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在棉花种植和收获过程中,农药大规模的使用给棉纺织品的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本研究就棉花纤维中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危害做了概述,并对前处理技术、检测分析技术等方面做了分析,提出了应加快建立棉花纤维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及制定标准的建议,以期为提高中国棉花纤维品质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树木遗传学的角度进行了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遗传变异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在变异系数、变异模式、自然接干类型、自然接干优劣性、变异差异性、主成分结构、主成分贡献率、生长杂种优势、速生性、广义遗传力和遗传增益上都完全相同或基本相似而无本质差别。(2)接干高性状在影响和决定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总体表现和最终状况上起着重要作用,而通直度性状是泡桐自然接干性状遗传改良的关键性状。(3)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具有同等重要的杂交育种意义。(4)在泡桐的杂交育种、无性系育种、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多世代遗传改良中必须同等对待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而纠正过去长期只重视毛泡桐×白花泡桐而忽视白花泡桐×毛泡桐的杂交育种倾向。西北林学院学报24卷  相似文献   
33.
基于气象关键因子的河南省夏玉米产量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13个地市1990—2006年逐旬光温水气象资料为基础,通过相关分析确定了影响河南省夏玉米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了7月中旬—9月中旬的夏玉米气象产量预报模型。将全省由南至北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区回代1990—2006年资料对模型预报准确率进行回代检验,并利用2007—2010年资料对模型进行试报。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回代准确率全省为88.4%,不同区域间回代准确率差异明显,北部最高92.9%,中部次之87.4%,南部最低83.4%,分析 原因主要受夏玉米产量年际波动的影响;模型预报准确率全省为94.9%,各区域差别不大,基本在95%左右。  相似文献   
34.
大搞山地集雨灌溉   发展山区农村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城市水资源贫乏,人均占有量仅320n3.该市把发展节水灌溉作为"兴运富民”的重要工作来抓,1996年以来全市共投资4820万元,建旱井36874眼、水窑1126孔、人字闸20座,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530hm2,全市37个村2.8万人、3170头牲畜已基本解决饮水问题.全市3.8万处集雨微灌工程,每年可创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面积达1800hm2.  相似文献   
35.
小麦生长发育模型WheatSM参数优化及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WheatSM模型区域业务应用的适用性,采用EFAST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对WheatSM模型的小麦生长发育参数进行分析,筛选出了影响模型模拟效果的10个敏感参数,即冬小麦各发育阶段的基本发育系数(K1、K21、K22和K3)、出苗至越冬期的温度系数(P21)、越冬至拔节期的光周期系数(Q2)、抽穗后的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转运效率(TR2)、比叶面积(SLA),以及拔节至抽穗期的穗干物质分配系数(PcEar34)和抽穗至成熟期的叶干物质分配系数(PcLeaf45)。然后,基于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利用SCE-UA全局优化算法,对敏感参数进行优化和率定。结果表明,模型对出苗期模拟具有很高的精度,RRMSE0.5%,R20.9,其对抽穗期、拔节期的模拟效果尚可,对越冬期的模拟效果最差;模型模拟的干物质和LAI与观测数据的相关性较高,但相对误差较大,精度为75.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