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干旱区成龄红枣微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干旱区红枣微灌技术发展需求,采用目前最常用的滴灌、涌泉灌、微喷灌三种微灌技术进行田间试验,从产量、品质、生理性状、根系分布及土壤水分状况分析表明,微喷是成龄红枣最适宜的微灌技术形式,其次为滴灌,涌泉灌的效益最差,其中微喷、滴灌三管、滴灌双管处理与地面灌相比,均能增产10;以上,减少灌溉定额40;以上.同时初步确定成龄红枣微灌适宜湿润比为40;~70;,微喷灌采用70;的湿润比,滴灌采用40;~50;的湿润比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32.
谭新霞  邵琳  秦巧 《农村科技》2009,(10):61-61
农业生产中增加产量和提高效益是根本目的。要达到增产高效的目的,除了适时种植高产作物,加强田间管理外,了解土壤性质,检测农作物产量、分布、施肥以及播种和喷撒农药等也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3.
新疆内陆干旱区棉花水肥耦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肥利用率低成为新疆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过水肥的协同关系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为棉花高产稳产的关键。近些年,在棉花水肥耦合研究方面,新疆学者已得出获得高产的施肥总量和基、追肥比例,并认为膜下滴灌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棉花生育期水肥耦合已有研究,为进一步明确棉花生育期追肥配比用量,建议通过研究棉花生育期水肥耦合作物生长规律建立相应模型,根据高产形成机理来确定生育期最佳水肥用量配比,并进一步完善建立土壤-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34.
采用同位素示踪等方法研究棉花铃期植株氮素挥发的化学成分和各成分损失量。在室内水培条件下,采用密闭生长室抽气法测定棉花植株NH3挥发;应用^15N示踪技术,采用静态箱法测定棉花植株N2和N2O挥发。在抽气速率为0.26m^3/h情况下,棉花植株氨的挥发速率约为48.34μg/g·h。同位素标记时期,在静态箱法测定期,棉花N2的释放速率为3.96μg/g·h干重;N2O的释放速率为4.53μg/g·h干重。棉花铃期可以通过地上植株释放出NH3、N2和N2O。  相似文献   
35.
[目的]为了解枣棉间套作条件下红枣供水状况与单作红枣间的差异性,研究红枣种植中主要应用的3种灌溉模式和不同红枣灌水量对红枣的影响。[方法]通过设计3因素2水平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红枣枣吊长度、枣吊数量、开花数量、果径变化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灌溉模式下,枣吊长度滴灌〉沟灌〉微喷,单个枣股枣吊数量和单个枣吊蕾、花数以及横纵径之积均为滴灌〉微喷〉沟灌,且红枣单株产量滴灌〉沟灌〉微喷,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灌水量水平下,红枣各项调查指标均表现为高灌溉量处理优于低灌量处理,枣单株产量高灌量显著大于低灌量。[结论]该研究表明,滴灌、微喷和沟灌增加灌水量都能显著促进红枣的生长和产量提高,3种灌溉模式对红枣的影响表现为滴灌〉沟灌〉微喷。  相似文献   
36.
正随着新疆林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新疆林果的面积不断扩大,目前高达2000万亩,其中红枣种植面积最大,占700余万亩,新疆农民人均收入的20%来自林果业。但由于缺乏轻简化、标准化、精量化施肥管理技术支撑,水肥产出率低、优质果率低,技术落实难。目前新疆红枣生产栽培中施肥量标准过高,每生产1公斤枣需要施用0.13公斤纯养分肥料,肥料氮磷养分利用率仅为2%-6%,肥料浪费严重影响了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虽然水肥一体化技  相似文献   
37.
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氮素变化特征及合理施氮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a田间滴灌试验,在6个不同施氮梯度水平下,研究施氮量与土壤无机氮储量、氮素盈余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增加,土壤剖面60~100cm NO_3~--N质量分数显著增加,峰值达5.70mg/kg;土壤剖面0~100cm土层无机氮总储量在年际间呈累积增加趋势,并与施氮量的相关性随施肥期进程而增强。氮素养分平衡值与施氮量均呈指数函数变化规律,相关性强,显著高于其他氮素指标;氮素盈余率和施氮量的关系可以通过线性函数模型来拟合。选择优化施氮量,有利于降低棉田土壤无机氮的残留量,从而降低硝态氮向90cm以下土壤淋洗的风险。以棉花产量为指标,通过施氮量与氮素养分平衡值的关系得到的氮肥投入量为357.61~375.54kg/hm~2。综合考虑棉花高产和环境安全,南疆巴州棉区的合理施氮量为285.30~375.54kg/hm~2。  相似文献   
38.
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微生物和酶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测定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及其数量变化以及土壤酶的活性.[方法]以新疆高产棉花连作5、10、15和20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结果]棉花不同连作年限对土壤微生物环境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土壤中三大类微生物总数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呈下降趋势,细菌数量变化有极显著差异,真菌和放线菌变化无显著差异,棉田土壤B/F呈下降的趋势.[结论]对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的脲酶、磷酸酶、蔗糖酶进行测定,结果脲酶、蔗糖酶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增强的趋势,磷酸酶活性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先呈下降趋势,再随连作年限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9.
氮肥追施策略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施氮量对陆地棉全生育期、不同生育时期蕾铃脱落的影响.[方法]研究地面灌溉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施氮量下陆地棉蕾铃脱落情况的调查,[结果]在棉花生育期追肥量一定情况下,追肥策略即追肥次数和分次施用量不同时,会造成总的蕾铃脱落率和各生育时期蕾铃脱落率都有差异,产量也会有不同但不足以形成显著的差异;棉花蕾期施肥对蕾铃脱落没有影响或不明显,花铃期前期施肥量要适中,过多过少都使蕾铃脱落率提高,在花铃期后期施氮越多蕾铃脱落率越高.[结论]新疆中等肥力棉田采用基肥40;、蕾期追肥15;、初花期追肥23;、盛铃期或花铃期后期追肥22;的氮肥施用策略,可以使棉花蕾铃脱落率最小,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吉尔吉斯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响应,为该国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为邻邦中国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方法]货币量价值法、贡献率分析、敏感度分析.[结果](1) 2000~2008年减少的地类有耕地、水域以及储备土地,其他地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保护自然土地利用类型的增加幅度最大.(2) 2000~2003年吉尔吉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的趋势,对这种变化产生的贡献最大的地类为特别保护自然土地.2004~2008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减少的趋势,对这种变化产生贡献最大的地类为水域.[结论]近年来,吉尔吉斯土地利用结构没有发生剧烈的改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小幅度不大,但是该国土地管理粗放,建设用地呈现无序扩张,大量优质耕地被建设占用,耕地质量日趋下降,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水域虽然仅占土地利用总面积的3.84;,但是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需要大力的保护,以确保吉尔吉斯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生态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