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0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52篇
  34篇
综合类   26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探讨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糯玉米叶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积累量、产量及水分利用率对不同水肥措施的响应,选择适宜糯玉米生长的最适宜水肥管理措施.设置2个灌水水平:I0(控制4个时期土壤水分含量于适宜水平,具体为播种期、苗期至拔节前期、拔节后期至孕穗期及孕穗期至开花期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65%~75%、70%~80%及70%~80%)、I1(控制2个时期土壤水分含量于适宜水平,具体为播种期、拔节后期至孕穗期均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及3个施肥水平:F0(氮磷钾肥均基施)、F1(氮钾肥基施加追施,基施、拔节期和大喇叭口追施比例为3:3:4,P肥全部基施)和F2(氮钾肥基施加追施,基施、大喇叭口追施比例为3:7,磷肥全部基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下叶片SOD、CAT变化趋势均为先增大至孕穗期后减小,POD、MDA全生育期逐步增加,I0水平不同施肥处理间叶片MDA各生育期差异均不显著,SOD、POD、CAT对水肥敏感程度为POD>SOD>CAT,各处理糯玉米穗长、穗粗、行数及粒数均无显著差异,F1I0、F2I0可以显著增加糯玉米百粒干重,籽粒产量F1、F2高于F0,I0高于I1,最高增产10.9%,因此在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F2I1为本年型最优水肥措施.  相似文献   
32.
为探寻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下的适宜施氮量,在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与不覆盖条件下,分别设置75、150和225kg·hm-2三个施氮量,分析了休闲期覆盖配施氮肥对旱地小麦水氮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覆盖显著提高播种至孕穗期0~300cm土壤蓄水量,其中播种期土壤水分增加70~81mm,其蓄水保墒效果可延续至孕穗期,进而提高了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休闲期覆盖促进了小麦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和积累,增加了植株花前氮素转运量、花后氮素积累量以及籽粒氮素积累量,提高了氮素收获指数和氮素生产效率。休闲期覆盖配施氮素150kg·hm-2时,蓄水、增产和水分高效利用、氮素积累与转运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3.
通过室内连续培养试验,研究了石灰性褐土中硫酸铵与不同用量及改性腐植酸(HA)配施对氨挥发及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腐植酸用量处理,分别为CKⅠ、ASNⅠ(硫酸铵Ⅰ)、ASNⅠ+5% HA、ASNⅠ+10% HA、ASNⅠ+15% HA、ASNⅠ+20% HA(5%、10%、15%、20%为腐植酸占硫酸铵施用量的百分比)和6个改性腐植酸处理,分别为CKⅡ、ASNⅡ(硫酸铵Ⅱ)、ASNⅡ+W0、ASNⅡ+W400、ASNⅡ+W600、ASNⅡ+OHA(W0、W400、W600分别为含水量0%、400%、600%的改性腐植酸,OHA为干燥+过氧化氢氧化处理的改性腐植酸)。结果表明:培养32 d后,与单施硫酸铵处理(ASNⅠ)相比,ASNⅠ+10% HA~ ASNⅠ+20% HA处理可以抑制氨挥发,其中ASNⅠ+20% HA处理抑制效果最佳,日平均氨挥发速率降幅为5.07%。腐植酸经不同改性处理后,按硫酸铵用量的20%与硫酸铵配施培养32 d后,与单施硫酸铵处理(ASNⅡ)相比,ASNⅡ+W400与ASNⅡ+W600处理加剧了土壤氨挥发,土壤氨挥发总量分别增加了50.69%和57.64%;ASNⅡ+OHA处理则明显抑制了土壤氨挥发,氨挥发总量降低了7.84%、日平均氨挥发速率降低了7.66%。分析土壤氨挥发累积量与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的相关性,氨挥发累积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铵辅以20%用量且经干燥+过氧化氢氧化改性的腐植酸处理可以有效抑制石灰性褐土中氨挥发损失,提高硫酸铵氮素利用率,有利于实现硫酸铵的高效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为了研究鲮鱼鱼皮胶原蛋白水解物的分子量的分布及抗氧化活性。[方法]分子量分布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法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鱼皮用碱性蛋白酶2709处理。[结果]最佳水解条件为:pH 10.0、反应温度55℃、底物浓度为80 g/L、酶和底物比4%,水解时间3 h。两种方法分析水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为400~1 800 Da,大多数胶原蛋白短肽的分子量在1 400 Da以下。[结论]结果表明,鱼皮水解物是一种潜在的抗氧化物。  相似文献   
35.
