度处理的着色指数显著地高于清水对照 (P<0.05)。3.经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处理后,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明显要高于清水对照,其可滴定酸(TA)含量均显著地低于清水对照处理(P<0.05)。4. “夏黑”葡萄经10%S-诱抗素处理后,各处理间的单株产量无显著差异,与空白对照相比,各处理的平均增产率在0.84%-1.93%之间。[结论]“夏黑”葡萄于果实黑色初期喷雾施用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可显著提高着色指数,促进果实明显着色;与清水对照相比,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对葡萄果实纵径、横径以及裂果率等指标无显著影响;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可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同时能显著降低可滴定酸(TA)含量,明显提升葡萄果实品质;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对葡萄的增产作用不甚明显。在葡萄促进着色使用时,建议使用最优浓度范围为200.0-333.3mg/kg,用水量为833.3L/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