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5篇
  25篇
综合类   405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41篇
植物保护   1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8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811.
芦笋紫斑病是上海市郊保护地大棚栽培芦笋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一般在每年的5月开始发生,6~7月的黄梅季节是发病的高峰,主要危害芦笋主茎以及枝条。通过形态鉴定和病菌核糖体DNA ITS序列的测定及分析,表明上海地区芦笋紫斑病病原菌为葱叶枯匍柄霉(Stemphylium botryosum)。试验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适宜最适温度为24℃,单糖、双糖和硝酸钠有利于病菌菌丝的生长。咪鲜胺、异菌脲、苯醚甲环唑等9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12.
采用冰冻切片对芍药花芽形态分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芍药花芽的形态分化分为5个时期:苞片原基期→花萼原基期→花瓣原基期→雄蕊原基期→雌蕊原基期.在扬州地区,芍药花芽的形态分化期:9月上中旬为苞片原基分化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花萼原基分化期,10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为花瓣原基分化期,2月上旬为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  相似文献   
813.
不同类型枇杷果实着色期间果肉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作明  周春华  陶俊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910-2914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枇杷果实着色过程中果肉类胡萝卜素的变化特点,探讨果肉外观颜色差异形成的原因。【方法】以‘大红袍’、‘青种’分别代表红沙和白沙两类不同枇杷品种,自果实开始着色起,分期采样,进行枇杷果肉类胡萝卜素提取、纯化和HPLC分析。【结果】果实进入着色期后,果肉叶黄质含量迅速下降,至果实成熟时下降平缓,而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β-隐黄质和玉米黄素成分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采收前7~14 d上升迅速。果实成熟后,‘大红袍’果肉的类胡萝卜素总量为‘青种’的2倍以上;两品种果肉叶黄素类色素含量接近,但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较大,‘大红袍’ 的胡萝卜素含量是 ‘青种’的4倍左右。【结论】胡萝卜素积累的多少,尤其是β-胡萝卜素含量的高低是造成‘青种’和‘大红袍’果肉类胡萝卜素总量积累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这两个品种果肉色泽深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14.
以单、双瓣茉莉为材料,研究了冷锻炼对低温胁迫下两品种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冷锻炼可有效缓解两茉莉品种因低温胁迫导致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的下降,其生理效应期分别为2d和4d。  相似文献   
815.
江苏宜兴丘陵茶园秋季杂草发生危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M"形9点取样法定点调查,初步明确了宜兴丘陵茶园秋季杂草物种组成结构:主要杂草种类有82种,隶属40个科、72个属,其中阔叶杂草66种,占总种数的80.49%,禾本科杂草9种,占总种数的10.98%;生活型组成:一年生杂草50%,2年生杂草13.41%,多年生杂草36.59%;经过数据分析:相对多度大于10%的优势杂草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蓬蘽Rubus hirsutus、大巢菜Vicia sativa、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菊科、禾本科杂草为宜兴丘陵茶园秋季杂草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816.
在培养基单因子筛选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地衣芽孢杆菌W10菌株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g·L-1)为黄豆饼粉10.13、玉米淀粉16.89、蛋白胨1.13、葡萄糖2.41、硫酸铵7.96、硫酸镁0.45、磷酸氢二钾0.45、氯化钠4.50。用优化培养基对W10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发酵液对灰葡萄孢的抑菌率为90.37%,比优化前抑菌率(73.90%)提高22.3%。  相似文献   
817.
近年来,双稃草和乱草在稻田的发生程度与抗药性均呈加重趋势。为有效防除这两种杂草,在温室盆栽试验中采用茎叶喷雾法施药,测定了经敌稗、噁唑酰草胺、氯氟吡氧乙酸混施处理后双稃草和乱草的鲜重,并用Colby法判断药剂间的相互作用类型。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混用防除双稃草时以增效作用为主,防除乱草时则以相加作用为主;在田间可考虑使用有效成分用量为敌稗1 020~2 040 g/hm2+噁唑酰草胺60 g/hm2+氯氟吡氧乙酸30~60 g/hm2的组合处理。  相似文献   
818.
植物矮生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对作物高产性状,高产机理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愈加深入,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已成为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培育理想株型已成为作物育种的重要目标。株高是高等作物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植株过高容易引起倒伏而减产,而矮生植株抗倒能力强,高产,因而矮化育种对培育理想株型十分重要,矮生基因的发掘研究和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目前高等作物矮生性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特别是对水稻、小麦、玉米、黄瓜、西瓜和番茄等主要作物矮生性状的遗传特点、分子标记、矮生基因的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评价,分析了激素对高等植物矮生突变体的调控,提出了高等植物矮生资源的利用和矮化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高等植物矮生性状分子遗传学研究和分子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19.
烟粉虱和蚜虫是黄瓜生产上危害严重的2种主要害虫,先前研究表明,蓝光对黄瓜上烟粉虱、蚜虫有较好的防控作用.以黄瓜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以蓝光和蓝光十紫外光复合光灯为光源,研究蓝光对黄瓜苗期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蓝光照射时间的延长,黄瓜苗期株高、主茎粗、主根长、鲜重、干重和叶绿素含量均呈增加趋势,晚间蓝光处理比白天蓝光处理对苗期形态指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连续7d晚上蓝光处理8h后,黄瓜株高、主茎粗、主根长、鲜重、干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38.69%、58.22%、171.89%、44.41%、32.14%、19.21%,而白天每天蓝光处理8h后,黄瓜株高、主茎粗、主根长、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分别上升45.00%、27.86%、88.32%、49.01%、22.68%和31.15%.蓝光十紫外光组成的复合光可有效抑制黄瓜主茎的伸长,控制"高脚苗",同时对黄瓜的茎粗、主根长和叶面积生长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蓝光处理时间的延长,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处理8h后POD、CAT、SOD和APX活性分别上升75.00%、130.56%、22.39%和51.66%.这一研究提示,蓝光对苗期黄瓜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20.
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睡莲科莲属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普遍分布.按照生产用途的不同莲藕主要分为藕莲、籽莲和花莲3类,其中藕莲作为蔬菜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中国和日本,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莲藕产品包括鲜藕、藕粉和莲籽,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质营养元素,是公认的风味副食品和滋补食品;同时莲藕副产品如藕节、莲芯(胚芽)、莲须(雄蕊)、莲梗等均可入药,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功能[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