晋中市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针对晋中市旅游形象做了整体策划,并提出可行性传播意见。  相似文献   
36.
镉胁迫对油菜生长发育中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丽霞  孙毅  杨艳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544-2547,2558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Cd2+胁迫对油菜种子的发芽、生长、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3个油菜品种四月慢、100金牌华冠、日本花冠为供试材料,采用砂培法.[结果] Cd2+胁迫对油菜的发芽情况、株高、鲜重、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均为极显著(P<0.01);低浓度的Cd2+胁迫对油菜的生长有刺激作用,可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株高、鲜重,高浓度的Cd2+胁迫对油菜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当Cd2+浓度为0.002/L水平时,油菜种子发芽率、植株的株高、鲜重、叶绿素含量达到最高值,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且在3个品种中,100金牌华冠的相应值最高,显著高于另外2个品种(P<0.05);低浓度的Cd2+胁迫对油菜有刺激作用,可以促进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的提高,高浓度的Cd2胁迫对油菜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当Cd2+浓度为0.01 mg/L时,油菜SOD活性、POD活性达到最高值,当Cd2+浓度为0.02 mg/L时,Cd2+对植物的伤害已超出保护性酶对植物调节和保护作用的能力;在3个品种中100金牌华冠的对应值最高,也与四月慢和日本花冠2个品种呈显著差异(P<0.05);当Cd2+浓度为0.005 mg/L水平时,油菜MDA含量达到最高值,呈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加重了植物体脂质过氧化的程度和细胞损伤的程度.[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我国煤矿集中地区农田土壤镉污染的治理以及农产品的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为了降低生活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方法]配制清洁保湿型洗手液,并检测其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稀释100倍洗手液的溶液会对小麦种子发芽产生较显著的影响,而稀释300倍以上的自配洗手液对小麦发芽几乎没有影响.[结论]该产品高效环保,且使用后作为生活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危害小.  相似文献   
38.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施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苯酚(0,50,100,150,200 mg/L)和固定化菌株DF51(0,10,20,30,40 kg/hm2)对土壤及大豆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显著降低了大豆的光合特性、抗逆性、产量;固定化菌株DF51对苯酚污染土壤具有修复性能,且能提高苯酚胁迫下大豆的光合特性、抗逆性及其产量。P1D1(50 mg/L苯酚,10 kg/hm2固定化菌株DF51)和P2D2(100 mg/L苯酚,20 kg/hm2固定化菌株DF51)处理可恢复苯酚胁迫下大豆的生理等特性。固定化菌株DF51能显著提高大豆在苯酚胁迫下的耐性,这与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9.
本实验以新鲜的牡丹花粉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硼酸对牡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探讨牡丹花粉萌发的合适条件。研究结果显示:2.5%的蔗糖溶液对牡丹花粉萌发及其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浓度大于2.5%的蔗糖溶液对其有抑制作用。在2.5%的蔗糖溶液中加50.00 mg/L的硼酸溶液,对牡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100.00 mg/L的硼酸溶液能抑制牡丹花粉萌发。可见,适当浓度的蔗糖和硼酸溶液能够促进牡丹花粉的萌发。  相似文献   
40.
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提升对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山西省运城市400份家庭农场的调查问卷,运用DEA-Tobit模型测算家庭农场的综合效率,同时分析影响其效率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山西省家庭农场的综合效率普遍较低,纯技术效率明显低于规模效率,综合效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规模效率的改善;土地经营面积与家庭农场综合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土地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经营效率的提高;经营者的年龄、农业从业经历、经营权合同年限、政府补贴以及是否借贷款等因素均对经营效率起积极作用,其中是否借贷款对家庭农场经营效益的影响显著;而劳动力投入与是否购买农机作业服务抑制着经营效率。因此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拓展农技推广渠道、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加强经营者的教育培训等措施将有效提升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